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到 82 筆結果,共 82 筆。
公開日期 | 題名 | 作者 | 關聯 | scopus | WOS | 全文 | |
---|---|---|---|---|---|---|---|
1 | 2020 | 序:穿越界線——中國鐵路史研究的現狀與展望 | 張瑞德 | 平漢鐵路漢華北經濟發展(1905-1937) (北京 : 中華書局) | |||
2 | 2019 | 侍從室與戰時軍事 | 張瑞德 | 邁向和解之路:中日戰爭的再檢討(上冊) (新北市 : 稻鄉出版社) | |||
3 | 2017 | 無聲的要角:蔣介石的侍從室與戰時中國 | 張瑞德 | 新北市 | |||
4 | 2017 | 中國現代史上的侍從室 | 張瑞德 | 抗日戰爭研究 2017年第3期,頁23-32, 159 | |||
5 | 2017 | 侍從室與國民政府時期的黨政決策 | 張瑞德 | 近代史釋論:多元思考與探索 (臺北 : 東華書局) | |||
6 | 2016 | 國民革命軍的制度與戰力(1924-1949) | 張瑞德 | 兩岸新編中國近代史(民國卷) (上冊) (北京 :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
7 | 2015 | 侍從室與戰時外交 | 張瑞德 | 戰爭的歷史與記憶(2):戰時政治與外交 (臺北 : 國史館) | |||
8 | 2015 | 山河動:抗戰時期國民政府的軍隊戰力 | 張瑞德 | 北京 | |||
9 | 2015 | 國軍成員素質與戰力分析 | 張瑞德 | 中國抗日戰爭史新編:第二編 軍事作戰 (臺北 : 國史館) | |||
10 | 2015 | 戰前十年的國民政府體制及其運作 | 張瑞德 | 中華民國專題史 第十一卷:抗日戰爭與戰時體制 (南京 : 南京大學出版社) | |||
11 | 2015 | 軍事體制 | 張瑞德 | 中華民國專題史 第十一卷:抗日戰爭與戰時體制 (南京 : 南京大學出版社) | |||
12 | 2015 | 中華民國專題史第11卷:抗日戰爭與戰時體制 | 張瑞德 ; 劉維開; 齊春風; 楊維真 | 南京 | |||
13 | 2015 | 侍從室與國民政府的情報工作 | 張瑞德 | 民國研究 2015年01期,頁1-53 | |||
14 | 2015 | 寄給時間的漂流記:華人世界明信片圖像寫真精選輯 1920'S-1940'S | 張瑞德 ; 吳文星 | 臺北 | |||
15 | 2014 | An Imperial Envoy: Shen Zonglian in Tibet, 1943–1946 | Chang, Jui-te | Negotiating China's Destiny in World War II (California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
16 | 2013 | 侍從室與戰時國民政府的宣傳工作(1937-1945) | 張瑞德 | 蔣介石與現代中國的形塑 (第二冊):變局與肆應 (臺北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
17 | 2013 | 國民政府與戰前中國經濟發展(1927-1937) | 張瑞德 | 近代國家的型塑: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臺北 : 國史館) | |||
18 | 2013 | The Nationalist Army on the Eve of the War | Chang, Jui-te | The Battle for China:Essays on the Military of the Sino-Japanese War of 1937-1945 (Stanford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
19 | 2012 | 雅德賚(Herbert O. Yardley)與中國:兼論抗戰時期的密碼戰 | 張瑞德 | 不可忽視的戰場:抗戰時期的軍統局 (臺北 : 國史館) | |||
20 | 2012 | Bombs Don’t Discriminate? Class, Gender and Ethnicity in the Air-Raid-Shelter Experiences of the Wartime Chongqing Population | Chang, Jui-te | Beyond Suffering: Recounting War in Modern China (Vancouver : UBC Press) | |||
21 | 2012 | 白崇禧與民國邊政 | 張瑞德 | 傳記文學 第101卷第1期,頁81-84 | |||
22 | 2012 | 蔣中正總統侍從人員訪問紀錄,上篇 | 黃克武 ; 黃自進 ; 游鑑明; 潘光哲 ; 沈懷玉; 張瑞德訪問 ; 周維朋; 林東璟; 李品寬; 簡佳慧; 溫楨文; 林杰民; 吳餘德紀錄 | 臺北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
23 | 2012 | The National Army from Whampoa to 1949 | Chang, Jui-te | A Military History of China (Kentucky :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 |||
24 | 2011 | 從一線一星到警政署長:盧毓鈞先生訪談錄 | 張瑞德 ; 曹忻訪問; 曹忻記錄整理 | 臺北 : 國史館 | |||
25 | 2010 | 欽差使命:沈宗濂在西藏(1943-1946) | 張瑞德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第67期,頁59-96 | |||
26 | 2009 | Technology Transfer in Modern China: The Case of Railway Enterprises in Central China and Manchuria | Chang, Jui-te | Manchurian Railways and the Opening of China: An International History (New York : M.E.Sharpe) | |||
27 | 2008 | 化干戈為玉帛:溝通型幕僚與民國政治 | 張瑞德 | 臺灣師大歷史學報 第40期,頁85-100 | |||
28 | 2008 | 抗日戦争期大爆撃の影響下における重慶市民の心理的反応 | 張瑞德著 ; 湯川真樹江譯 | 日中戦争再論 (東京 : 錦正社) | |||
29 | 2007 | Chiang Kai-shek’s Coordination by Personal Directives | Chang, Jui-te | China at War: Regions of China, 1937-45 (Stanford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
30 | 2006 | 在轟炸的陰影下:抗戰時期重慶民眾對空襲的心理反應 | 張瑞德 | 近代國家的應變與圖新 (臺北 : 唐山出版社) | |||
31 | 2006 | 遠隔操縦——蒋介石の「手令(直接指令)」研究 (遙制──蔣介石的手令研究) | 張瑞德著 ; 鬼頭今日子譯 | 中国の地域政権と日本の統治 (日中戦争の国際共同研究) (東京 : 慶應義塾大学出版会) | |||
32 | 2006 | 一九三七年的國軍 | 張瑞德 | 蔣中正與近代中日關係 (臺北 : 稻香出版社) | |||
33 | 2005 | 遙制——蔣介石手令研究 | 張瑞德 | 近代史研究 2005年05期,頁27-49 | |||
34 | 2004 | 無聲的要角—— 侍從室的幕僚人員(1936-1945) | 張瑞德 | 近代中國 第156期,頁141-166 | |||
35 | 2004 | 走向近代:國史發展與區域動向 | 李達嘉 ; 張瑞德 ; 謝國興 ; 走向近代編輯小組 | 台北市 | |||
36 | 2004 | 運籌帷幄:黨政軍調查設計委員會與南昌行營的政策制定(1933-1935) | 張瑞德 | 走向近代:國史發展與區域動向 (臺北 : 東華書局) | |||
37 | 2003 | The Beijing-Hankou Railroad and Commercial Development in NorthChina, 1905-1937: A Case Study of the Impact of Belgian Investment in China | Chang, Jui-te | The History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Low Countries and China in the Qing Era (1644–1911) (Leuven : Leuven University Press) | |||
38 | 2002 | 戰爭與工人文化──抗戰時期大後方工人的認同問題 | 張瑞德 | 中央研究院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歷史組:軍事組織與戰爭 (臺北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
39 | 2001 | The Politics of Commemoration: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Fiftieth-Anniversary Commemoration in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 Chang, Jui-te | Scars of War: The Impact of Warfare on Modern China (Vancouver : UBC Press) | |||
40 | 2001 | 想像中國──倫敦所見古董明信片圖像分析 | 張瑞德 | 二十世紀的中國與世界論文選集 (臺北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
41 | 2001 | 加強民國時期社會史研究芻議 | 張瑞德 | 天津社會科學 2001年01期,頁84 | |||
42 | 2000 | 文化人類學新論-許烺光著作集 6 | 許烺光著; 張瑞德譯 | 臺北 : 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 |||
43 | 1999 | 抗戰時期大後方工商業者的心態與行動 | 張瑞德 | 臺灣師大歷史學報 第27期,頁121-146 | |||
44 | 1998 | 紀念與政治——台海兩岸抗戰勝利五十週年紀念活動的比較 | 張瑞德 | 紀念七七抗戰六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臺北 : 國史館) | |||
45 | 1997 | 評介章開沅、羅福惠主編,《比較中的審視─—中國早期現代化研究》 | 張瑞德 | 中國現代史書評選輯(十八) (臺北 : 國史館) | |||
46 | 1996 | Nationalist Army Officers during the Sino-Japanese War, 1937-1945 | Chang, Jui-Te | MODERN ASIAN STUDIES 30(4), 1033-1056 | |||
47 | 1996 | 民國時期的農民階層(1912-1937) | 張瑞德 | 思與言 第34卷第2期,頁259-292 | |||
48 | 1995 | 抗戰時期國軍的參謀人員 | 張瑞德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第24期,頁741-772 | |||
49 | 1995 | 近代中國婦女史中文資料目錄 | 王樹槐; 成露茜; 呂芳上; 曼素恩; 張瑞德 ; 游鑑明; 鮑家麟主編; 王哲聖; 宿金璽; 張凱達; 蕭惠心助編 | 台北市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
50 | 1995 | 海內外圖書館收藏有關婦女研究中文期刊聯合目錄 | 王樹槐; 成露茜; 呂芳上; 曼素恩; 張瑞德 ; 游鑑明; 鮑家麟編輯; 王哲聖; 宿金璽; 張凱達; 蕭惠心助編 | 台北市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
51 | 1994 | 羅友倫先生訪問紀錄 | 張瑞德 ; 朱浤源訪問 ; 潘光哲 ; 蔡說麗聯合紀錄 | 台北市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
52 | 1993 | 抗戰時期的陸軍大學─—師資與課程的分析 | 張瑞德 | 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二屆討論會 (臺北 : 國史館) | |||
53 | 1993 | 抗戰時期國軍各階層成員出身背景及素質的分析 | 張瑞德 | 抗日戰爭研究 1993年3期,頁144-169 | |||
54 | 1993 | 評Thomas G. Rawski, Economic Growth in Prewar China | 張瑞德 | 中國現代史書評選輯(十) (臺北 : 國史館) | |||
55 | 1993 | Technology Transfer in Modern China: The Case of Railway Enterprise (1876–1937) | Chang, Jui-Te | MODERN ASIAN STUDIES 27(2), 281-296 | |||
56 | 1993 | 抗戰時期的國軍人事 | 張瑞德著 | 台北市 | |||
57 | 1992 | 中國近代政府與農業發展 | 張瑞德 | 漢學研究 第10卷第1期,頁 217-240 | |||
58 | 1992 | 抗戰時期陸軍的人事管理 | 張瑞德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第21期,頁641-686 | |||
59 | 1991 | 抗戰時期陸軍的教育與訓練 | 張瑞德 | 中華民國建國八十年學術討論集第一冊 (臺北 : 編者印行) | |||
60 | 1991 | 中國近代鐵路事業管理的研究─政治層面的分析 (1876-1937) | 張瑞德著 | 台北市 | |||
61 | 1990 | 社會變遷與通識教育──以史丹佛大學「西方文明」課程為例 | 張瑞德 | 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 第1卷第4期,頁62-70 | |||
62 | 1990 | 交通與運輸 | 張瑞德 | 中國文明的精神 (臺北 : 財團法人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 | |||
63 | 1989 | 中國近代農村經濟的發展與危機──近人研究成果的評述 | 張瑞德 | 近代中國農村經濟史論文集 (臺北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
64 | 1989 | 近代中國的技術轉移──以鐵路事業為例 | 張瑞德 | 歷史月刊 第17期,頁141-148 | |||
65 | 1989 | 中國現代自傳叢書 | 張玉法; 張瑞德 | 臺北 | |||
66 | 1989 | 自傳與歷史 | 張瑞德 | 中國現代自傳叢書 (臺北 : 龍文出版社) | |||
67 | 1988 | 托許(J. Tosh)著《歷史的追索——現代史學研究的目標、方法和新方向》 | 張瑞德 | 歷史教學 第1卷第3期,頁140-150 | |||
68 | 1988 | 工業革命後歐洲的科技發展與軍隊 | 張瑞德 | 歷史月刊 第8期,頁83-87 | |||
69 | 1988 | Diana Lary, Warlord Soldiers: Chinese Common Soldiers, 1911-1937 (新書評介) | 張瑞德 | 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 第6期,頁211-217 | |||
70 | 1988 | 評介儂雷蒙編:《美國收藏有關亞太地區檔案與稿本指南》 | 張瑞德 | 食貨月刊 第17卷第3&4期,頁164-165 | |||
71 | 1988 | 周元正編《抗日戰爭史參考資料目錄,1937-1945》 | 張瑞德 | 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 第5期,頁175-176 | |||
72 | 1987 | 張朋園、沈懷玉合編《國民政府職官年表,1925-1949,第一冊》(參考工具書選介) | 張瑞德 | 漢學研究通訊 第6卷第4期,頁223 | |||
73 | 1987 | 論科際整合的定義問題 | 張瑞德 | 科際整合會訊 第3期,頁92-95 | |||
74 | 1987 | 平漢鐵路與華北的經濟發展(1905-1937) | 張瑞德著 | 台北市 | |||
75 | 1986 | 評 Ralph William Huenemann, The Dragon and the Iron Horse: The Economics of Railroads in China, 1876-1937 | 張瑞德 | 漢學研究 第4卷第1期,頁333-338 | |||
76 | 1983 | 平漢鐵路營運狀況分析(一九○六~一九三五)-中國現代公營企業研究之一 | 張瑞德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第12期,頁163-194 | |||
77 | 1982 | 平漢鐵路與華北商業的發展,1905-1937 | 張瑞德 | 史學評論 第4期,頁99-118 | |||
78 | 1982 | 舟車之利─交通與運輸 | 張瑞德 | 中國文化新論經濟篇 (臺北 : 聯經出版公司) | |||
79 | 1981 | 心理學理論應用於中國傳記研究的一些問題 | 張瑞德 |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 第9期,頁375-381 | |||
80 | 1978 | 嚴復對斯賓塞社會有機論的介紹與曲解 | 張瑞德 | 大陸雜誌 第57卷第4期,頁34-36 | |||
81 | 1977 | 蔣夢麟早年心理上的價值衝突與平衡(光緒十一年-民國六年) | 張瑞德 | 食貨月刊 第7卷第8&9期,頁446-452 | |||
82 | 1975 | 測量傳統中國社會流動問題方法的檢討 | 張瑞德 | 食貨月刊 第5卷第9期,頁436-4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