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sue Date | Title | Author(s) | Relation | scopus | WOS | Fulltext/Archive link |
1 | 2023 | 考釋東勢角林爽文軍民萬人塚 | 柯志明 | 臺灣風物 第73卷第3期,頁113-197 | | | |
2 | 2022 | 考釋土牛溝 | 柯志明 ; 陳兆勇 | 臺灣風物 第72卷第4期,頁9-116 | | | |
3 | 2022 | 故事講得太過精采?回應姚人多的書評 | 柯志明 | 臺灣社會學 第43期,頁215-225 | | | |
4 | 2021 | 熟番與奸民:清代臺灣的治理部署與抗爭政治 | 柯志明 | 臺北市 | | | |
5 | 2018 | 臺灣社會變遷研究的歷史轉向:對整體觀與貶抑歷史敘事的一點反思 | 柯志明 | 臺灣社會學刊 第63卷,頁1-62 | | | |
6 | 2015 | 熟番與姦民: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社會抗爭 | 柯志明 | | | | |
7 | 2015 | 清代臺灣三層式族群空間體制的形構與轉化:紫線界前後的比較 | 柯志明 | 臺灣史研究 第22卷第2期,頁45-110 | | | |
8 | 2014 | 清代臺灣三層制族群空間體制的承繼與轉化:紫線界前後的比較 | 柯志明 | | | | |
9 | 2013 | 菁英轉型與社會抗爭:清代臺灣番政變革後平埔族社會內部的分化與衝突,以岸裡社為案例的分析 | 柯志明 | | | | |
10 | 2013 | 從界外到帝國邊陲:國家權力的進入與岸裡地域屯番保留區空間秩序的形成 | 柯志明 | | | | |
11 | 2012 | 國家權力的進入與屯番保留區空間秩序的形成: | 柯志明 | | | | |
12 | 2012 | 跨學科的歷史研究法 | 柯志明 | 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二):質性研究法 (臺北 : 東華書局) | | | |
13 | 2011 | 界外私墾與岸裡地域土牛界外保留區的進入和開墾 | 柯志明 | | | | |
14 | 2011 | 岸裡社的私有化與階層化:賦役負擔與平埔族地域社會內部政經體制的形成和轉變 | 柯志明 | 族群、歷史與地域社會:施添福教授榮退論文集 (臺北 :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 | | |
15 | 2009 | 從權力組織與土地利益安排的形成與演變看平埔族地域社會的內部整合與衝突: | 柯志明 | | | | |
16 | 2009 | 熟番地權的「消滅」:岸裡社平埔族大小租業的流失與結束 | 柯志明 | 臺灣史研究 第16卷第1期,頁29-86 | | | |
17 | 2008 | 番小租的形成與演變:岸裡新社地域社番口糧田的租佃安排 | 柯志明 | 臺灣史研究 第15卷第3期,頁57-137 | | | |
18 | 2008 | 視而不見:地稅改革下的岸裡社番小租 | 柯志明 | 臺灣史研究 第15卷第1期,頁31-79 | | | |
19 | 2007 | 岸裡新社地域社番口糧田的租佃安排:番小租的形成與演變 | 柯志明 | | | | |
20 | 2005 | 米糖相剋:耕地的爭奪或利益的衝突 | 柯志明 ; 陳兆勇 | 臺灣社會學刊 第35卷,頁23-74 | | | |
21 | 2005 | 歷史的轉向:社會科學與歷史敘事的結合 | 柯志明 | 臺灣社會學 第10卷,頁149-170 | | | |
22 | 2004 | 米糖相剋:耕地的爭奪或利益的衝突 | 柯志明 ; 陳兆勇 | | | | |
23 | 2003 | 米糖相剋:日本殖民主義下臺灣的發展與從屬 | 柯志明 | 臺北 | | | |
24 | 2002 | 戰後糧政體制的建立與土地制度轉型過程中的國家、地主與農民,1945-1953 | 劉志偉; 柯志明 | 臺灣史研究 第9卷,頁107-180 | | | |
25 | 2001 | 清代台灣的族群政治 | 柯志明 | | | | |
26 | 2001 | 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 | 柯志明 | 臺北 | | | |
27 | 2000 | 清代臺灣熟番地權的分類與演變 | 柯志明 | 臺灣社會學刊 第23卷,頁25-102 | | | |
28 | 2000 | 理性的國家與歷史的機遇:清代臺灣的熟番地權與族群政治 | 柯志明 | 臺灣史研究 第6卷,頁1-77 | | | |
29 | 2000 | 理性的國家與歷史的機遇:清代臺灣的熟番地權與族群政治 | 柯志明 | | | | |
30 | 1999 | 清代台灣番租的分類與演變 | 柯志明 | | | | |
31 | 1999 | 從熟番地的分布與保護看清代平埔族『流離失所』的爭議 | 柯志明 | | | | |
32 | 1998 | 族群政策、土地租佃關係與開墾:十八世紀臺灣的番政變革與岸裡社的危機 | 柯志明 | | | | |
33 | 1997 | 一個社會學者居然做起歷史研究 | 柯志明 | | | | |
34 | 1996 | 農民、國家與農工部門關係--臺灣農業發展過程中家庭農場之存續與轉型 (1895-1945) | 柯志明 | 臺灣的國家與社會 (台北市 : 東大出版社) | | | |
35 | 1995 | Japanese Colonialism in Taiwan: Land Tenure, Development, and Dependency, 1895-1945 | Ka, Chih-Ming | Boulder, Colorado | | | |
36 | 1994 | 小型企業的經營與性別分工:以五分埔成衣業社區為案例的分析 | 李悅端; 柯志明 | 臺灣社會研究季刊 第17卷,頁41-81 | | | |
37 | 1993 | 臺灣農民的分類與分化 | 柯志明 ; 翁仕杰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第72卷,頁107-150 | | | |
38 | 1993 | 臺灣都市小型製造業的創業、經營與生產組織--以五分埔成衣製造業為案例的分析 | 柯志明 | 臺北 | | | |
39 | 1993 | 米糖相剋問題と臺灣農民 | 柯志明 | 植民地化と產業化,岩波講座近代日本と植民地第三卷 (東京 : 岩波書店) | | | |
40 | 1993 | Crisis of the Colonial Sugar Industry and the Restructuring of Indigenous Class Structure -- Impact and Change in the Contradictory Relationship between Rice and Sugar (1925-42) | 柯志明 | 日據時代臺灣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市 :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 | | |
41 | 1993 | 米糖相剋問題與臺灣農民 | 柯志明 | 臺灣經驗(一):歷史經濟編 (台北市 : 東大出版社) | | | |
42 | 1992 | 殖民經濟發展與階級支配結構:日據臺灣米糖相剋體制的危機與重構(1925-1942) | 柯志明 | 臺灣社會研究季刊 第13卷,頁195-258 | | | |
43 | 1992 | 糖業資本、農民、與米糖部門關係:臺灣(1895-1945)與爪哇(1830-1940)殖民發展模式的比較分析 | 柯志明 | 臺灣社會研究季刊 第12卷,頁27-64 | | | |
44 | 1992 | 城鄉移民,小型企業與都市非正式部門之形成--以臺北松山五分埔成衣業社區為案例之分析 | 柯志明 | | | | |
45 | 1992 | 農業生產樣式、農工部門關係と國家の役割 | 柯志明 | 激動のなかの臺灣--その變容と轉成 (東京 : 田佃書店) | | | |
46 | 1992 | 糖業資本、農民、與米糖部門關係--從土地關係作臺灣 (1895-1945) 與爪哇 (1830-1940) 殖民地發展的比較分析 | 柯志明 | 臺灣歷史上的土地問題 (台北市 :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野研究室) | | | |
47 | 1991 | Agrarian Development, Family Farms and Sugar Capital in Colonial Taiwan, 1895-1945 | Ka, Chih-ming | The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 18, 206-240 | | | |
48 | 1990 | 所謂的「米糖相剋」問題:日據臺灣殖民發展研究的再思考 | 柯志明 | 臺灣社會研究季刊 第2卷,頁75-126 | | | |
49 | 1990 | 日據臺灣農村之商品化與小農經濟之形成 | 柯志明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第68卷,頁1-39 | | | |
50 | 1990 | Agrarian Development, Family Farms and Sugar Capital in Colonial Taiwan, 1895-1945 | Ka, Chih-Ming | | | | |
51 | 1989 | 日據臺灣殖民發展研究再思考 | 柯志明 | 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 第13卷,頁16-21 | | | |
52 | 1989 | 農民與資本主義:日據時代臺灣的家庭小農與糖業資本 | 柯志明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 第66卷,頁51-84 | | | |
53 | 1989 | 「所謂的」原始積累 | 柯志明 | 臺灣社會研究季刊 第2卷,頁179-191 | | | |
54 | 1988 | 原始積累、平等與工業化:以社會主義中國與資本主義臺灣案例之分析 | 柯志明 ; Selden, Mark | 臺灣社會研究季刊 第1卷,頁11-51 | | | |
55 | 1988 | 日據臺灣之土地關係與殖民經濟--糖業資本與家庭小農 | 柯志明 | | | | |
56 | 1987 | Land Tenure, Development and Dependency in Colonial Taiwan, 1895-1945 | Ka, Chih-ming |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inghamton, Sociology, 343 p. | | | |
57 | 1986 | Original Accumulation, Equity, and Late Industrialization: The Cases of Socialist China and Capitalist Taiwan | Ka, Chih-ming ; Selden, Mark | World Development 14, 1293-131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