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1-56 of 56 (Search time: 0.067 seconds).
Issue Date | Title | Author(s) | Relation | scopus | WOS | Fulltext/Archive link | |
---|---|---|---|---|---|---|---|
1 | 2012 | 道、咸以降思想界的新現象——禁書復出及其意義 | 王汎森 | 中國史新論.思想史分冊 (臺北 : 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 |||
2 | 2008 | 近代中國的史家與史學 | 王汎森 | 香港 | |||
3 | 2022 | 近世中國的自我形象 | 王汎森 | 經世與實業:劉廣京院士百歲紀念論文集 (台北 : 秀威資訊) | |||
4 | 1992 | 評Peter Burke著The French Historical Revolution | 王汎森 | 新史學 第3卷第2期,頁169-180 | |||
5 | 1995 | 評Carlo Ginzberg, Clues, Myths, and the Historucal Method | 王汎森 | 新史學 第6卷第3期,頁217-228 | |||
6 | 2011 | 胡適與傅斯年 | 王汎森 | 「傅斯年學術思想的傳統與現代」研討會論文集 (天津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
7 | 1985 | 章太炎的思想:兼論其對儒學傳統的衝擊 | 王汎森 | 台北市 | |||
8 | 2009 | 程廷祚與程雲莊——清代中期思想史的一個研究 | 王汎森 | 文化與歷史的追索:余英時教授八秩壽慶論文集 (臺北 :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 |||
9 | 2020 | 王汎森:近世中國的輿論社會 | 王汎森 | 桃園 | |||
10 | 1998 | 王國維與傅斯年:以《殷周制度論》與《夷夏東西說》為主的討論 | 王汎森 | 學術思想評論‧第三輯 (瀋陽 : 遼寧大學出版) | |||
11 | 1999 | 王國維與傅斯年:以《殷周制度論》與《夷夏東西說》為主的討論 | 王汎森 | 紀念王國維先生誕辰120周年學術論文集 (廣州 : 廣東教育出版社) | |||
12 | 2002 | 清初士人的悔罪心態與消極行為──不入城、不赴講會、不結社 | 王汎森 | 國史浮海開新錄:余英時教授榮退論文集 (臺北 :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 |||
13 | 2012 | 清初「禮治社會」思想的形成 | 王汎森 | 中國史新論.思想史分冊 (臺北 : 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 |||
14 | 1999 | 汪悔翁與乙丙日記──兼論清季歷史的潛流 | 王汎森 | 東亞近代思想與社會:李永熾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 (台北 : 月旦出版社) | |||
15 | 2001 | 民國史學中的新派及其批評者 | 王汎森 | 20世紀的中國:學術與社會‧史學卷 (濟南 : 山東人民出版社) | |||
16 | 2004 | 歷史研究的新視野:重讀「歷史語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 | 王汎森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五周年紀念文集 (台北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
17 | 2004 | 歷史方法與歷史想像:余英時的《朱熹的歷史世界》 | 王汎森 | 中國學術 總第18輯,頁219-237 | |||
18 | 2013 | 權力的毛細管作用:清代的思想、學術與心態 | 王汎森 | 台北市 | |||
19 | 2000 | 晚清的政治概念與新史學 | 王汎森 | 學術史與方法學的省思: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
20 | 2015 | 晚清以來的複合性思維 | 王汎森 | 思想與方法:近代中國的文化政治與知識建構 (北京 : 北京大學出版社) | |||
21 | 2004 | 晚明清初思想十論 | 王汎森 | 上海 | |||
22 | 2019 | 晚明文人文化的若干面相 | 王汎森 | 明代生活美學論壇文集:中華文物學會四十週年紀念 (台北 : 中華文物學會) | |||
23 | 2011 | 時間感、歷史觀、思想與社會:進化思想在近代中國 | 王汎森 | 明清帝國及其近現代轉型 (台北 : 允晨文化出版公司) | |||
24 | 1998 | 明末清初的一種道德嚴格主義 | 王汎森 | 近世中國之傳統與蛻變:劉廣京院士七十五歲祝壽論文集 (台北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
25 | 1999 | 明代心學家的社會角色──以顏鈞的「急救心火」為例 | 王汎森 | 鄭欽仁教授榮退紀念論文集 (台北 : 稻鄉出版社) | |||
26 | 1998 | 方東樹與晚清學風 | 王汎森 | 慶祝楊向奎先生教研六十年論文集 (石家莊 : 河北教育出版社) | |||
27 | 1998 | 新學術之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紀念文集 | 杜正勝 ; 王汎森 | 台北市 | |||
28 | 2021 | 「新亞之寶」余英時 | 王汎森 | 余英時教授追思集 (香港 : 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 | |||
29 | 1999 | 思潮與社會條件 : 新文化運動中的兩個例子 | 王汎森 | 五四新論:既非文藝復興‧亦非啟蒙運動 (台北 : 聯經出版公司) | |||
30 | 1989 | 從傳統到反傳統──兩個思想脈絡的分析 | 王汎森 | 從五四到新五四 (台北 : 時報出版公司) | |||
31 | 2007 | 從「新民」到「新人」──近代思想中有關「自我」的幾個問題 | 王汎森 | 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張灝院士七秩祝壽論文集 (臺北 : 聯經出版公司) | |||
32 | 2009 | 後五四的思想變化──以人生觀問題為例 | 王汎森 | 五四運動論著目錄初稿(國家圖書館叢刊‧專題選目類第14種) (臺北 : 國家圖書館) | |||
33 | 2009 | 張蔭麟、吳晗致傅斯年的幾封信 | 王汎森 | 中國學術思想論叢──何佑森先生紀念論文集 (臺北市 : 大安) | |||
34 | 2019 | 導讀 重訪錢穆的《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 王汎森 |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台北 : 臺灣商務印書館) | |||
35 | 2011 | 對思想史研究的若干考察 | 王汎森 | 王元化先生九十誕辰紀念文集 (上海 : 上海文藝出版社) | |||
36 | 2005 | 對《文史通義‧言公》篇的新認識 | 王汎森 | 自由主義與人文傳統:林毓生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 (台北 : 允晨文化出版公司) | |||
37 | 2020 | 啟蒙是連續的嗎? | 王汎森 | 香港 | |||
38 | 1987 | 古史辨運動的興起 | 王汎森 | 台北市 | |||
39 | 2020 | 反主義的思想家 | 王汎森 | 知識分子論叢(第17輯五四專號) (上海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
40 | 2013 | 傅斯年:中國近代歷史與政治中的個體生命 | 王汎森 | 台北市 | |||
41 | 2020 | 傅斯年眉批題跋輯錄 | 王汎森 ; 邱仲麟主編 | 台北市 | |||
42 | 1995 | 傅斯年文物資料選輯 | 杜正勝 ; 王汎森 | 台北市 | |||
43 | 2011 | 何以三代以下有亂無治?——《明夷待訪錄》 | 黃宗羲原著; 王汎森導讀 | 台北市 | |||
44 | 2010 | 主義與學問:一九二○年代中國思想界的分裂 | 王汎森 | 啟蒙的遺產與反思 (南京 : 江蘇人民出版社) | |||
45 | 2006 | 「主義」與「學問」──一九二○年代中國思想界的分裂 | 王汎森 | 四分溪論學集:慶祝李遠哲先生七十壽辰‧上冊 (台北 : 允晨文化事業公司) | |||
46 | 2004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五周年紀念文集 | 許倬雲; 杜正勝 ; 何漢威 ; 何大安; 劉益昌 ; 林富士 ; 陳昭容 ; 邢義田 ; 王汎森 | 台北市 | |||
47 | 2003 | 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 | 王汎森 | 台北 | |||
48 | 2001 | 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 | 王汎森 | 石家莊 | |||
49 | 2015 | 中國近代思想中的「未來」 | 王汎森 | 思想與方法:近代中國的文化政治與知識建構 (北京 : 北京大學出版社) | |||
50 | 2011 | The Impact of the Linear Model of History on Modern Chinese Historiography | Wang, Fan-sen | Transforming History: The Making of a Modern Academic Discipline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Hong Kong : CUHK Press) | |||
51 | 2007 | Preface | Wang, Fan-sen | The Politics of Historical Production in Late Qing and Republican China (Leiden, Boston : Brill) | |||
52 | 1998 | New Tide Society | Wang, Fan-sen | Modern China: An Encyclopedia of History Culture, and Nationalism (New York : Garland Publishing Inc.) | |||
53 | 1998 | Gu Jiegang | Wang, Fan-sen | Modern China: An Encyclopedia of History Culture, and Nationalism (New York : Garland Publishing Inc.) | |||
54 | 2000 | Fu Ssu-nien: A Lif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Politics | Wang, Fan-sen | Cambridge | |||
55 | 1997 | Evolving Prescriptions for Social Life in the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 From Qunxue to Society | Wang, Fan-sen | Imagining the People: 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the Concept of Citizenship, 1890-1920 (New York : M. E. Sharpe) | |||
56 | - | Chinese “Self-Image” in Recent History | Fansen Wang | What is China: Observations and Perspectiv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