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到 65 筆結果,共 65 筆。
公開日期 | 題名 | 作者 | 關聯 | scopus | WOS | 全文 | |
---|---|---|---|---|---|---|---|
1 | 2008 | From seventy-eight to zero: Why executions declined after Taiwan's democratization | Liao, Fort Fu-Te | Punishment & Society 10(2), 153-170 | |||
2 | 2004 | Rights to Liberty and Fair Trial: Sacrificed in the Name of Anti-Terrorism | 廖福特 | EurAmerica 第34卷第3期, 511-553 | |||
3 | 2010 | The Abolition of the Death Penalty in Taiwan: Why de facto Moratorium was Established and Lost | Liao, Fort Fu-Te | Asia-Pacific Journal on Human Rights and the Law 11(1), 1-22 | |||
4 | 2005 | When the Charter becomes part of the EU Constitution Treaty - A New EU Human Rights Framework | 廖福特 | 56 Taipei University Law Review 1-40 | |||
5 | 2014 | バーチャル, リアル, それともバーチャル・リアリティ?─国際人権条約と台湾のユニークな関係─ | 廖福特 ; 申惠丰訳 | 青山法学論集 第56卷第3號,頁161-193 | |||
6 | 2011 | 人民自決、公民投票、分離獨立—南蘇丹個案探討 | 廖福特 | 新世紀智庫論壇 第53期 | |||
7 | 2015 | 什麼是仇恨言論,應否及如何管制--歐洲人權法院相關判決分析 | 廖福特 | 歐美研究 第45卷第4期,頁455-515 | |||
8 | 2006 | 個人影像隱私與新聞自由之權衡──Von Hannover 及Peck判決分析與台灣借鏡 | 廖福特 | 政大法學評論 第91期,頁145-198 | |||
9 | 2024 | 克服障礙、實踐權利—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個人申訴之分析 | 廖福特 | 台灣人權學刊 | |||
10 | 2018 | 內外夾擊 ─ 歐洲人權法院與國家人權機構之互動 | 廖福特 | 台灣國際研究季刊 第14卷第1期,頁121-155 | |||
11 | 2014 | 「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國內法化之影響:最高法院死刑相關判決之檢視 | 廖福特 | 臺大法學論叢 第43卷特刊,頁911-956 | |||
12 | 2009 | 即使戰爭,也要人權:Hamdi及Hamdan評論 | 廖福特 | 歐美研究 第39卷第4期,頁671-711 | |||
13 | 2007 | 台灣與國際人權條約-開始接觸,尚未完備 | 廖福特 | 月旦法學教室 第61期,頁63-73 | |||
14 | 2020 | 商業與人權國家行動計畫:國際標準、比較分析與臺灣實踐 | 廖福特 | 台灣國際法學刊 第17卷第1期,頁7-71 | |||
15 | 2021 | 商業與人權:從指導原則邁向條約草案 | 廖福特 | 台灣人權學刊 第6卷第2期,頁3-74 | |||
16 | 2007 | 因為成功而改變,但是改革未完成--歐洲人權法院改革方案之分析 | 廖福特 | 月旦法學 148期,頁57-77 | |||
17 | 2016 | 國家人權機構之全球比較分析 — 歷史發展與類型模式 | 廖福特 | 台灣國際法季刊 第13卷第2期,頁103-175 | |||
18 | 2011 | 國家積極義務與私人生活保障-歐洲人權法院2010年相關判決之檢視 | 廖福特 | 台灣法學雜誌 第180期 | |||
19 | 2010 | 國際人權公約內國法化與地方自治體 | 廖福特 | 台灣國際法季刊 7(2), 75-115 | |||
20 | 2007 | 國際人權法:第一講 國際人權法典 — 建構普世人權範疇 | 廖福特 | 月旦法學教室 第54期,頁88-100 | |||
21 | 2007 | 國際人權法:第三講 禁止酷刑及強迫失蹤,保障遷徒勞工及身心障礙者 | 廖福特 | 月旦法學教室 59期,頁60-70 | |||
22 | 2007 | 國際人權法:第二講 最具普世性的三個人權條約 — 種族、婦女及兒童 | 廖福特 | 月旦法學教室 第56期,頁56-69 | |||
23 | 2015 | 國際法對於戰時中立及永久中立國之規範 | 廖福特 | 台灣國際研究季刊 第11卷第3期,頁23-45 | |||
24 | 2010 | 國際法院認定科索沃人民宣布獨立不違法的國際法意涵 | 廖福特 | 新世紀智庫論壇 51, 29-39 | |||
25 | 2013 | 大英國協與國際法 | 廖福特 | 台灣國際法季刊 第10卷第3期,頁7-30 | |||
26 | 2009 | 建構國家收集與留存個人生物特徵資料之底線? ─ 歐洲人權法院S. and Marper v. UK判決評析 | 廖福特 ; 翁逸泓 | 台灣法學 第141期,頁49-64 | |||
27 | 2024 | 後進直追,女力勁發—消除婦女歧視公約個人申訴之分析 | 廖福特 | 台灣國際法學刊 | |||
28 | 2008 | 從「醫療」、「福利」到「權利」-身心障礙者權利保障之新發展 | 廖福特 | 中研院法學期刊 第2期,頁167-210 | |||
29 | 2004 | 從人權宣言邁向人權法典 — 「歐洲聯盟基本權利憲章」之實踐 | 廖福特 | 歐美研究 第34卷第1期,頁9-49 | |||
30 | 2015 | 從個人申訴案件看國家為何違反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 | 廖福特 | 萬國法律 204期,頁2-12。 | |||
31 | 2011 | 從歐洲人權法院Storck及Buck判決看其對德國法院之衝擊 — 私生活及住家隱私權之論辯 | 廖福特 | 歐美研究 第41卷第3期 | |||
32 | 2009 | 愛爾蘭人權委員會 - 和平與人權之互動 | 廖福特 | 東海大學法學研究 1-67 | |||
33 | 2023 | 戰爭無人權—審視國際人權機制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回應 | 廖福特 | 台灣國際法學刊 | |||
34 | 2009 | 批准聯合國兩個人權公約及制訂施行法之評論 | 廖福特 | 月旦法學 第174期,頁223-229 | |||
35 | 2011 | 日本實踐聯合國兩人權公約之分析-國內法院適用及國際審查報告 | 廖福特 | 台灣國際法季刊 第八卷,第四期 107-160 | |||
36 | 2006 | 是共存,非衝突──歐洲理事會如何平衡打擊恐怖主義與人權保障 | 廖福特 | 月旦法學 第132期,頁39-57 | |||
37 | 2006 | 是被害人,非入侵者-人口販賣及走私、主權、人權 | 廖福特 | 憲政時代 第32卷第2期,頁157-186 | |||
38 | 2021 | 普世接受的人權條約,兒童階段的個案救濟—兒童權利公約個人申訴案件之分析 | 廖福特 | 東海法學研究 第62期,頁1-54 | |||
39 | 2014 | 最高法院的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難題/最高院103判3062判決 | 廖福特 | 台灣法學雜誌 第257卷,頁193-193 | |||
40 | 2022 | 有憲法地位之國際人權條約對於憲法解釋機關之影響 — 審視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之實踐 | 廖福特 | 台灣國際法學刊 第19卷第1期,頁47-128 | |||
41 | 2011 | 東南亞國協政府間人權委員會之研究-歷史、組織、職權 | 廖福特 | 台灣國際法季刊 第八卷 | |||
42 | 2006 | 條約、人權、憲改願景 | 廖福特 | 新世紀智庫論壇 36期,頁52-55 | |||
43 | 2004 | 歐洲整合之人權因素 | 廖福特 | 台灣國際法季刊 第1卷第1期,頁8-51 | |||
44 | 2010 | 法院應否及如何適用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 | 廖福特 | 台灣法學雜誌 163, 45-65 | |||
45 | 2011 | 法院應否及如何適用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 | 廖福特 | 台灣人權學刊 第一卷第一期 | |||
46 | 2009 | 泰國國家人權委員會之設立及發展─在軍事政變與民主立憲之間 | 廖福特 | 中研院法學期刊 第4期,頁1-79 | |||
47 | 2011 | 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任擇議定書之實踐與婦女權利保障-十年(2000~2010)成果之檢視 | 廖福特 | 台灣國際法季刊 第八卷 | |||
48 | 2014 | 營業自由在兩岸關係議題中實踐/最高行103判169判決 | 廖福特 | 台灣法學雜誌 第250期,頁205-208 | |||
49 | 2004 | 理想的建立、失落與重建 — 消除婦女歧視公約及其議定書 | 廖福特 | 政大法學評論 第82期,頁1-41 | |||
50 | 2006 | 生命權與廢除死刑──歐洲理事會觀點之分析 | 廖福特 | 政大法學評論 第92期,頁49-119 | |||
51 | 2022 | 經濟社會文化權利之可司法性 — 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委員會個人申 訴案件之檢視 | 廖福特 | 台灣國際法學刊 第18卷第2期,頁103-171 | |||
52 | 2024 | 美洲年長者權利公約之分析 | 廖福特 | 台灣國際法學刊 | |||
53 | 2005 | 聯合國人權委員會改革方案之分析 | 廖福特 | 新世紀智庫論壇 第32期,頁79-90 | |||
54 | 2023 | 英國要求企業善盡人權責任之分析-國家行動計畫、現代奴役法及環境法 | 廖福特 | 台灣國際法學刊 第20卷(特輯),頁175-204 | |||
55 | 2010 | 菲律賓人權委員會-人民力量之興起與失落 | 廖福特 | 台灣國際法季刊 第七卷第四期 | |||
56 | 2014 | 行政法院迴避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公約之適用/北高行100訴118判決 | 廖福特 | 台灣法學雜誌 第241期,頁173-175 | |||
57 | 2018 | 設立身心障礙權利機制 — 國際規範、比較經驗、台灣展望 | 廖福特 | 社區發展季刊 第162期,頁107-124 | |||
58 | 2023 | 走過種族隔離,邁向國際人權—審視南非憲法法院適用國際法之實踐 | 廖福特 | 台灣國際法學刊 第19卷特輯,頁75-150 | |||
59 | 2003 | 邁向「台灣人權法典」 | 廖福特 | 全國律師 第7卷第12期,頁11-23 | |||
60 | 2023 | 重拾主權獨立,面對國際人權—拉脫維亞憲法法院適用國際人權之分析 | 廖福特 | 台灣國際法學刊 第19卷第2期 ,頁7-82 | |||
61 | 2015 | 限縮權利主體及範疇/最高行103年8月份第1次庭長決議 | 廖福特 | 台灣法學雜誌 第271期,頁135-137 | |||
62 | 2003 | 非理性戰爭行為之理性人道規範 — 四個日內瓦公約及兩個議定書 | 廖福特 | 全國律師 第7卷第5期,頁5-16 | |||
63 | 2005 | 非聯合國會員國之國際法院當事國適格性 - 比較分析與台灣借鏡 | 廖福特 | 台灣國際法季刊 第2卷第2期,頁161-207 | |||
64 | 2023 | 首創制度、進展緩慢—《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公約》個人申訴之分析 | 廖福特 | 台灣人權學刊 第7卷第1期,頁27-92 | |||
65 | 2008 | 馬來西亞國家人權委員會之研究 | 廖福特 | 台北大學法學論叢 第66期,頁77-1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