Results 1-39 of 39 (Search time: 0.004 seconds).
Issue Date | Title | Author(s) | Relation | scopus | WOS | Fulltext/Archive link | |
---|---|---|---|---|---|---|---|
1 | 2000 | 黑暗的心--評劉大任著「杜鵑啼血」 | 李奭學 | 誠品好讀月報 試刊,頁19 | |||
2 | 2001 | 高行健是否真的「沒有主義」﹖(等三則) | 李奭學 | 聯合文學 第17卷第5期,頁169-170 | |||
3 | 2006 | 驚醒的中國夢--讀陳若曦的文革小說 | 李奭學 | 聯合文學 第22卷第9期,頁46-48 | |||
4 | 2001 | 遊園驚夢--讀陳映真的《忠孝公園》 | 李奭學 | 聯合文學 第17卷第9期,頁32-33 | |||
5 | 2007 | 變態的自虐美學--論谷崎潤一郎及其小說 | 李奭學 | 聯合文學 第23卷第9期,頁104-106 | |||
6 | 2006 | 評黃一農著《兩頭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 | 李奭學 |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第29期,頁303-307 | |||
7 | 2021 | 評黃一農 《紅樓夢外:曹雪芹《畫冊》與《廢藝齋集稿》新證》 | 李奭學 | 漢學研究 第39卷第2期,頁327-329 | |||
8 | 2004 | 評審意見--再接再勵 | 李奭學 | 聯合文學 第21卷第1期,頁207-208 | |||
9 | 2002 | 評《明末清初天主教和佛教的護教辯論》,鄭安德著 | 李奭學 |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第20期,頁641-644 | |||
10 | 2003 | 評Nicholas Standaert ed., «Handbook of Christianity in China, Volume One: 635-1800» | 李奭學 |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第23期,頁384-387 | |||
11 | 2010 | 評Journey to the East: The Jesuit Mission to China, 1579-1724 | 李奭學 |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第36期,頁181-183 | |||
12 | 2004 | 薪火相傳--評鍾怡雯著《A04046915》 | 李奭學 | 文訊 第230期,頁14-15 | |||
13 | 2004 | 蕉風椰雨惱人--陳大為等編《赤道回聲》評介 | 李奭學 | 文訊 第224期,頁18-19 | |||
14 | 1997 | 艾爾門,看招!--評寇斯提羅著[Peter Costello]「喬伊斯傳」 | 李奭學 | 中外文學 第26卷第5期,頁112-116 | |||
15 | 2004 | 臺灣矛盾--評陳芳明著《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臺灣史觀》 | 李奭學 | 文訊 第226期,頁18-19 | |||
16 | 2008 | 聖女啟示錄----評朶卡荻《收集夢的剪貼簿》 | 李奭學 | 聯合報讀書人周報 | |||
17 | 2004 | 翻譯歷史--王德威著《被壓抑的現代性--晚清小說新論》評介 | 李奭學 | 國立編譯館館刊 第32卷第3期,頁92-95 | |||
18 | 2000 | 第14屆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評審意見: 文字.結構.題旨 | 李奭學 | 聯合文學 第17卷第1期,頁32-33 | |||
19 | 2003 | 疏離的美學--談黃國峻的短篇小說 | 李奭學 | 聯合文學 第19卷第10期,頁33-35 | |||
20 | 2008 | 生命三線路----評吳明益《睡眠的航線》 | 李奭學 | 聯合報讀書人周報 | |||
21 | 2007 | 《狩獵月光》--親切的風格 | 李奭學 | 聯合文學 第23卷第7期,頁156-157 | |||
22 | 2004 | 沒有故事的島嶼--吳鈞堯作品評論 | 李奭學 | 金門文藝 第2期,頁117-119 | |||
23 | 2007 | 江水是如何東流的?--評邱貴芬等著《臺灣小說史論》 | 李奭學 | 文訊 第260期,頁90-91 | |||
24 | 2008 | 氣魄龐然,浮沉歲月中----評董啟章《時間繁史‧啞瓷之光》 | 李奭學 | 聯合報讀書人周報 | |||
25 | 2004 | 歷史.詮釋.使命感--評施懿琳、陳建忠著《臺灣的文學》 | 李奭學 | 文訊 第228期,頁10-11 | |||
26 | 2008 | 「朱文心」家傳 | 李奭學 | 中國時報開卷周報 | |||
27 | 2001 | 朝聖心學--談「靈山」 | 李奭學 | 聯合文學 第17卷第4期,頁75-78 | |||
28 | 2008 | 散文易寫難工--評平路《浪漫不浪漫》 | 李奭學 | 文訊 第274期,頁92-93 | |||
29 | 2008 | 批評即傳記----評隱地編《白先勇書話》 | 李奭學 | 文訊 第276期,頁110-111 | |||
30 | 2006 | 我的朋友康正果--讀《出中國記:我的反動自述》有感 | 李奭學 | 當代 第106期,頁76-83 | |||
31 | 2008 | 我們如何當上「中國」人?----評黃英哲《「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台灣文化重建(1945-1947)》 | 李奭學 | 文訊 第270期,頁110-111 | |||
32 | 2004 | 孤臣.孽子.中國人--評曾萍萍《噤啞的他者--陳映真小說與後殖民論述》 | 李奭學 | 文訊 第222期,頁16-17 | |||
33 | 2002 | 大河灣導讀會 | 李奭學 | 書和人 第3期,頁44 | |||
34 | 2008 | 國族小史與未來時間錯身----評白先勇《紐約客》 | 李奭學 | 聯合報讀書人周報 | |||
35 | 2004 | 吾將上下而求索--評曾秀萍《孤臣.孽子.臺北人:白先勇同志小說論》 | 李奭學 | 文訊 第220期,頁16-17 | |||
36 | 2005 | 前言:《紅樓夢》與《西遊記》 | 李奭學 |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第15卷第4期,頁1-8 | |||
37 | 2008 | 全方位的天才藝術家----評劉俊《情與美:白先勇傳》 | 李奭學 | 文訊 第268期,頁98-99 | |||
38 | 2007 | 優游小說林--評鄭樹森《小說地圖》 | 李奭學 | 文訊 第258期,頁104-105 | |||
39 | 2007 | 何索震盪--評季季《行走的樹--向傷痕告別》 | 李奭學 | 文訊 第256期,頁104-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