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開日期 | 題名 | 作者 | 關聯 | scopus | WOS | 全文 |
1 | 2021 | 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典藏與數位系統 | 許雪姬 ; 王麗蕉 | 臺北市 | | | |
2 | 2021 | 世紀之疫:重訪百年前的臺灣流感 | 顧雅文 ; 張隆志 | 研下知疫:COVID-19的人文社會省思 (臺北 : 中研院出版中心) | | | |
3 | 2020 | Why/How Taiwan Matters: Perspective from Contemporary Taiwanese Historiography | Lung-chih Chang |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Why Taiwan (IOE Academia Sinica :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 | | |
4 | 2020 | 數位人文學與台灣地方菁英研究:以《臺中第一中學校建校捐款名簿》分析個案為例 | 鄭碩; 張隆志 | 第11屆數位典藏與數位人文國際研討會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臺灣數位人文學會) | | | |
5 | 2020 | 台灣對話錄1989-2020 | 若林正丈; 吳密察作; 張隆志 ; 劉夏如策劃主編 | 台北市 | | | |
6 | 2020 | 再探1910年代公立臺中中學校建校運動: 兼論數位人文方法與地方菁英研究 | 張隆志 | 「第八屆日記研討會:日記中的歷史事件」學術研討會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 | | | |
7 | 2020 | 民主国家の建設――近代台湾の概略史 (Building a Democratic National State: A Brief History of Modern Taiwan) | 張隆志著 ; 川島真監訳 | 20世紀の東アジア史(20th Century East Asia: A New History) (日本東京 : 日本國際問題研究所,東京大學出版會) | | | |
8 | 2020 | 公眾史學,史料研究與共筆書寫:從《跨越世紀的信號》一書談起 | 張隆志 | 高中歷史學科電子報 第10802期 | | | |
9 | 2020 | 島史的求索 (台灣史論叢史學篇) | 張隆志 | 台北市 | | | |
10 | 2019 | 跨越世紀的信號:書信裡的台灣史(17-20世紀) | 張隆志 | 台北市 | | | |
11 | 2019 | Strangers from the North: Russia in the History Textbooks of Postwar Taiwan | Lung-chih Chang | | | | |
12 | 2019 | 國姓爺在台南:鄭成功文化節與府城公共歷史記憶初探 | 張隆志 | 南瀛歷史、社會與文化V:早期南瀛 (台南市 : 台南市政府、南瀛國際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 | | |
13 | 2019 | The Cultural Nexus of Modern Taiwanese Intellectuals: the Case of Yang Zhaojia (1892-1976) | Lung-chih Chang | | | | |
14 | 2019 | When everyman becomes his own historian: Recent Developments of Public History in Taiwan | Lung-chih Chang | | | | |
15 | 2018 | 臺灣史研究文獻類目,2017 年度 | 張隆志 ; 陳培豐; 洪麗完 ; 林文凱; 林欣宜; Douglas L. Fix | 臺北 :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 | | |
16 | 2018 | A Silent Revolution: State Building and Democratization in Modern Taiwan | Lung-chih Chang | | | | |
17 | 2018 | Two Gates to Island Taiwan: Takekoshi Yosaburô, Yanaihara Tadao and Japanese Colonialism | Lung-chih Chang | | | | |
18 | 2018 | DH Methods and Defining the Political Capital of Ruling Elites in Taiwan (1935–1950) | Táňa Dluhošová; Lung-chih Chang | | | | |
19 | 2018 | 從望見流求到認識臺灣:試論黃樹仁教授的臺灣早期歷史研究 | 張隆志 | 挑釁的提問:臺灣研究的歷史與社會探索 (台北 : 巨流) | | | |
20 | 2018 | 〈導讀〉鄧津華《臺灣的想像地理》 | 張隆志 | 鄧津華,《臺灣的想像地理:中國殖民旅遊書寫與圖像(1683-1895)》 | | | |
21 | 2017 | Reflections on Conflict Resolution and Historical Reconciliation from Taiwan | Lung-chih Chang | | | | |
22 | 2017 | 國姓爺在台南:鄭成功文化節與府城公共歷史記憶 | 張隆志 | | | | |
23 | 2017 | 書評:蕭阿勤、汪宏倫主編,《族群、民族與現代國家:經驗與理論的反思》 | 張隆志 | 臺灣社會學, 第33卷,頁185-191 | | | |
24 | 2017 | Taiwan's Modern State Building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 Lung-chih Chang | | | | |
25 | 2017 | 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檔案館數位研究與運用 | 顧雅文 ; 張隆志 ; 王麗蕉 | | | | |
26 | 2016 | 導讀 | 張隆志 | 卲式柏(John R. Shepherd)著,林偉盛等譯,《臺灣邊疆的治理與政治經濟(1600─1800)》, ,頁VII-XV | | | |
27 | 2014 | Island of Memories: Postcolonial Historiography and Public Discourse in Contemporary Taiwan | Lung-chih Chang |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History, Culture and Modernity 2(3). 229-244 | | | |
28 | 2014 | 〈解題〉,卡爾‧貝克著,黃煜文翻譯,〈每個人都是他自己的史家〉 | 張隆志 |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歷史臺灣》, 第8卷,頁151-152 | | | |
29 | 2014 | Colonialism and Modernity in Taiwan: Reflections on Contemporary Taiwanese Historiography | Lung-chih Chang | Broken Narratives: Post -Cold War History and Identity in Europe and East Asia (Amsterdam, Netherland : Brill) | | | |
30 | 2013 | TROPICS OF SAVAGERY: The Culture of Japanese Empire in Comparative Frame. By Robert Thomas Tierney | Chang, Lung-chih | Pacific Affairs, Vol. 86 No.4, 928-930 | | | |
31 | 2013 | 殖民現代性研究在台灣:概念、取向與論述 | 張隆志 | | | | |
32 | 2013 | 局開新境:臺灣史研究所二十年 | 林玉茹 ; 張隆志 ; 詹素娟 | 局開新境:臺灣史研究所二十年, 120 | | | |
33 | 2013 | 植民地統治と地方社會:日治時期台灣史料と研究潮流の紹介 | 張隆志 | 植民地帝國日本における支配と地域社會 (京都 : 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 | | | |
34 | 2012 | 書評Yuko Kikuchi, ed., Refracted Modernity: Visual Culture and Identity in Colonial Taiwan | 張隆志 | 漢學研究, 30(4), 357-364 | | | |
35 | 2012 | Island of Histories: Transnational Cultural Transmission and Historical Knowledge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Taiwan | Chang, Lung-chih | | | | |
36 | 2012 | Colonialism, War, and Collective Memories: Rethinking Japan in Contemporary Taiwanese Historiography | Chang, Lung-chih | | | | |
37 | 2012 | Island of Histories: Trans-national Cultural Transmission and Historical Knowledge Production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Taiwan | Chang, Lung-chih | | | | |
38 | 2012 | Island of Sadness: Colonialism, War, and Collective Memories in Contemporary Taiwanese | Chang, Lung-Chih | | | | |
39 | 2012 | From colonial site to cultural heritage. Rethinking postcolonialism and decolonization in Taiwan | Chang, Lung-chih ; Chiang, Min-chin Kay | IIAS Newsletter, 59, 28-29 | | | |
40 | 2011 | 開萬古得未曾有之奇: 沈葆楨與台南延平郡王祠 | 張隆志 | | | | |
41 | 2011 | Postcolonial Dialogues: the case from Taiwan | Chang, Lung-Chih | | | | |
42 | 2011 | 臺灣近代史上的後藤新平:歷史、神話與政治 | 張隆志 | 國立歷史博物館【什麼人物 為何重要-臺灣史上重要人物系列講座】 (台北 : 國立歷史博物館) | | | |
43 | 2011 | 殖民治理與地方社會:日治時期台灣史料與研究趨勢評介 | 張隆志 | | | | |
44 | 2011 | 戴國煇先生與晚清台灣史研究:1980年代「台灣現代化論爭」的再探討 | 張隆志 | | | | |
45 | 2011 | Imperial Gaze, Humanist Critique and Competing Memories on ColonialTaiwan: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Japanese Writers and their Works | Chang, Lung-chih | Localitology 4,265-305 Korea | | | |
46 | 2011 | From Different Shores: 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of Historical Writings on Taiwan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 Chang, Lung-Chih | 臺灣文學研究集刊 9,1-20 | | | |
47 | 2011 | Telling Histories of an Island Nation: the Academics and Politics of History | Chang, Lung-Chih | Designing History in East Asian Textbooks: Identity Politics and Transnational Aspirations (London : Routledge) | | | |
48 | 2010 | 日治初期臺北淡水館與殖民地文化政治 | 張隆志 | | | | |
49 | 2010 | 曹永和院士訪談記錄 | 鍾淑敏; 詹素娟; 張隆志 | 臺北 :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 | | |
50 | 2010 | 文化與國家:連橫與伊能嘉矩的臺灣認同與歷史書寫 | Chang, Lung-Chih | Heildelberg University Taiwan Lecture Series Working Papers Online 4 | | | |
51 | 2010 | 誰是首任臺灣巡撫?:十九世紀中國、西方及日本人眼中的劉銘傳 | 張隆志 | 什麼人物,為何重要:臺灣史上重要人物系列(一), 頁128-143 | | | |
52 | 2009 | 台灣本土史學史芻論—研究與解釋 | 張隆志 | | | | |
53 | 2009 | 論爭中的歷史、歷史中的論爭:戰後台灣官方歷史建構與認同 | 張隆志 | | | | |
54 | 2009 | 當代臺灣史學史論綱 | 張隆志 | 臺灣史研究 第16卷第4期,頁161-184 | | | |
55 | 2009 | Two Doors to the Colony: A Post-colonial Reading of Takekoshi Yosaburô, Yanaihara Tadao and their Works on Colonial Taiwan. | Chang, Lung-Chih | | | | |
56 | 2009 | From Different Shores: A Short History of Historical Writing on Taiwan in Late 19th and Early 20th Centuries | Chang, Lung-Chih | | | | |
57 | 2009 | Education and Research of Taiwan History in Taiwan. | Chang, Lung-Chih | | | | |
58 | 2009 | Telling Histories of an Island:the Academics and Politics of History Textbook in Contemporary Taiwan | Chang, Lung-Chih | | | | |
59 | 2009 | 近代東亞知識網絡與台灣研究的展開:跨國歷史觀點的討論 | 張隆志 | | | | |
60 | 2009 | 跨國主義與台灣近代史研究 | 張隆志 | 流轉跨界:跨國的台灣‧台灣的跨國 (臺北市 : 中央研究院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 | | | |
61 | 2008 | 婆娑之洋、美麗之島—2007年臺灣史通論及史料研究成果評介 | 張隆志 | | | | |
62 | 2008 | 文化與國家:連橫與伊能嘉矩的臺灣認同與歷史書寫 | 張隆志 | | | | |
63 | 2008 | 文明化台灣:日治初期台灣的殖民論述與文化政治 | 張隆志 | | | | |
64 | 2008 | 帝國邊陲與殖民統治:從十九世紀台灣「番地」問題看近代東亞國家形成與領土主權 | 張隆志 | | | | |
65 | 2008 | 探險與行路:伊能嘉矩與連橫的旅行經驗與臺灣研究 | 張隆志 | | | | |
66 | 2008 | From Quarantine to Colonization: Qing Debates on Territorialization of Aboriginal Taiwan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 Chang, Lung-chih | 臺灣史研究 15(4), 1-30 | | | |
67 | 2008 | Re-imagining Community from Different Shores: Nationalism, Post-colonialism, and the Debates on Colonial Modernity in Contemporary Taiwanese Historiography | Chang, Lung-chih | Contesting Views on a Common Past: Revisions of History in East Asia (New York USA : Campus Verlag) | | | |
68 | 2008 | 恩典之美:高慈美女士圖像史料選輯 | 張隆志 ; 郭月如; 吳叡人; 連憲升; 王昭文; 嚴婉玲 | 臺北市 :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 | | | |
69 | 2007 | From Different Shores: Knowledge Formation and History Making in Late Nineteenth-century Taiwan | Chang, Lung-Chih | | | | |
70 | 2007 | 坐擁書城 : 賴永祥先生訪問紀錄 | 許雪姬 ; 張隆志 ; 陳翠蓮 | 臺北 :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遠流出版社 | | | |
71 | 2007 | Nationalism, Post-colonialism, and Historical Revisionism in Contemporary Taiwanese Historiography | Chang, Lung-Chih | | | | |
72 | 2007 | 殖民接觸與文化轉譯:一八七四年臺灣「番地」主權論爭的再思考 | 張隆志 | 東亞歷史上的天下與中國概念 (臺北市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 | |
73 | 2007 | 植民地近代の分析と後藤新平論 | 張隆志 | 環 第29卷,頁115-129 | | | |
74 | 2007 | A Tragic Beginning Remembers: Reflections on the Dual History of the February 28 Incident in Post-Martial Law Taiwan | Chang, Lung-Chih | | | | |
75 | 2006 | 殖民地台灣的跨國流動和文化政治:日治初期台北「淡水館」史事初探 | 張隆志 | | | | |
76 | 2006 | From Zhengchuan(整船) to Duijiao(對交): The Traditional Junk Trade between Lugang Jiaoshang and Mainland China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 Chang, Lung-Chih | | | | |
77 | 2006 | Review of Paul Katz, When Valleys Turned Blood Red: The Ta-pa-ni Incident in Colonial Taiwan | 張隆志 | Pacific Affairs, 79(1),115-117 | | | |
78 | 2006 | 後殖民觀點與台灣史研究:關於台灣本土史學的方法論反思 | 張隆志 | 後殖民的東亞在地化思考:台灣文學場域 (臺南市 : 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 | | | |
79 | 2006 | 殖民歷史研究與台灣史的再書寫:兼論印度和英國後殖民史學的研究動向 | 張隆志 | 跨領域的台灣文學研究學術研討會 (臺南市 : 國家台灣文學館) | | | |
80 | 2006 | 知識建構、異己再現與統治宣傳:《台灣統治志》(1905)和日本殖民論述的濫觴 | 張隆志 | 文化啟蒙與知識生產:跨領域的視野 (臺北市 : 麥田出版社) | | | |
81 | 2006 | 從「舊慣」到「民俗」:日本近代知識生產與殖民地台灣的文化政治 | 張隆志 | 台灣文學研究集刊 第2期,頁33-58 | | | |
82 | 2006 | Representing Colonial Modernity in Taiwan: Goto Shimpei and the Formation of Japanese Colonial Discourse, 1902-1905 | Chang, Lung-Chih | | | | |
83 | 2006 | 國家與社會研究的再思考:以台灣近代史為例 | 張隆志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第54期,頁107-128 | | | |
84 | 2006 | 台灣史研究文獻類目,2005年度 | 張隆志 ; 陳慈玉等 | 臺北市 :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 | | |
85 | 2005 | Ethnicity, Territoriality, and Colonial Governmentality: Qing Colonization of Aboriginal Taiwan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 張隆志 | | | | |
86 | 2005 | 從晚清邊疆到日本殖民地:十九世紀台灣的主權論爭與領土統治 | 張隆志 | | | | |
87 | 2005 | 評介Emma Tang(鄧津華),Taiwan’s Imagined Geography: Chinese Colonial Travel Writing and Pictures, 1683-1895 | 張隆志 |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第26期,頁415-422 | | | |
88 | 2005 | 台灣史研究文獻類目,2004年度 | 張隆志 ; 陳慈玉等 | 臺北市 :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 | | |
89 | 2004 | 殖民接觸與族群變遷:十九世紀台灣「番地」問題與牡丹社事件 | 張隆志 | | | | |
90 | 2004 | Colonialism, Modernity and Taiwan's Nineteenth-Century Transition: a Critical Historiography | Chang, Lung-Chih | | | | |
91 | 2004 | 從「舊慣」到「民俗」:日本帝國主義與殖民地台灣的文化政治 | 張隆志 | | | | |
92 | 2004 | 식민주의근대성과대만근대사연구:史學史와 方法論에 대한반성 | 張隆志 | Critical Review of History(in Korean) 12,101-133 韓國 | | | |
93 | 2004 | 帝國邊陲與殖民統治:十九世紀台灣的番地問題 | 張隆志 | 歷史月刊, 第199期,頁69-75 | | | |
94 | 2004 | 殖民現代性分析與臺灣近代史研究:本土史學史與方法論芻議 | 張隆志 | 跨界的臺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論文集 (臺北市 : 播種者文化有限公司) | | | |
95 | 2003 | 美國東亞研究中的福建:從三本英文作品談起 | 張隆志 | | | | |
96 | 2003 | 從晚清邊疆到日本殖民地:十九世紀國際法與臺灣領土主權論爭,1874-1895 | 張隆志 | | | | |
97 | 2003 | 殖民現代性在臺灣:後藤新平、竹越與三郎與『臺灣統治志』 | 張隆志 | | | | |
98 | 2003 | 歷史民族誌,族群史書寫與台灣平埔論述:以巴宰族群史研究為例 | 張隆志 | | | | |
99 | 2003 | From Island Frontier to Imperial Colony: Qing and Japanese Sovereignty Debates and Territorial Projects in Taiwan, 1874-1906 | Chang, Lung-chih | Harvard University, 歷史與東亞語言研究所, 239 p. | | | |
100 | 2002 | Sovereignty Debate, Civilizing Projects and Colonial Modernity: Re-reading the 1874 Sino-Japanese Controversy over Aboriginal Taiwan | Chang, Lung-Chih | | | | |
101 | 2002 | 後藤新平:生物學政治與臺灣殖民現代性的構築,1898-1906 | 張隆志 | 二十世紀臺灣歷史與人物 (臺北市 : 國史館) | | | |
102 | 2001 | 國家、區域與殖民現代性的建構:以十九世紀台灣番地問題為例 | 張隆志 | | | | |
103 | 2001 | 歷史民族誌與族群史研究:以三部台灣平埔巴宰族群的民族誌作品為例 | 張隆志 | | | | |
104 | 2001 | 國家建構,社會轉型與殖民現代性:關於十九世紀台灣歷史轉型期研究的再思考 | 張隆志 | | | | |
105 | 2001 | 學術論辯、科際對話與臺灣歷史社會研究︰讀柯志明《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 | 張隆志 | 臺灣史研究, 第8卷第1期,頁179-190 | | | |
106 | 2001 | 重構殖民者的歷史圖像:後藤新平研究芻論 | 張隆志 | 曹永和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 (臺北市 : 樂學書局) | | | |
107 | 2001 | 清代臺灣巴宰族群社會文化史初探:對於「平埔母系社會論」的再思考 | 張隆志 | 契約文書與社會生活論文集 (臺北市 :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 | | |
108 | 2001 | 臺灣總督府文書目錄,第八卷 | 中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臺灣總督府文書目錄編纂委員會; 張隆志編 | 東京都 : ゆまに書房 | | | |
109 | 2000 | To Open Up the Mountains and Pacify the Savages: the 1874 Mudanshe Incident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Qing Frontier Discourse in Taiwan | Chang, Lung-Chih | | | | |
110 | 1999 | Scientific Colonialism and Colonial Modernity: Goto Shimpei and Japan's 'Civilizing' of Taiwan, 1898-190 | Chang, Lung-Chih | | | | |
111 | 1999 | 臺灣平埔族群的歷史重建與文化理解:讀《景印解說番社采風圖》 | 張隆志 | 古今論衡, 第2期,頁18-31 | | | |
112 | 1998 | 劉銘傳、後藤新平與臺灣近代化論爭——關於十九世紀臺灣歷史轉型期研究的再思考 | 張隆志 | 中華民國史專題第四屆討論會民國以來的史料與史學論文集 (臺北市 : 國史館) | | | |
113 | 1998 | 評介駒込武《植民地帝國日本文化統合》 | 張隆志 | 臺灣教育史研究會通訊, 第1期,頁3-8 | | | |
114 | 1997 | 追尋失落的福爾摩莎部落──臺灣平埔族群史研究的反思 | 張隆志 | 臺灣史研究一百年——回顧與研究 (臺北市 :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 | | |
115 | 1997 | 期待臺灣研究與年鑑史學的嶄新對話:從〈東台灣世界的構成〉一文談起 | 張隆志 | 東臺灣研究 第2期,頁51-66 | | | |
116 | 1995 | In Search of the Lost Tribes of Formosa: Reflections on the Historical Studies on Taiwanese Plains Aborigine | 張隆志 | | | | |
117 | 1995 | The 1895 Taiwan Republic: A Centennial Reassessment | Chang, Lung-Chih | | | | |
118 | 1995 | 哈佛大學歷史與東亞語言研究所有關中國近代史研究之博士論文(1948-1995) | 張隆志 | 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 第19期,頁161-165 | | | |
119 | 1994 | 歷史人類學與西文臺灣史研究的里程碑——評介邵式柏著《臺灣邊疆的治理與政治經濟》 | 張隆志 | 臺灣史研究, 第1卷第2期,頁150-155 | | | |
120 | 1991 | 族群關係與鄉村臺灣—一個清代臺灣平埔族族群史的重建和理解 | 張隆志 | 臺北 | | | |
121 | 1990 | 族群關係與鄉村臺灣:一個清代臺灣平埔族群史的重建和理解 | 張隆志 | 臺灣大學, 歷史研究所, 309 p. | | | |
122 | 1989 | 鄉村臺灣研究的里程碑——從學術史角度評介戴(炎輝)著《清代臺灣鄉治》 | 張隆志 |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 第10期,頁15-18 | | | |
123 | 1989 | 簡介琉球的鄉土史研究 | 張隆志 | 臺灣研究 第2期,頁1-4 | | | |
124 | 1989 | 期待處女地的再開拓——試論曹(永和)著《臺灣早期歷史研究》的學術史意義 | 張隆志 |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田野研究通訊, 第11期,頁17-19 | | | |
125 | - | 評Yuko Kikuchi, ed., Refracted Modernity: Visual Culture and Identity in Colonial Taiwan(菊池裕子,折射的現代性:殖民地臺灣的視覺文化與認同) | 張隆志 | 漢學研究 | | | |
126 | - | 國姓爺在台南:走讀鄭成功文化節 | 張隆志 | 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館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