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1-59 of 59 (Search time: 0.003 seconds).
Issue Date | Title | Author(s) | Relation | scopus | WOS | Fulltext/Archive link | |
---|---|---|---|---|---|---|---|
1 | 2019 | Anti-ism thinkers: The post-May Fourth schism in political thought | Fan-sen Wang | 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 52(3-4), 223-238 | |||
2 | 1993 | Fu Ssu-nien: the Latter Days of a May Fourth Youth | Wang, Fan-sen | The Gest Library Journal 6(1), 5-53 | |||
3 | 1995 | The 'Daring Fool' Feng Fang (1500-1570) and His Ink Rubbing of the Stone-Inscribed Great Learning | Wang, Fan-sen | Ming Studies 1995(1), 74-91 | |||
4 | 2021 | The Modern Chinese “Utopian Impulse” and the Datongshu | Fan-sen Wang | Oriens Extremus 58, 57-91 | |||
5 | - | The Modern Chinese “Utopian Impulse”and the Datongshu | Wang, Fanshen | Oriens Extremus | |||
6 | 2008 | The New Academic Movement in Modern China and the Humanities | Wang, Fan-sen | The Journal Eastern Studies: Dae Dong Mun Hwa Yon Gu 第63卷,頁81-100 | |||
7 | 2022 | “The unstable layer of Confucian culture”—Several thoughts on “modern local history” | Wang, Fan-sen | CHINESE STUDIES IN HISTORY 15(3), 177-196 | |||
8 | 2019 | Was the Enlightenment a Continuous Process from the Late Qing to the May Fourth Period? | Fan-sen Wang | Journal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13(2), 189-210 | |||
9 | 1997 | 中國近代思想中的傳統因素:兼論思想的本質與思想的功能 | 王汎森 | 學人 第12輯,頁1-28 | |||
10 | 2003 | 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 | 王汎森 | 新史學 第14卷第4期,頁177-194 | |||
11 | 2009 | 五四運動與生活世界的變化 | 王汎森 | 二十一世紀 第113期,頁44-54 | |||
12 | 1997 | 什麼可以成為歷史證據──近代中國新舊史料觀點的衝突 | 王汎森 | 新史學 第8卷第2期,頁93-132 | |||
13 | 2020 | 俞樾〈病中囈語〉詩的一種新解釋 | 王汎森 | 政大中文學報 第34期,頁5-18 | |||
14 | 1996 | 傅斯年對胡適文史觀點的影響 | 王汎森 | 漢學研究 第14卷第1期,177-193 | |||
15 | 1995 | 傅斯年與陳寅恪 | 王汎森 | 中國文化 第12期,頁238-241 | |||
16 | 2015 | 「儒家文化的不安定層」——對「地方的近代史」的若干思考 | 王汎森 | 近代史研究 第六期,頁123-137 | |||
17 | 1995 | 劉師培與清末的無政府主義運動 | 王汎森 | 大陸雜誌 第90卷第6期,頁1-9 | |||
18 | 2018 | 反主義的思想家:後五四思維的分裂 | 王汎森 | 東亞觀念史集刊 第14期,頁3-32 | |||
19 | 2021 | 「商量舊學•涵養新知」——余英時先生的讀書與著述生活 | 王汎森 | 古今論衡 第37期,頁5-10 | |||
20 | 2019 | 啟蒙是連續的嗎?——從晚清到五四 | 王汎森 | 近代史研究 2019年第5期,頁5-20 | |||
21 | 2022 | 嘉道咸思想界的若干觀察 | 王汎森 | 思想史(清中晚期學術思想專號) 第11冊,頁5-77 | |||
22 | - | 宋明理學與近代政治行動 | 王汎森 | 思想史 | |||
23 | 2021 | 建立「海外文化王國」——余英時先生1960年代的一個構想 | 王汎森 |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第31卷第4期,頁61-66 | |||
24 | 1992 | 從曾靜案看十八世紀前期的社會心態 | 王汎森 | 大陸雜誌 第85卷第4期,頁20-41 | |||
25 | 2008 | 從東亞交涉史料看中國 | 王汎森 | 東アジア文化交涉研究別冊 第1號,頁93-96 | |||
26 | 2005 | 從經學向史學的過渡:廖平與蒙文通的例子 | 王汎森 | 歷史研究 2005年02期,頁59-74 | |||
27 | 1994 | 「心即理」說的動搖與明末清初學風之轉變 | 王汎森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第65本第2分,頁333-372 | |||
28 | 1998 | 戊戌前後思想資源的變化:以日本因素為例 | 王汎森 | 二十一世紀 總第45期,頁47-54 | |||
29 | 2019 | 探索五四歷史的兩條線索 | 王汎森 | 二十一世紀 總第172期,頁18-31 | |||
30 | 1998 | 日譜與明末清初思想家──以顏李學派為主的討論 | 王汎森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第69本第2分,頁245-294 | |||
31 | 1995 | 明代後期的造偽與思想爭論──豐坊與《大學》石經 | 王汎森 | 新史學 第6卷第4期,頁1-20 | |||
32 | 1998 | 明末清初儒學的宗教化──以許三禮的告天之學為例 | 王汎森 | 新史學 第9卷第2期,頁89-123 | |||
33 | 1993 | 明末清初的人譜與省過會 | 王汎森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第63本第3分,頁679-712 | |||
34 | 2018 | 明清以來的輿論社會 | 王汎森 | 漢學研究通訊 第37卷第3期,頁1-6 | |||
35 | 2005 | 歷史と社會:中國近代史學の回顧 | 王汎森 | 關西大學中國文學會紀要 第26期,頁29-46 | |||
36 | 1993 | 歷史記憶與歷史:以中國近世史事為例 | 王汎森 | 當代 第91期,頁40-49 | |||
37 | 2022 | 流水四十年間—紀念張灝院士 | 王汎森 | 漢學研究通訊 第41卷第4期,頁1-4 | |||
38 | 2008 | 清代儒者的全神堂——《國史儒林傳》與道光年間顧祠祭的成立 | 王汎森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第79本第1分,頁63-93 | |||
39 | 1998 | 清初思想史中形上玄遠之學的沒落 | 王汎森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第69本第3分,頁557-587 | |||
40 | 1997 | 清初思想趨向與《劉子節要》──兼論清初蕺山學派的分裂 | 王汎森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第68本第2分,頁417-448 | |||
41 | 1999 | 清初的下層經世思想 | 王汎森 | 大陸雜誌 第98卷第1期,頁1-21 | |||
42 | 1997 | 清初的講經會 | 王汎森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第68本第3分,頁503-588 | |||
43 | 1995 | 清末民初的社會觀與傅斯年 | 王汎森 | 清華學報 第25卷第4期,頁325-343 | |||
44 | 1996 | 清末的歷史記憶與國家建構:以章太炎為例 | 王汎森 | 思與言 第34卷第3期,頁1-8 | |||
45 | 1997 | 潘平格與清初思想界 | 王汎森 | 亞洲研究 第23期,頁224-268 | |||
46 | 2021 | 自由主義的傳統基礎——余英時先生的若干治學理路 | 王汎森 | 漢學研究通訊 第40卷第4期,頁1-4 | |||
47 | 1995 | 讀傅斯年檔案札記 | 王汎森 | 當代 第116期,頁30-53 | |||
48 | 1997 | 〈讀書札記〉明末清初思想中之「宗旨」 | 王汎森 | 大陸雜誌 第94卷第4期,頁1-4 | |||
49 | 2021 | 跨學科的思想史——以「廢科舉」的討論為例 | 王汎森 |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1年第2期,頁51-60 | |||
50 | 2008 | 近代中國的線性歷史觀──以社會進化論為中心的討論 | 王汎森 | 新史學 第19卷第2期,頁1-46 | |||
51 | 1997 | 近代中國私人領域的政治化 | 王汎森 | 當代 第124期,頁110-129 | |||
52 | 2002 | 近代知識份子自我形象的轉變 | 王汎森 | 臺大文史哲學報 第56期,頁1-28 | |||
53 | 1994 | 道咸年間民間性儒家學派──太谷學派研究的回顧 | 王汎森 | 新史學 第5卷第4期,頁141-162 | |||
54 | 2022 | 「邁出五四以光大五四」——憶念林毓生先生 | 王汎森 | 二十一世紀 第194期,頁134-138 | |||
55 | 1995 | 邵懿辰(1810-1861)與清末思想的激烈化 | 王汎森 | 大陸雜誌 第90卷第3期,頁1-8 | |||
56 | 2006 | 錢穆與民國學風 | 王汎森 | 燕京學報 新第21期,頁1-35 | |||
57 | 2023 | 關於「薊丘之植,植於汶篁」的解釋 | 王汎森 | 中國文化 第57期(2023年第1期),頁70-74 | |||
58 | 2020 | 陳寅恪的詩史解釋——以《柳如是別傳》及《論再生緣》胡適眉批本為例的討論 | 王汎森 | 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年04期,頁62-74 | |||
59 | 1997 | 陳寅恪與近代中國的兩種危機 | 王汎森 | 當代 第122期,頁45-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