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1-72 of 72 (Search time: 0.001 seconds).
Issue Date | Title | Author(s) | Relation | scopus | WOS | Fulltext/Archive link | |
---|---|---|---|---|---|---|---|
1 | 2011 | 黎庶禮天庥:交融於時代與變遷中的漢人民間信仰 | 張珣 | 中華民國發展史. 教育與文化 (台北市 : 聯經出版社) | |||
2 | 2006 | 魂魄與疾病 | 張珣 | 台灣醫療四百年 (台北 : 經典雜誌社) | |||
3 | 2014 | 重讀臺灣漢人宗教研究:從「國家與民間信仰的關係」的角度 | 張珣 | 重讀臺灣人類學的視野:百年人類學回顧與前瞻 (臺灣新竹 : 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 |||
4 | 2020 | 道教與地方信仰的競合關係─以媽祖信仰為例 | 張珣 | 道教與地方宗教—典範的重思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市 : 漢學研究中心) | |||
5 | 2008 | 道教「祭解」儀式中的「懺悔」與「替身」:一個文化心理學的探討 | 張珣 | 本土心理與文化療癒:倫理化的可能探問論文集 (台北 : 中研院民族所) | |||
6 | 2019 | 逆向傳播:從分靈與謁祖看兩岸媽祖文化的傳播 | 張珣 | 第二屆賢良港媽祖文化論壇---海峽兩岸海上絲綢之路學術論文集 (北京 : 宗教文化出版社) | |||
7 | 2020 | 評 Toying with God: The world of Religious Games and Dolls. Nikki Bado-Fralick and Rebecca S. Norris. Waco, Texas: Baylor University Press. 2010. 232pp. | 張珣 | 臺灣人類學刊 第18卷第1期,頁144-148 | |||
8 | 2006 | 要葷也要素:進香飲食談 | 張珣 | 第九屆中華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 : 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 | |||
9 | 2009 | 要葷也要素:大甲媽祖進香客的飲食 | 張珣 | 人神共歆 (台北 : 中華飲食文化交流基金會) | |||
10 | 2019 | 臺灣民眾信仰中的兩性海神:海神媽祖與海神蘇王爺的當代變革與敘事 | 江燦騰; 張珣 ; 蔡淑慧 | 台北市 | |||
11 | 2006 | 臺灣本土宗教研究:結構與變異 | 張珣 ; 葉春榮 | 台北 | |||
12 | 2018 | 編者序 | 余舜德 ; 張珣 ; 劉斐玟 | 人類學家的我們、你們、他們 (台北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 |||
13 | 2002 | 研究典範的追尋臺灣宗教研究的新視野 | 張珣 ; 江燦騰 | 台北 | |||
14 | 2015 | 瘋媽祖:臺灣媽祖信仰源流與發展 | 張珣 | 知識饗宴系列第十一 (台北中研院 : 中研院) | |||
15 | 2000 | 疾病與文化:台灣民間醫療人類學研究論集 | 張珣 | ||||
16 | 2004 | 當代臺灣宗教研究導論 | 張珣 ; 江燦騰 | 北京 | |||
17 | 2015 | 物與身體感理論:以香為例 | 張珣 | 身體感的轉向 (台北 : 台灣大學出版社) | |||
18 | 2018 | 為何要進香? | 張珣 | 人類學家的我們你們他們 (台北 : 中研院民族所) | |||
19 | 2008 | 為何要人也要神 | 張珣 | 醫療與社會共舞 (台北 : 群學出版社) | |||
20 | 2011 | 濁大計劃 | 張珣 | 人文百年化成天下:中華民國百年人文傳承大展(文集) (新竹 : 國立清華大學) | |||
21 | 2013 | 漢人民眾宗教研究:田野與理論的結合 | 張珣 | 中央研究院 | |||
22 | 2013 | 漢人民眾宗教研究 : 田野與理論的結合 | 張珣主編 | 台北市 | |||
23 | 2010 | 海洋民俗與信仰:媽祖與王爺 | 張珣 | ||||
24 | 2002 | 海內外媽祖研究的探討與比較 | 張珣 | 海外華族研究論集 (台北 : 華僑協會總會) | |||
25 | 2012 | 民間信仰與地方產業:以台灣新港地區為例 | 張珣 | 媽祖文化研究論叢(一)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 |||
26 | 2006 | 民俗療法的實踐 | 張珣 | 台灣醫療四百年 (台北 : 經典雜誌社) | |||
27 | 2015 | 書評趙樹岡《星火與香火:大眾文化與地方歷史視野下的中共國家形構》 | 張珣 | 台灣人類學刊, 13(2):136-140。 | |||
28 | 2021 | 書評Yuhang Li: Becoming Guanyin: Artistic Devotion of Buddhist Women in Late Imperial China | 張珣 | 臺灣人類學刊 第19卷第1期,頁173-180 | |||
29 | 2003 | 文化媽祖:臺灣媽祖信仰研究論文集 | 張珣 | 台北市 | |||
30 | - | 《思與言》六十周年與人類學門的發展 | 張珣 | 思與言六十周年慶祝研討會論文集 | |||
31 | 2013 | 從民間信仰與地方產業看國家與地方的關係:以新港奉天宮為例 | 張珣 | 漢人民眾宗教研究:田野與理論的結合 (中央研究院 : 中央研究院) | |||
32 | 2003 | 從媽祖的救難敘述看媽祖信仰的變遷 | 張珣 | 媽祖信仰的發展與變遷 (台北市 : 台灣宗教學會) | |||
33 | 2023 | 從“Why China”到“Why Taiwan”: 人類學漢人民間宗教研究典範的轉移 | 張珣 | 反思與變革:學術典範、社會議題與地方發展 (台北市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 |||
34 | 2023 | 從 “Why China?”到 “Why Taiwan?”:人類學對漢人民間宗教研究典範轉移 | 張珣 | 反思與變革:學術典範、社會議題與地方發展 (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 |||
35 | 2006 | 導論:臺灣本土宗教研究:結構與變異 | 張珣 | 臺灣本土宗教研究:結構與變異 (台北 : 南天出版社) | |||
36 | 2009 | 導論人神共歆:宗教與養生飲食 | 張珣 | 中華飲食文化研究叢書 (台北 : 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 | |||
37 | 2009 | 宗教與政治:以大甲鎮瀾宮及其媽祖進香儀式為例 | 張珣 | 2008年彰化研究:媽祖信仰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彰化縣 : 彰化縣文化局) | |||
38 | 2022 | 宗教環境學與臺灣大眾信仰變遷新視野(第二卷) | 張珣 ; 江燦騰 | 台北 | |||
39 | 2022 | 宗教環境學與臺灣大眾信仰變遷新視野(第一卷) | 張珣 ; 江燦騰 | 台北 | |||
40 | 2009 | 〈宗教儀式總論〉,〈宗教組織總論〉,以及小詞條十條 | 張珣 | 台灣大百科宗教民俗卷 (台北 : 遠流出版社) | |||
41 | 2017 | 宗教、法律與國家:新時代的文化復振 (順益博物館二十週年紀念叢書第三冊) | 張珣 ; 蔡志偉合編 | 台北 | |||
42 | 2008 | 媽祖信仰:台灣婦女宗教生活 | 張珣 | 台灣女性史入門 (日本國京都 : 人文書院) | |||
43 | 2014 | 媽祖信仰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瓊閩台三地的比較 | 張珣 | 2014台中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媽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台中市 : 台中市文化局) | |||
44 | 2014 | 媽祖信仰與文化產業:人類學的個案研究 | 張珣 | 媽祖文化研究論文選輯:紀念莆田學院學報創刊20週年 (中國福建 : 莆田學院學報) | |||
45 | 2009 | 媽祖信仰研究給民間信仰研究的啟示 | 張珣 | 媽祖、民間信仰與文物 (台中縣 : 台中縣文化局) | |||
46 | 2016 | 媽祖信仰研究書目 | 張珣 ; 楊玉君 | 嘉義縣民雄鄉中正大學 | |||
47 | 2008 | 媽祖信仰的追尋:張珣自選集 | 張珣 | ||||
48 | 2009 | 媽祖信仰的追尋(續編) | 張珣 | ||||
49 | 2003 | 媽祖信仰的發展與變遷:媽祖信仰與現代社會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 林美容; 張珣 ; 蔡相煇 | 台北 | |||
50 | 2017 | 媽祖信仰在台灣之傳播與其現代意義 | 張珣 | The Mazu Cult: Historical Studies and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s (Macau : Centro Cientifico e Cultural de Macau) | |||
51 | 2011 | 媽祖信仰在台灣之傳播與其現代性 | 張珣 | 台灣媽祖進香文化特展:流動的女神 (台中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 |||
52 | 2019 | 多元認同與進香儀式:以解嚴之後兩岸媽祖進香為例 | 張珣 | 華人宗教與國族主義 (台北 : 政大出版社) | |||
53 | 2011 | 基本文化分類研究 | 張珣 | 百年人文化成天下:中華民國百年人文傳承大展 (新竹 : 清華大學) | |||
54 | 2022 | 國家、環境治理與原住民族的文化實踐 | 張珣 ; 許雪姬主編 | 臺北 | |||
55 | 2002 | 台灣民間信仰的民俗醫療 | 張珣 | 台灣民間信仰基本教材 (台北 : 真理大學宗教系) | |||
56 | 2021 | 台灣民眾道教三百年史:現代詮釋與新型建構 | 江燦騰; 張珣 | 台北市 | |||
57 | 2011 | 台灣人類學的漢人社會研究 | 張珣 | 人文百年化成天下:中華民國百年人文傳承大展(文集) (新竹 : 國立清華大學) | |||
58 | 2008 | 另類醫療 導讀 | 張珣 | 醫療與社會共舞 (台北 : 群學出版社) | |||
59 | 2011 | 凌純聲 | 張珣 | 百年人文化成天下:中華民國百年人文傳承大展(文集) (新竹 : 國立清華大學) | |||
60 | 2019 | 儀式與社會:大甲媽祖轄區之變遷 | 張珣 | 進香.醮.祭與社會文化變遷 (台北市 : 台大出版中心) | |||
61 | 2020 | 儀式與時間:以媽祖進香為例 | 張珣 | 如何日常.怎樣生活 (台北市 : 台大出版中心) | |||
62 | 2014 | 人類學視野下的臺灣宗教與性別研究 | 張珣 | 當代臺灣宗教研究精粹論集:詮釋建構者群像 (臺灣新北市 : 博揚文化出版社) | |||
63 | 2019 | 人類學知識生產中的性別差異,身體經驗及其書寫 | 張珣 | 近代華人宗教活動與民間文化:宋光宇教授紀念文集 (台北 : 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
64 | 2018 | 人類學家的我們、你們、他們 | 余舜德 ; 張珣 ; 劉斐玟 | 臺北 | |||
65 | 2009 | 人神共歆:宗教與養生飲食 | 張珣 | 台北市 | |||
66 | 2017 | Transmission of the Mazu Belief in Taiwan and its modernity (媽祖信仰在台灣之傳播與其現代意義) | 張珣 | The Mazu Cult: Historical Studies and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 (Lisboa, Portugal: Centro Cientif : Centro Cientifico e Cultural de Macau, I.P.) | |||
67 | 2017 | Religion in Taiwan and China: Locality and Transmission (台灣與中國之宗教:地方性與傳承) | Hsun Chang ; Benjamin Penny | 台北市 | |||
68 | 2017 | Multiple Religious and National Identities Mazu Pilgrimage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after 1987 | Hsun CHANG | Religion and Nationalism in Chinese Societies (Amsterdam, Netherlands : 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 | |||
69 | 2003 | Gods, Ghosts, and Ancestors: Religious Studies and the Question of Taiwanese Identity (Randy Nadeau and Hsun Chang) | Chang, Hsun | Religion in Modern Taiwan: Tradition and Innovation in a Changing Society (Honolulu :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 |||
70 | 2021 | Between Religious Authenticity an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e Cult of Mazu in Taiwan, Fujian and Hainan Island | Hsun CHANG | Heritage and Religion in East Asia (London, UK: : Routledge.) | |||
71 | 2017 | A resurgent temple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roles of the temple manager, local elite and entrepreneurs | Hsun Chang | Religion in Taiwan and China: Locality and Transmission (Academia Sinica. : Institute of Ethnology) | |||
72 | 2015 | 03.知識饗宴系列11電子書 | 李羅權; 陳錦地 ; 廖弘源; 李小媛; 吳金洌; 陳昭倫; 蔡宜芳; 楊建成; 陳仲玉 ; 沙培德 ; 張珣 | 台北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