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1-122 of 122 (Search time: 0.001 seconds).
Issue Date | Title | Author(s) | Relation | scopus | WOS | Fulltext/Archive link | |
---|---|---|---|---|---|---|---|
1 | 2021 | 五代武人之文 | 山口智哉; 李宗翰; 劉祥光; 陳韻如 ; 柳立言編著 | 桂林 | |||
2 | 2019 | 「五代在碑誌」第一冊《世變下的五代女性及其墓誌》 | 山口智哉; 李宗翰; 柳立言 ; 劉祥光 | 桂林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
3 | 2019 | 「五代在碑誌」第二冊《五代武人之文事與武功》 | 山口智哉; 李宗翰; 柳立言 ; 劉祥光 | 桂林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
4 | 2018 | 北宋評價武人標準再認識——重文輕武之另一面 | 柳立言 | 歷史研究 第2卷,頁35-58 | |||
5 | 2018 | 宋代的靈異案件:以巫術為主 | 柳立言 | 上海 | |||
6 | 2017 | 北宋司法參軍毛滂與饒州安太守的法律對決 | 柳立言 ; 陳建志 | 法律史譯評 第四卷,頁170-201 | |||
7 | 2017 | 誰是宋代「巫」風的製造者──僧、道、巫、士大夫,其他? | 柳立言 | 宋學研究 第1輯,頁80-122 | |||
8 | 2017 | Civil Law and Jurisprudence in Imperial China | Nap-yin Lau | The Oxford Research Encyclopedia of Asian History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9 | 2017 | 不要再誤解宋朝了(導讀) | 柳立言 | 中國思想與宗教的奔流 : 宋朝 (小島毅著、游韻馨譯) | |||
10 | 2016 | 前言 | 柳立言 | 史料與法史學論文集 (台北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
11 | 2016 | 史料與法史學 | 柳立言主編 | 台北市 | |||
12 | 2016 | 史料與法史學論文集 | 柳立言 | 台北市 | |||
13 | 2016 | 柳立言的書單 | 柳立言 | 我書架上的神明‧續編 | |||
14 | 2016 | 以CBDB研究文武流動的前景:以五代宋初為例 | 柳立言 | ||||
15 | 2016 | 前言(代書評) | 柳立言 | 史料與法史學論文集 第1卷,頁1-43 | |||
16 | 2016 | 評Sukhee Lee Negotiated Power: The State, Elites, and Local Governance in Twelfth-to Fourteenth-Century China | 柳立言 | 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 第62期,頁333-344 | |||
17 | 2015 | 宋代法律史研究之史料解構與問題分析 | 柳立言 | 法制史研究 第27期,頁275-331 | |||
18 | 2015 | 從立法的角度重新考察宋代曾否禁巫 | 柳立言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第86本第2分,頁365-420 | |||
19 | 2015 | 第十八層地獄的聲音:宗教與宋代法律史研究法 | 柳立言 | 中西法律傳統 11,頁71-120 | |||
20 | 2015 | 『夷堅志』と人間法―宋代の霊異案件 | 柳立言 | 南宋の隠れたベストセラ-『夷堅志』の世界 (東京 : 勉誠出版社) | |||
21 | 2015 | Changes to women’s legal rights in the family from the Song to the Ming | Nap-Yin Lau | Modern Chinese Religion I: Song-Liao-Jin-Yuan (960-1368 AD) (Leiden : Brill Publishers) | |||
22 | 2015 | 評 “Emperor Huizong by Patricia B. Ebrey | Nap-Yin Lau |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74(1), 188-189 | |||
23 | 2014 | 吏理中的法理──從詔令看宋初的法制原則 | 柳立言 | 中國古代法律文獻研究 第8輯,頁216-265 | |||
24 | 2014 | 吏理中的法理—從詔令看宋初的法制原則 | 柳立言 | ||||
25 | 2014 | 宋代婦女法律權利的轉變 | 柳立言 | 歷史知識,頁23-31 | |||
26 | 2013 | 導論(代書評) | 柳立言 | 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近世中國之變與不變 (台北 : 中央研究院) | |||
27 | 2013 | 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近世中國之變與不變 | 柳立言 | 台北市 | |||
28 | 2013 | 序論(代書評) | 柳立言 | 性別、宗教、種族、階級與中國傳統司法論文集 (台北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
29 | 2013 | 性別、宗教、種族、階級與中國傳統司法論文集 | 柳立言 | 台北市 | |||
30 | 2013 | 「天理」在南宋審判中的作用 | 柳立言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第84本第2分,頁277-328 | |||
31 | 2013 | 從《名公書判清明集》看南宋審判宗教犯罪的一些範例 | 柳立言 | 性別、宗教、種族、階級與中國傳統司法論文集 (台北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
32 | 2012 | 南宋在室女分產權探疑——史料解讀及研究方法 | 柳立言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第83本第3分,頁445-505 | |||
33 | 2012 | Was the Principle of Heaven a Higher Principle in the Legal Adjudication of the Southern Song | Lau, Nap-yin | ||||
34 | 2012 | 法律史上的「唐宋變革」:家庭與女性 | 柳立言 | ||||
35 | 2012 | 宋代的宗教、身分與司法 | 柳立言 | 北京 | |||
36 | 2012 | 妾侍對上通仕:剖析南宋繼承案《建昌縣劉氏訴立嗣事》 | 柳立言 | 中國史研究 2012年02期,頁115-135 | |||
37 | 2012 | 宋代明州(寧波)における「家族」研究—方向と方法 | 柳立言 | 碑と地方志の世界-記録のアーカイブズを探る- (東京 : 汲古書院) | |||
38 | 2011 | 《名公書判清明集》的無名書判-硏究方法的探討 | 柳立言 | 中國古代法律文獻研究 第5輯,頁116-222 | |||
39 | 2011 | 南宋審判宗教犯罪的一些範例 | 柳立言 | ||||
40 | 2011 | 解讀唐宋法律之變化:史料、邏輯與真相 | 柳立言 | ||||
41 | 2010 | 宋代明州士人家族的形態 | 柳立言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第81本第2分,頁289-364 | |||
42 | 2010 | 科舉、人際關係網絡與家族興衰:以宋代明州為例 | 柳立言 | 中國社會歷史評論 第11卷,頁1-37 | |||
43 | 2009 | 士人家族與地方主義—以明州為例 | 柳立言 | 歷史研究 2009年06期,頁10-18 | |||
44 | 2009 | 宋代寧波士人家族之形態 | 柳立言 | ||||
45 | 2009 | Mutual Concealment | Lau, Nap-Yin | The Oxford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Legal History (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46 | 2009 | Marriage: Chinese Law | Lau, Nap-yin | The Oxford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Legal History (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47 | 2008 | 紅塵浪裏難修行──宋僧犯罪原因初探 | 柳立言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第79本第4分,頁575-635 | |||
48 | 2008 | 青天窗外無青天:胡穎與宋季司法 | 柳立言 | ||||
49 | 2008 | 對法律文化的研究:從《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之形成與轉變》談起 | 柳立言 | 法制史研究 第13期,頁265-287 | |||
50 | 2008 | 傳統中國法律的理念與實踐 | 柳立言 | 台北市 | |||
51 | 2008 | 宋代的家庭和法律 | 柳立言 | 上海 | |||
52 | 2008 | 青天窗外無青天:胡穎與宋季司法 | 柳立言 | 中國史新論.法律史分冊 (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之形成與轉變) (臺北 : 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 |||
53 | 2008 | 序(代書評) | 柳立言 | 傳統中國法律的理念與實踐 (台北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
54 | 2008 | 評 “Christian De Pee, The Writing of Weddings in Middle-Period China” | Lau, Nap-Yin | T'oung Pao,94.4/5, 390-396 | |||
55 | 2008 | 中國史新論.法律史分冊(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之形成與轉變) | 柳立言 | 台北市 | |||
56 | 2007 | 色戒──宋僧與姦罪 | 柳立言 | 法制史研究 第12期,頁41-80 | |||
57 | 2007 | 蘇軾乳母任采蓮墓志銘所反映的歷史變化 | 柳立言 | 中國史研究 2007年01期,頁105-118 | |||
58 | 2006 | Droit et famille en Chine á l'époque des Song (960-1279) (宋代的法律與家庭) | Lau, Nap-Yin | Annales: Histoire, Sciences Sociales 61(6), 1377-1443 | |||
59 | 2006 | 何謂「唐宋變革」? | 柳立言 | 中華文史論叢 2006.1,頁125-172 | |||
60 | 2006 | 評Bettine Birge, Women, Property, and Confucian Reaction in Sung and Yuan China (960-1368) | Lau, Nap-Yin | T'oung Pao,92(1)-(3), 234-241 | |||
61 | 2005 | 宋代的社會流動與法律文化:中產之家的法律? | 柳立言 | 唐研究 第11卷,頁117-158 | |||
62 | 2004 | 宋代分產法「在室女得男之半」新探(下) | 柳立言 | 法制史研究 第6期,頁42-98 | |||
63 | 2004 | 宋代分產法「在室女得男之半」新探(上) | 柳立言 | 法制史研究 第5期,頁61-121 | |||
64 | 2004 | 宋代女兒的法律權利和責任 | 柳立言 | 家庭史研究的新視野 (北京 : 三聯出版社) | |||
65 | 2003 | Enlighten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Enlightened Judgments" | Lau, Nap-Yin | T'oung Pao 89(1), 162-177 | |||
66 | 2002 | 一條律文各自解讀:宋代「爭鶉案」的爭議 | 柳立言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第73本第1分,頁119-164 | |||
67 | 2001 | 評Brian E. McKnight and James T.C.Liu譯《明公書判清明集》 | 柳立言 | 法制史研究 第2期,頁271-296 | |||
68 | 2001 | 宋元時代的法律、思想和社會 | 柳立言 | 台北市 | |||
69 | 2001 | Review of Yanagida Setsuko sensei koki kinen--Chugoku dento no shakai to kazoku (柳田節子先生古稀紀念─中國傳統の社會と家族) | Lau, Nap-Yin | Nan Nu: Men, Women, and Gender in Early and Imperial China,3(2), 257-264 | |||
70 | 2001 | 子女可否告母?──傳統「不因人而異其法」的觀念在宋代的局部實現 | 柳立言 | 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 第30卷第6期,頁29-93 | |||
71 | 2000 | Waging War for Peace? The Peace Accord between the Song and the Liao in AD 1005 | Lau, Nap-Yin | Warfare in Chinese History (Leiden : Brill) | |||
72 | 1999 | 養兒防老:宋代的法律、家庭與社會 | 柳立言 | 中國家庭及其倫理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 : 漢學研究中心) | |||
73 | 1999 | Review of Beverly J. Bossler, Powerful Relations and Relations of Power | 柳立言 | 臺大歷史學報 第24期,頁433-443 | |||
74 | 1998 | 從法律糾紛看宋代的父權家長制——父母舅姑與子女媳婿相爭 | 柳立言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第69本第3分,頁483-556 | |||
75 | 1998 | 中國近世家族與社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柳立言 ; 黃進興 ; 劉錚雲 ; 黃寬重執行編輯 | 台北市 | |||
76 | 1998 | 史語所與劉子健先生 | 柳立言 | 新學術之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紀念文集(下冊) 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039-1041 | |||
77 | 1998 | Review of Hoyt Cleveland Tillman and Stephen H. West eds., China under Jurchen Rule: Essays on Chin Intellectual and Cultural History | Lau, Nap-Yin | Journal of Oriental Studies 33(2), 288-293 | |||
78 | 1998 | 研究賭博的重要問題:從郭雙林、蕭梅花《中華賭博史》談起 | 柳立言 | 廣西大學學報 第20卷第4期,頁49-54 | |||
79 | 1998 | 宋代的家庭糾紛與仲裁:爭財篇 | 柳立言 | 中國近世家族與社會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
80 | 1997 | 評王曾瑜《宋朝階級結構》 | 柳立言 | 新史學 第8卷第2期,頁227-234 | |||
81 | 1997 | 從御駕親征看宋太祖的創業與轉型 | 柳立言 | 慶祝鄧廣銘教授九十華誕論文集 (石家莊 : 河北教育出版社) | |||
82 | 1997 | 宋代公主的一生 | 柳立言 | 歷史月刊 第117期,40-47 | |||
83 | 1996 | 中國社會史 | 黃寬重 ; 柳立言 | 台北縣 | |||
84 | 1996 | 評Hoyt Cleveland Tillman and Stephen H. West eds., China under Jurchen Rule: Essays on Chin Intellectual and Cultural History | 柳立言 | 新史學 第7卷第2期,頁233-242 | |||
85 | 1996 | 從上古到隋唐的家族 | 柳立言 | 中國社會史 台北:國立空中大學,頁1-38 | |||
86 | 1996 | 宗教與民間信仰 | 柳立言 | 中國社會史 台北:國立空中大學,頁259-315 | |||
87 | 1996 | 賭博:娛樂與求財 | 柳立言 | 中國社會史 台北:國立空中大學,頁209-258 | |||
88 | 1996 | 讀書、考試與出仕 | 柳立言 | 中國社會史 台北:國立空中大學,頁83-124 | |||
89 | 1996 | 從宋到清的家族 | 柳立言 | 中國社會史 台北:國立空中大學,頁38-82 | |||
90 | 1996 | 宋代的族群融和 | 柳立言 | 族群融合三千年,頁87-102 | |||
91 | 1996 | 敬答徐規先生《再論「杯酒釋兵權」》 | 柳立言 | 宋史研究通訊 第28期,頁28-29 | |||
92 | 1995 | 以閹為將:宋初君主與士大夫對宦官角色的認定 | 柳立言 | 大陸雜誌 第91卷第3期,頁1-20 | |||
93 | 1995 | 宋代的族群融和 | 柳立言 | 歷史月刊 第94期,頁42-50 | |||
94 | 1994 | 北宋吳越錢家婚宦論述 | 柳立言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第65本第4分,頁903-955 | |||
95 | 1994 | 宋代同居制度下的所謂「共財」 | 柳立言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第65本第2分,頁253-305 | |||
96 | 1994 | 篡奪與禪讓:陳橋兵變與父堯子舜 | 柳立言 | 歷史月刊 第79期,頁60-67 | |||
97 | 1994 | 劉子健先生的治學與教學 | 柳立言 | 宋史座談會成立三十週年學術研討會文集 台北:中國文化大學,頁3-16 | |||
98 | 1993 | 評James T.C. Liu, China Turning Inward: Intellectual-Political Changes in the Early Twelfth Century | 柳立言 | 新史學 第4卷第4期,頁177-184 | |||
99 | 1993 | 評李春棠:《坊牆倒塌以後──宋代城市生活長卷》 | 柳立言 | 新史學 第4卷第3期,頁137-141 | |||
100 | 1993 | Why did the Liao invade in 1004? | Lau, Nap-Yin | Proceedings of the 35th Permanent International Altaistic Conference (Taipei :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Materials) | |||
101 | 1993 | 宋代的宦官 | 柳立言 | 歷史月刊 第65期,頁53-61 | |||
102 | 1993 | 評Jennifer W. Jay, A Change in Dynasties: Loyalism in Thirteenth-Century China | 柳立言 | 清華學報 第23卷第4期,頁449-451 | |||
103 | 1992 | 宋初一個武將家族的興起──真定曹氏 | 柳立言 | 中國近世社會文化史論文集 (台北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
104 | 1992 | 和平的代價──宋遼澶淵之盟 | 柳立言 | 歷史月刊 第56期,頁23-26 | |||
105 | 1991 | 淺談宋代婦女的守節與再嫁 | 柳立言 | 新史學 第2卷第4期,頁37-76 | |||
106 | 1991 | 從趙鼎《家訓筆錄》看南宋浙東的一個士大夫家族 | 柳立言 | 第二屆國際華學研究會議論文集 (台北 : 中國文化大學文學院) | |||
107 | 1990 | 宋遼澶淵之盟新探 | 柳立言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第61本第3分,頁693-760 | |||
108 | 1990 | 讀宋史劄記─宋初改元均不踰年 | 柳立言 | 大陸雜誌 第81卷第1期,頁7 | |||
109 | 1990 | 「杯酒釋兵權」新說質疑 | 柳立言 | 大陸雜誌 第80卷第6期,頁25-33 | |||
110 | 1990 | 讀點校本《續資治通鑑長編》劄記 | 柳立言 | 大陸雜誌 第80卷第3期,頁21 | |||
111 | 1990 | 評Gertude Himmelfarb著 The New History and the Old《新史學與舊史學》 | 柳立言 | 新史學 第1卷第1期,頁125-130 | |||
112 | 1989 | 宋孝宗與三教合一 | 柳立言 | 大陸雜誌 第78卷第4期,頁35 | |||
113 | 1988 | 族譜與社會科學研究 | 柳立言 | 漢學研究 第6卷第2期,頁237-273 | |||
114 | 1988 | 論族譜選錄人物的標準 | 柳立言 | 第四屆亞洲族譜學術研討會會議記錄 (台北 : 國際宋史研討會秘書處) | |||
115 | 1988 | 從官箴看宋代的地方官 | 柳立言 | 國際宋史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 : 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史學系) | |||
116 | 1988 | 宋代的「法制」與「法治」 | 柳立言 | 歷史月刊 第11期,頁136-139 | |||
117 | 1988 | 評Winston W. Lo, An Introduction to the Civil Service of Sung China--with Emphasis on Its Personnel Adminstration | 柳立言 | 清華學報 第18卷第2期,頁467-474 | |||
118 | 1988 | 夾在皇帝和宰輔之間的宋代言官 | 柳立言 | 歷史月刊 第3期,頁97-101 | |||
119 | 1987 | 評Richard L. Davis, Court and Family in Sung China, 960-1279 | 柳立言 ; 黃寬重 | 漢學研究 第5卷第1期,頁295-303 | |||
120 | 1986 | The Absolutist Reign of Sung Hsiao-tsung (r. 1163-1189) | Lau, Nap-Yin | Princeton University, East Asian Studies | |||
121 | 1986 | 南宋政治初探──高宗陰影下的孝宗 | 柳立言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第57本第3分,頁553-584 | |||
122 | 1981 | 李鴻章之早期外交研究 (1871-1881) | 柳立言 | 香港中文大學, 歷史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