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1-174 of 174 (Search time: 0.001 seconds).
Issue Date | Title | Author(s) | Relation | scopus | WOS | Fulltext/Archive link | |
---|---|---|---|---|---|---|---|
1 | 2024 | 克服障礙、實踐權利—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個人申訴之分析 | 廖福特 | 台灣人權學刊 | |||
2 | 2024 | 後進直追,女力勁發—消除婦女歧視公約個人申訴之分析 | 廖福特 | 台灣國際法學刊 | |||
3 | 2024 | 美洲年長者權利公約之分析 | 廖福特 | 台灣國際法學刊 | |||
4 | 2023 | 英國要求企業善盡人權責任之分析-國家行動計畫、現代奴役法及環境法 | 廖福特 | 台灣國際法學刊 第20卷(特輯),頁175-204 | |||
5 | 2023 | 首創制度、進展緩慢—《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公約》個人申訴之分析 | 廖福特 | 台灣人權學刊 第7卷第1期,頁27-92 | |||
6 | 2023 | 走過種族隔離,邁向國際人權—審視南非憲法法院適用國際法之實踐 | 廖福特 | 台灣國際法學刊 第19卷特輯,頁75-150 | |||
7 | 2023 | 重拾主權獨立,面對國際人權—拉脫維亞憲法法院適用國際人權之分析 | 廖福特 | 台灣國際法學刊 第19卷第2期 ,頁7-82 | |||
8 | 2023 | 戰爭無人權—審視國際人權機制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回應 | 廖福特 | 台灣國際法學刊 | |||
9 | 2022 | 有憲法地位之國際人權條約對於憲法解釋機關之影響 — 審視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之實踐 | 廖福特 | 台灣國際法學刊 第19卷第1期,頁47-128 | |||
10 | 2022 | 當代國際法引論政策導向的闡述 | 陳隆志著; 廖福特翻譯召集人 ; 黃昭元譯; 姜皇池譯; 張文貞譯; 徐揮彥譯; 宋承恩譯 | 台北市 | |||
11 | 2022 | 經濟社會文化權利之可司法性 — 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委員會個人申 訴案件之檢視 | 廖福特 | 台灣國際法學刊 第18卷第2期,頁103-171 | |||
12 | 2021 | 商業與人權:從指導原則邁向條約草案 | 廖福特 | 台灣人權學刊 第6卷第2期,頁3-74 | |||
13 | 2021 | 普世接受的人權條約,兒童階段的個案救濟—兒童權利公約個人申訴案件之分析 | 廖福特 | 東海法學研究 第62期,頁1-54 | |||
14 | 2020 | 商業與人權國家行動計畫:國際標準、比較分析與臺灣實踐 | 廖福特 | 台灣國際法學刊 第17卷第1期,頁7-71 | |||
15 | 2019 | Establishing a National Human Rights Institution—Taiwan in Global Trends | Fort Fu-Te Liao | Taiwan and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A Story of Transformation (Singapore : Springer) | |||
16 | 2018/7/3 | 設立兒童權利機制-國際準則、比較經驗、台灣展望 | 廖福特 | 國家‧憲法‧人權 (台北 : 秀威) | |||
17 | 2018 | 國家人權機構之國際比較分析 | 廖福特 | 台北市 | |||
18 | 2018 | 設立國家防範酷刑機制 — 國際準則、比較經驗、台灣展望 | 廖福特 | 台灣公法學的墊基與前瞻—城仲模教授八秩華誕祝壽論文集(上冊) (台北 : 新學林) | |||
19 | 2018 | 設立身心障礙權利機制 — 國際規範、比較經驗、台灣展望 | 廖福特 | 社區發展季刊 第162期,頁107-124 | |||
20 | 2018 | 司法人權觀察 | 廖福特 | 2017中國人權觀察報告 (台北 : 台灣民主基金會) | |||
21 | 2018 | 內外夾擊 ─ 歐洲人權法院與國家人權機構之互動 | 廖福特 | 台灣國際研究季刊 第14卷第1期,頁121-155 | |||
22 | 2017 |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 | 孫迺翊; 廖福特 | 台北 | |||
23 | 2017 | 監督機制 | 廖福特 |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 (台北市 : 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台灣聯合國研究中心) | |||
24 | 2017 | 內外夾擊 ─ 歐洲人權法院與國家人權機構之互動 | 廖福特 | 歐盟的新發展—張維邦教授八十歲冥誕紀念 (台北 : 台灣歐洲聯盟研究協會) | |||
25 | 2017 | 無罪推定作為權利-三角法律論證 | 廖福特 | 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第九輯 (台北 :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 | |||
26 | 2017 | 歐洲人權法院Storck及Buck判決對德國之影響 | 廖福特 | 歐美重要國家終審法院與社會變遷 (台北 : 新學林) | |||
27 | 2016 | 監督機制 | 廖福特 | 兒童權利公約 (台北市 : 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台灣聯合國研究中心) | |||
28 | 2016 | 法院適用《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之分析 | 廖福特 | 當代法學理論與制度的新視角 (台北 : 瑞興圖書) | |||
29 | 2016 | 國家人權機構之全球比較分析 — 歷史發展與類型模式 | 廖福特 | 台灣國際法季刊 第13卷第2期,頁103-175 | |||
30 | 2016 | Bring International Rights Home: Taiwan’s Human Rights Policies since 2000 | Fort Fu-Te Liao | THE TAIWANESE YEAR BOOK OF INTERNATIONAL LAW 2015 (Taipei : Taiwanese Society of International Law) | |||
31 | 2015 | 從個人申訴案件看國家為何違反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 | 廖福特 | 萬國法律 204期,頁2-12。 | |||
32 | 2015 | 什麼是仇恨言論,應否及如何管制--歐洲人權法院相關判決分析 | 廖福特 | 歐美研究 第45卷第4期,頁455-515 | |||
33 | 2015 | 國際法對於戰時中立及永久中立國之規範 | 廖福特 | 台灣國際研究季刊 第11卷第3期,頁23-45 | |||
34 | 2015 | 健康權與社會安全 | 廖福特 | 消除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 (台北市 : 財團法人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 | |||
35 | 2015 | 消除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的歷史發展與監督機制 | 廖福特 | 消除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 (台北 : 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台灣聯合國研究中心) | |||
36 | 2015 | 限縮權利主體及範疇/最高行103年8月份第1次庭長決議 | 廖福特 | 台灣法學雜誌 第271期,頁135-137 | |||
37 | 2015 | 國際法對於戰時中立及永久中立國之規範 | 廖福特 | 認識中立國 (台北市 : 翰蘆) | |||
38 | 2014 | 私生活之權利-探索歐洲,反思臺灣 | 翁逸泓; 廖福特 | 台北 | |||
39 | 2014 | バーチャル, リアル, それともバーチャル・リアリティ?─国際人権条約と台湾のユニークな関係─ | 廖福特 ; 申惠丰訳 | 青山法学論集 第56卷第3號,頁161-193 | |||
40 | 2014 | 「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國內法化之影響:最高法院死刑相關判決之檢視 | 廖福特 | 臺大法學論叢 第43卷特刊,頁911-956 | |||
41 | 2014 | 最高法院的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難題/最高院103判3062判決 | 廖福特 | 台灣法學雜誌 第257卷,頁193-193 | |||
42 | 2014 | 聯合國人權兩公約— 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 | 廖福特 | 台北 | |||
43 | 2014 | 聯合國人權兩公約 | 廖福特 | 台北市 | |||
44 | 2014 | 兩公約之歷史發展及台灣參與 | 廖福特 | 聯合國人權兩公約 (台北 : 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台灣聯合國研究中心) | |||
45 | 2014 | 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第八輯(上、下冊) | 廖福特 | 台北 | |||
46 | 2014 | 營業自由在兩岸關係議題中實踐/最高行103判169判決 | 廖福特 | 台灣法學雜誌 第250期,頁205-208 | |||
47 | 2014 | 行政法院迴避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公約之適用/北高行100訴118判決 | 廖福特 | 台灣法學雜誌 第241期,頁173-175 | |||
48 | 2014 | 司法審判於兩公約人權保障思維所面臨之挑戰─行政法院適用兩公約之檢視 | 廖福特 | ||||
49 | 2013 | 大英國協與國際法 | 廖福特 | 台灣國際法季刊 第10卷第3期,頁7-30 | |||
50 | 2013 | 悠然居留或落地生根:從國際人權法討論海外華人之地位與人權 | 廖福特 | ||||
51 | 2013 | 無罪推定作為權利─公民與政治權利公約第14條第2項在台灣之實踐 | 廖福特 | ||||
52 | 2013 | 聯合國與人權保障—監督機制、條約內涵、台灣實踐 | 廖福特 | 台北 | |||
53 | 2012 | 工作權之概念、性質、限制及釋憲基準 | 廖福特 | ||||
54 | 2012 | 現行政府有關死刑思考之反思 | 廖福特 | 在死刑與處決之後 (台北市 : 永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 |||
55 | 2012 | 國際人權法之國內衝擊 | 廖福特 | 台北 | |||
56 | 2012 | 聯合國兩人權公約之內涵論證與國內實踐 | 廖福特 | 中研院法律所(本所研究組群) | |||
57 | 2011 | 法院應否及如何適用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 | 廖福特 | 台灣人權學刊 第一卷第一期 | |||
58 | 2011 | 姓氏作為人格權-國際標準與國內實踐 | 廖福特 | ||||
59 | 2011 | 日本實踐聯合國兩人權公約之分析-國內法院適用及國際審查報告 | 廖福特 | 台灣國際法季刊 第八卷,第四期 107-160 | |||
60 | 2011 | 日本實踐聯合國兩人權公約之分析-國內法院適用及國際審查報告 | 廖福特 | ||||
61 | 2011 | 即使戰爭,也要人權-Hamdi及Hamdan評論 | 廖福特 | 美國最高法院重要判決研究:2004-2006 (台北 :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 |||
62 | 2011 | 從歐洲人權法院Storck及Buck判決看其對德國法院之衝擊 — 私生活及住家隱私權之論辯 | 廖福特 | 歐美研究 第41卷第3期 | |||
63 | 2011 | 國家積極義務與私人生活保障-歐洲人權法院2010年相關判決之檢視 | 廖福特 | 台灣法學雜誌 第180期 | |||
64 | 2011 | 倡議、創設、監督 — 亞洲民間團體與國家人權委員會 | 廖福特 | ||||
65 | 2011 | 為何國家違反保障私人生活之積極義務-歐洲人權法院2010年相關判決之檢視 | 廖福特 | ||||
66 | 2011 | 現行政府有關死刑思考之反思 | 廖福特 | ||||
67 | 2011 | 人民自決、公民投票、分離獨立—南蘇丹個案探討 | 廖福特 | 新世紀智庫論壇 第53期 | |||
68 | 2011 | 國家人權委員會 | 廖福特 | 台北 | |||
69 | 2011 | 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任擇議定書之實踐與婦女權利保障-十年(2000~2010)成果之檢視 | 廖福特 | 台灣國際法季刊 第八卷 | |||
70 | 2011 | 東南亞國協政府間人權委員會之研究-歷史、組織、職權 | 廖福特 | 台灣國際法季刊 第八卷 | |||
71 | 2010 | 姓氏作為人格權-誰的權利?什麼權利? | 廖福特 | ||||
72 | 2010 | 公正審判權—「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十四條之探討 | 廖福特 | ||||
73 | 2010 | 不受酷刑作為權利—以國際標準建構我國憲法規範及內涵 | 廖福特 | 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第七輯 (台北 :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籌備處) | |||
74 | 2010 | 菲律賓人權委員會-人民力量之興起與失落 | 廖福特 | 台灣國際法季刊 第七卷第四期 | |||
75 | 2010 | 「消除婦女歧視公約任擇議定書」之實踐與婦女權利保障-十年成果之檢視 | 廖福特 | ||||
76 | 2010 | 法院應否及如何適用經濟社會與文化權國際公約 | 廖福特 | ||||
77 | 2010 | 法院應否及如何適用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 | 廖福特 | 台灣法學雜誌 163, 45-65 | |||
78 | 2010 | 國際法院認定科索沃人民宣布獨立不違法的國際法意涵 | 廖福特 | 新世紀智庫論壇 51, 29-39 | |||
79 | 2010 | 東南亞國協政府間人權委員會之研究-歷史、組織、職權 | 廖福特 | ||||
80 | 2010 | 國際人權公約內國法化與地方自治體 | 廖福特 | 台灣國際法季刊 7(2), 75-115 | |||
81 | 2010 | The Abolition of the Death Penalty in Taiwan: Why de facto Moratorium was Established and Lost | Liao, Fort Fu-Te | Asia-Pacific Journal on Human Rights and the Law 11(1), 1-22 | |||
82 | 2010 | 國際人權機制之新發展(96-2414-H-001-012-MY3) | 廖福特 | 國科會 | |||
83 | 2009 | 不受酷刑作為基本權 — 以國際標準建構我國憲法規範及內涵 | 廖福特 | ||||
84 | 2009 | 即使戰爭,也要人權:Hamdi及Hamdan評論 | 廖福特 | 歐美研究 第39卷第4期,頁671-711 | |||
85 | 2009 | 愛爾蘭人權委員會 - 和平與人權之互動 | 廖福特 | 東海大學法學研究 1-67 | |||
86 | 2009 | 建構國家收集與留存個人生物特徵資料之底線? ─ 歐洲人權法院S. and Marper v. UK判決評析 | 廖福特 ; 翁逸泓 | 台灣法學 第141期,頁49-64 | |||
87 | 2009 | 歐盟基本權利署之分析 — 創設歐盟「國家」人權機構? | 廖福特 | 歐盟人權政策 (台北 :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 | |||
88 | 2009 | 批准聯合國兩個人權公約及制訂施行法之評論 | 廖福特 | 月旦法學 第174期,頁223-229 | |||
89 | 2009 | 歐洲人權法院對德國之衝擊 — 為何德國違反隱私權及家庭權 | 廖福特 | ||||
90 | 2009 | 個人生物資訊隱私權保護機制之研究 — 歐盟及英國 | 廖福特 | ||||
91 | 2009 | 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第六輯(上)、(下) | 廖福特 | 台北 | |||
92 | 2009 | 憲法解釋機關之國際人權挑戰 | 廖福特 | 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 第六輯(上) (台北 :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籌備處) | |||
93 | 2009 | 泰國國家人權委員會之設立及發展─在軍事政變與民主立憲之間 | 廖福特 | 中研院法學期刊 第4期,頁1-79 | |||
94 | 2008 | 2008中國司法人權觀察 | 廖福特 | ||||
95 | 2008 | 禁止宗教或信仰歧視 - 英國立法與台灣借鏡 | 廖福特 | ||||
96 | 2008 | 兩難?共存?-國家處理個人資料與資訊隱私權保障之糾葛 | 廖福特 ; 翁逸泓 | 二十一世紀公法學的新課題-城仲模教授古稀祝壽論文集- II. 行政法總論篇 (台北 : 元照) | |||
97 | 2008 | 因為成功而改變,但是改革未完成 - 歐洲人權法院改革方案之分析 | 廖福特 | 人權之跨國性司法實踐歐洲人權裁判研究(二) (台北 : 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 |||
98 | 2008 | 禁止宗教或信仰歧視 — 英國立法與台灣借鏡 | 廖福特 | 法律理論與文化:李岱教授祝壽論文集 (台北 : 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
99 | 2008 | 泰國國家人權委員會之研究 | 廖福特 | ||||
100 | 2008 | 牛津大學法律學院之法學教育 | 廖福特 | ||||
101 | 2008 | 馬來西亞國家人權委員會之研究 | 廖福特 | 台北大學法學論叢 第66期,頁77-138 | |||
102 | 2008 | From seventy-eight to zero: Why executions declined after Taiwan's democratization | Liao, Fort Fu-Te | Punishment & Society 10(2), 153-170 | |||
103 | 2008 | 世界人權會議創設人權高級專員 | 廖福特 | ||||
104 | 2008 | 從「醫療」、「福利」到「權利」-身心障礙者權利保障之新發展 | 廖福特 | 中研院法學期刊 第2期,頁167-210 | |||
105 | 2008 | 憲法解釋機關之國際人權挑戰 | 廖福特 | ||||
106 | 2007 | 台灣與國際人權條約-開始接觸,尚未完備 | 廖福特 | 月旦法學教室 第61期,頁63-73 | |||
107 | 2007 | 國際人權法:第三講 禁止酷刑及強迫失蹤,保障遷徒勞工及身心障礙者 | 廖福特 | 月旦法學教室 59期,頁60-70 | |||
108 | 2007 | 因為成功而改變,但是改革未完成--歐洲人權法院改革方案之分析 | 廖福特 | 月旦法學 148期,頁57-77 | |||
109 | 2007 | 南韓國家人權委員會之研究 | 廖福特 | ||||
110 | 2007 | 國際人權法:第二講 最具普世性的三個人權條約 — 種族、婦女及兒童 | 廖福特 | 月旦法學教室 第56期,頁56-69 | |||
111 | 2007 | 因為成功而改變,但是改革未完成-歐洲人權法院改革方案之分析 | 廖福特 | ||||
112 | 2007 | 國際人權法:第一講 國際人權法典 — 建構普世人權範疇 | 廖福特 | 月旦法學教室 第54期,頁88-100 | |||
113 | 2007 | 國際人權法教學 | 廖福特 | ||||
114 | 2007 | 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第五輯 | 湯德宗; 廖福特 | 台北 | |||
115 | 2007 | 人權法論叢 | 廖福特 | 台北 | |||
116 | 2007 | 創設國家人權機構 — 理想、類型及憲改 | 廖福特 | 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第五輯 (台北 :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籌備處) | |||
117 | 2007 | 弱智、死刑、殘酷刑罰--Atkins V. Virginia評論 | 廖福特 | 美國最高法院重要判決之研究:2000~2003 (台北 : 中研院歐美所) | |||
118 | 2006 | 從「醫療」、「福利」到「權利」-身心障礙者權利之新發展 | 廖福特 | ||||
119 | 2006 | 表達自由權-「人權事務委員會」意見之分析 | 廖福特 | 民主、和平、人權-陳隆志教授古稀祝壽論文集 (台北 : 台灣國際法學會) | |||
120 | 2006 | 條約、人權、憲改願景 | 廖福特 | 新世紀智庫論壇 36期,頁52-55 | |||
121 | 2006 | 從人權宣言邁向人權法典──「歐洲聯盟基本權利憲章」之實踐 | 廖福特 | 歐洲聯盟人權保障 (台北 : 中研院歐美所) | |||
122 | 2006 | 是被害人,非入侵者-人口販賣及走私、主權、人權 | 廖福特 | 憲政時代 第32卷第2期,頁157-186 | |||
123 | 2006 | From Seventy-eight to Zero: Why executions | Liao, Fort Fu-Te | ||||
124 | 2006 | 生命權與廢除死刑──歐洲理事會觀點之分析 | 廖福特 | 政大法學評論 第92期,頁49-119 | |||
125 | 2006 | 憲政體制與國際人權之互動-馬來西亞國家人權委員會之研究 | 廖福特 | ||||
126 | 2006 | 個人影像隱私與新聞自由之權衡──Von Hannover 及Peck判決分析與台灣借鏡 | 廖福特 | 政大法學評論 第91期,頁145-198 | |||
127 | 2006 | 是共存,非衝突──歐洲理事會如何平衡打擊恐怖主義與人權保障 | 廖福特 | 月旦法學 第132期,頁39-57 | |||
128 | 2006 | 國際人權法文獻選集與解說 | 廖福特 | 台北 | |||
129 | 2006 | 入侵者?被害人?──人口販賣及走私、主權、人權 | 廖福特 | ||||
130 | 2006 | 監察使與國家人權委員會之互動 | 廖福特 | 國科會 | |||
131 | 2006 | 國際新興人權之發展──「國際保障身心障礙者權利及尊嚴公約」草案之分析 | 廖福特 | 中研院法律所(本所研究組群) | |||
132 | 2006 | 運用生物特徵辨識身分制度之比較研究 | 廖福特 | 研考會 | |||
133 | 2006 | 識別與追蹤科技發展及社會影響研究計畫──兩難?或共存?──國家收集個人資料與資訊隱私權保障 | 廖福特 | 國科會 | |||
134 | 2006 | 國際人權與憲政體制──韓國國家人權委員會之研究 | 廖福特 | 中研院人社中心亞太區域專題研究中心 | |||
135 | 2005 | 聯合國人權委員會改革方案之分析 | 廖福特 | 新世紀智庫論壇 第32期,頁79-90 | |||
136 | 2005 | Human Rights in Taiwan: Mechanisms and Issue | Liao, Fort Fu-Te | ||||
137 | 2005 | 從醫療福利到權利──身心障礙者權利之新發展 | 廖福特 | ||||
138 | 2005 | When the Charter becomes part of the EU Constitution Treaty - A New EU Human Rights Framework | 廖福特 | 56 Taipei University Law Review 1-40 | |||
139 | 2005 | 非聯合國會員國之國際法院當事國適格性 - 比較分析與台灣借鏡 | 廖福特 | 台灣國際法季刊 第2卷第2期,頁161-207 | |||
140 | 2005 | 國際人權法 - 議題分析與國內實踐 | 廖福特 | 台北 | |||
141 | 2005 | 媒體是Watchdog,而非狗仔隊 - Von Hannover v. Germany及相關判決評論 | 廖福特 | ||||
142 | 2005 | 憲改程序之借鏡 - 歐洲聯盟制訂憲法條約之分析 | 廖福特 | ||||
143 | 2005 | 國家人權機構 - 理想、模式與借鏡 | 廖福特 | ||||
144 | 2005 | 新興人權之研究 | 廖福特 | 中研院法律所研究組群 | |||
145 | 2004 | 公民文化權與國家人權紀念館 | 廖福特 | ||||
146 | 2004 | 弱智、死刑及殘酷刑罰 - Atkins v. Virginia判決評論 | 廖福特 | ||||
147 | 2004 | 台灣參與南極條約可行性之研究 | 廖福特 | ||||
148 | 2004 | 理想的建立、失落與重建 — 消除婦女歧視公約及其議定書 | 廖福特 | 政大法學評論 第82期,頁1-41 | |||
149 | 2004 | 聯合國對國家人權委員會之推動與實踐 | 廖福特 | 人權理論與歷史論文集 (台北 : 國史館) | |||
150 | 2004 | 消除人口販賣及走私 — 聯合國、歐洲聯盟及歐洲理事會之作為及規範 | 廖福特 | ||||
151 | 2004 | Rights to Liberty and Fair Trial: Sacrificed in the Name of Anti-Terrorism | 廖福特 | EurAmerica 第34卷第3期, 511-553 | |||
152 | 2004 | 生命權與廢除死刑之歐洲觀點 | 廖福特 | ||||
153 | 2004 | 人類安全與人權保障 — 國際發展與台灣觀點 | 廖福特 | 人類安全 (台北 : 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及台灣心會) | |||
154 | 2004 | 歐洲整合之人權因素 | 廖福特 | 台灣國際法季刊 第1卷第1期,頁8-51 | |||
155 | 2004 | 憲法與國際人權條約 — 陌生的互動關係 | 廖福特 | 二十一世紀憲政風雲 (台北 : 元照) | |||
156 | 2004 | 從人權宣言邁向人權法典 — 「歐洲聯盟基本權利憲章」之實踐 | 廖福特 | 歐美研究 第34卷第1期,頁9-49 | |||
157 | 2004 | 國內法院適用國際人權條約之研究:美國、英國及愛爾蘭(NSC 93-2414-H-001-030-) | 廖福特 | 國科會 | |||
158 | 2003 | 聯合國對國家人權委員會之推動與實踐 | 廖福特 | ||||
159 | 2003 | 邁向「台灣人權法典」 | 廖福特 | 全國律師 第7卷第12期,頁11-23 | |||
160 | 2003 | 尚未發展完備之發展權 | 廖福特 | ||||
161 | 2003 | 理想的建立、失落與重建 — 消除婦女歧視公約及其議定書 | 廖福特 | ||||
162 | 2003 | 人類安全與人權保障 — 國際發展與台灣觀點 | 廖福特 | ||||
163 | 2003 | 國際人權公約與國內法化之方法與策略 | 廖福特 ; 陳隆志 | 台北 | |||
164 | 2003 | 歐洲人權法 | 廖福特 | 台北 | |||
165 | 2003 | 非理性戰爭行為之理性人道規範 — 四個日內瓦公約及兩個議定書 | 廖福特 | 全國律師 第7卷第5期,頁5-16 | |||
166 | 2003 | Standing Before the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 Notes on Procedure Issues | 廖福特 | ||||
167 | 2003 | 歐盟與歐洲理事會 | 廖福特 | ||||
168 | 2003 | Development of Constitutional Law and Human Rights in Taiwan Facing the New Century | Hwang, Jau-Yuan; Liao, Fort Fu-Te ; Chang, Wen-Chen | Japan | |||
169 | 2003 | 表達自由權 —「人權事務委員會」意見之分析(NSC 92-2414-H-001-022-) | 廖福特 | 國科會 | |||
170 | 2003 | 歐洲聯盟監察使 | 廖福特 | 歐洲聯盟的組織與運作 (台北 : 五南) | |||
171 | 2002 | 歐盟人權原則之理論與實踐 | 廖福特 | ||||
172 | - |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 | 孫迺翊; 廖福特執行主編 | 台北市 | |||
173 | - | 遷徙自由及國籍權 | 廖福特 |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 (台北市 : 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台灣聯合國研究中心) | |||
174 | - | 歷史發展及權利內涵 | 廖福特 | 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 (台北市 : 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台灣聯合國研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