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1-28 of 28 (Search time: 0.003 seconds).
Issue Date | Title | Author(s) | Relation | scopus | WOS | Fulltext/Archive link | |
---|---|---|---|---|---|---|---|
1 | 2023 | 玄學與玄學鬼 | 周大興 |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第30卷第1期,頁3-17 | |||
2 | 2021 | 無言與有言──玄學中的言意之辨 | 周大興 | ||||
3 | 2021 | 楊朱 | 周大興 | 華文哲學百科 | |||
4 | 2019 | 玄學家的聖人觀 | 周大興 | 中國哲學義理的詮釋類型與論爭 (臺北 : 中央研究員中國文哲所) | |||
5 | 2019 | 中國哲學義理的詮釋類型與論爭 | 周大興主編 | 台北市 | |||
6 | 2019 | 列子 | 周大興 | 華文哲學百科 | |||
7 | 2017 | 列子哲學研究 | 周大興著 | 台北市 | |||
8 | 2016 | 東亞哲學的生死觀 | 周大興主編 | 台北市 | |||
9 | 2014 | 頓悟與漸修──謝靈運《辨宗論》重探 | 周大興 | 漢學研究 第32卷第3期,頁95-128 | |||
10 | 2014 | 《列子・天瑞篇》的有生有化、不生不化說 | 周大興 |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第24卷第3期,頁23-55 | |||
11 | 2013 | 漸修與頓悟──謝靈運〈辨宗論〉重探 | 周大興 | ||||
12 | 2011 | 《列子・楊朱篇》析論 | 周大興 |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第21卷第4期,頁19-44 | |||
13 | 2011 | 猶太與中國傳統的對話 | 鍾彩鈞 ; 周大興 | 台北市 | |||
14 | 2011 | 人死稱鬼神──王充的鬼神觀 | 周大興 | 鵝湖學誌 第46期,頁49-94 | |||
15 | 2010 | 已發或未發:嵇康〈聲無哀樂論〉中的躁靜哀樂說 | 周大興 | 跨文化視野下的東亞宗教傳統 (台北 :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 | |||
16 | 2010 | 跨文化視野下的東亞宗教傳統:體用修證篇 | 鍾彩鈞 ; 周大興 | 台北市 | |||
17 | 2010 | 王充論鬼神 | 周大興 | ||||
18 | 2009 | 理解、詮釋與儒家傳統:展望篇 | 周大興 | 台北市 | |||
19 | 2009 | 外遊與內觀──論列子好遊 | 周大興 | 遊觀──作為身體技藝的中古文學與宗教 (台北市 :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 | |||
20 | 2009 | 外遊與內觀──論列子好遊 | 周大興 |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第19卷第2期,頁59-79 | |||
21 | 2008 | 平行或異軌:嵇康〈聲無哀樂論〉的心聲關係 | 周大興 | 鵝湖學誌 第41期,頁25-62 | |||
22 | 2008 | 關於禽獸──《列子‧楊朱篇》析論 | 周大興 | ||||
23 | 2006 | 「曲行曲入」:《淮南子‧泰族訓》的道德之意 | 周大興 | 2006年道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高雄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 | |||
24 | 2006 | 有邪?無邪?──王弼對《老子》之道的詮釋 | 周大興 |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第29輯,頁145-175 | |||
25 | 2006 | 王弼思想與詮釋文本 | 周大興 |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第28期,頁283-288 | |||
26 | 2004 | 自然‧名教‧因果:東晉玄學論集 | 周大興 | 台北市 | |||
27 | 2002 | 阮籍的名教空間與大人先生的神貴空間 | 周大興 | 空間、地域與文化──中國文化空間的書寫與闡釋 (臺北 :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 | |||
28 | 2001 | 袁宏「道本儒用」的名教觀 | 周大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