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到 24 筆結果,共 24 筆。
公開日期 | 題名 | 作者 | 關聯 | scopus | WOS | 全文 | |
---|---|---|---|---|---|---|---|
1 | 2018 | 面對霸凌,我們都需要被討厭的勇氣 | 吳齊殷 | 研之有物:穿越古今!中研院的25堂人文公開課 | |||
2 | 1998 | 電腦網路的社會衝擊:以倫理議題為例 | 吳齊殷 | 應用倫理研究通訊, 5:7-11 | |||
3 | 1997 | 電腦架構的社會網路 | 吳齊殷 | 國家改革雙週刊, 第165卷 | |||
4 | 1998 | 虛擬社區VS.真實生活 | 吳齊殷 | 科學月刊, 第29卷,頁668-674 | |||
5 | 2021 | 臺灣農村社會文化調查計畫分項一:2019調查計畫執行報告 | 吳齊殷 ; 章英華 ; 傅仰止 ; 謝雨生; 詹大千 | 農委會, 402 p. | |||
6 | 2022 | 臺灣農村社會文化調查計畫 分項一:人口、社會與經濟調查計畫,第一期第二次調查計畫執行報告 | 吳齊殷 ; 傅仰止 ; 謝雨生; 郭蕙如; 章英華主編 | 臺灣農村社會文化調查計畫 分項一:人口、社會與經濟調查計畫,第一期第二次調查計畫執行報告, 408 | |||
7 | 2000 | 系統單晶片化—人類社會發展的契機或危機? | 吳齊殷 | 蕃薯藤新聞網 | |||
8 | 1996 | 社會贊許度與民主測驗中的民意 | 吳齊殷 | 科學月刊, 第8卷,頁640-648 | |||
9 | 1999 | 民意調查:一樣方法 百樣結果 | 吳齊殷 | 蕃薯藤新聞網2000大選民調追蹤 | |||
10 | 2000 | 歧路亡羊:青少年偏差行為成因之探討 | 吳齊殷 | 人本電子報 | |||
11 | 1999 | 橫在台灣資訊社會發展前的障礙 | 吳齊殷 | 蕃薯藤新聞網 | |||
12 | 2000 | 新世紀臺灣資訊社會的願景 | 吳齊殷 | 師友, 400:5-10 | |||
13 | 2001 | 數碼世界:人類新樂園? | 吳齊殷 | 21世紀(香港中文大學), 63:4-10 | |||
14 | 2001 | 政治思考為體、道德訴求為用:看台北市政府虛擬的「網咖管理條例」 | 吳齊殷 | 人本教育札記, 145 | |||
15 | 2005 | 我從事台灣青少年研究的收穫與感想 | 吳齊殷 | 張老師月刊, 325,118 | |||
16 | 2017 | 〈導讀〉問世間「霸凌」為何物?直叫人身挫心傷 | 吳齊殷 | 霸凌是什麼:從教室到社會,直視你我的暗黑之心 | |||
17 | 2022 | 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第八期第二次調查報告 | 吳齊殷 ; 傅仰止 ; 林如萍; 翁慧卿主編 | 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第八期第二次調查報告, 496 | |||
18 | 2023 | 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第八期第三次調查報告 | 吳齊殷 ; 傅仰止 ; 蘇國賢; 陳婉琪主編 | 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第八期第三次調查報告, 528 | |||
19 | 2021 | 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第八期第一次調查報告 | 吳齊殷 ; 傅仰止 ; 蕭代基主編 | 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第八期第一次調查報告, 503 | |||
20 | 2020 | 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第七期第五次調查報告 | 傅仰止 ; 關秉寅; 吳齊殷 ; 廖培珊; 謝淑惠 | 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第七期第五次調查報告, 542 | |||
21 | 2018 | 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第七期第三次調查報告 | 傅仰止 ; 蘇國賢; 吳齊殷 ; 廖培珊; 謝淑惠 | 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第七期第三次調查報告, 509 | |||
22 | 2009 | 個人之生命與社會經驗的移動及其對未來變遷的影響 | 吳齊殷 | 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 第10卷第2期,頁7-12 | |||
23 | 1998 | 不當教養與青少年的憂鬱向度和問題行為 | 高美英; 吳齊殷 ; 呂碧鴻 | 中華民國家庭醫學雜誌, 第1卷,頁11-21 | |||
24 | 2000 | 不再坐視青少年自尋出路 | 吳齊殷 | 聯合報第十五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