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1-251 of 251 (Search time: 0.001 seconds).

Issue DateTitleAuthor(s)RelationscopusWOSFulltext/Archive link
12021「反革命」的先聲:胡適與「陳炯明事件」潘光哲 傳記文學 第715期,頁18-30
22021閱讀蔡元培《中國倫理學史》的一些想法潘光哲 亞洲研究 第76期,頁103-118
32021「嚴復時刻」之再思潘光哲 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 第74期,頁315-330
42021學術大師的漏網鏡頭潘光哲 臺北
52020華盛頓神話與近代中國政治文化潘光哲 臺北
62020晚清士人的西學閱讀史1833-1898(簡體書)潘光哲 江蘇
72020「重思東亞脈絡下的冷戰」專號導言潘光哲 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期刊 第57卷第4期,頁1-16
82019丁文江的傳記潘光哲 臺北
92019四十自述潘光哲 臺北
102019胡適文存‧胡適全集潘光哲 臺北
112019「老虎亦有打盹時」:從何炳棣的故事說起潘光哲 傳記文學 第691期,頁75-79
122019學以濟時艱:中研院人文學術的「經世」傳統潘光哲 傳記文學 第690期,頁97-102
132019胡適與林損:怎樣才是合格的大學教授?潘光哲 傳記文學 第689期,頁103-111
142019創造近代中國的“世界知識”潘光哲 北京
152019孫中山與中國現代性:「專家政治」和「民主實踐」的思想張力潘光哲 台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第16卷第1期,頁115-141
162019傅斯年的稿費潘光哲 傳記文學 第685期,頁89-91
172019容忍與自由:打開胡適思想世界的第一扇窗胡適著; 潘光哲選編 新北市 : 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182019「五四」學術典範的創造:胡適〈新思潮的意義〉再考潘光哲 
192019胡適和蔣介石「抬槓」之後潘光哲 傳記文學 第684期,頁71-77
202019晚清士人的西學閱讀史(一八三三~一八九八)潘光哲 南京
212019「五四」與台灣潘光哲 五四@100:文化,思想,歷史 (臺北 : 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22019蔡元培學術的日本淵源(一):以《中國倫理學史》為中心潘光哲 
232018創造近代中國的「世界知識」與「地理想像」:回顧與思考潘光哲 思想史 第8期,頁253-288
242018胡適的《鏡花緣》研究與現代中國女權思想的建構潘光哲 民國文學與文化研究集刊 第4期,頁168-184
252018陳獨秀、反對黨與《自由中國》潘光哲 
262018「反革命」的先聲:胡適與「陳炯明事件」潘光哲 
272018沒有顏色的思想:殷海光與自由主義讀本殷海光著; 潘光哲編 台北市
282018孫中山與中國現代性:以「專家政治」和「民主實踐」的思想張力為中心潘光哲 
292018胡適中文書信集.胡適全集胡適著; 潘光哲主编 台北市
302018胡適時論集.胡適全集潘光哲 臺北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312018虛實之間︰中國輿論界對日美交涉(1941年)的觀察與回應潘光哲 中日戰爭和東亞變局(下冊) (新北市 : 稻鄉出版社)
322018中日戰爭和東亞變局(上下冊)黃自進 ; 潘光哲 新北市
332018“世界史地”與“國際法”知識和近代東亞“地理想像”的生產、流通與嬗變:回顧與思考潘光哲 晚清民初的知識轉型與知識傳播 (北京 :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342018台湾憲政文化のための歴史記憶——『自由中国』を中心として潘光哲著 ; 森川裕貫訳憲政から見た現代中国 (東京 : 東京大学出版会)
352018深化“胡適研究”的新工具:“胡適檔案檢索系統”與“胡適藏書檢索數據庫”簡介潘光哲 展望当代中国研究:档案资料的内与外 (東京 : 公益財団法人東洋文庫)
362017創造近代中國的「世界知識」與「地理想像」:回顧與思考潘光哲 
372017彌爾的自由主義論述在近代日本和中國的「理論旅行」潘光哲 
382017尋找反共的思想資源:從胡適對於陳獨秀晚年反思的評價說起潘光哲 
392017尋找反共的思想資源:陳獨秀的晚年反思與《自由中國》潘光哲 
402017孫文「専門家政治」論と開発志向国としての現代中国国家の起源潘光哲著 ; 望月直人訳孫文「専門家政治」論と開発志向国としての現代中国国家の起源 (東京 : 汲古書院)
412017虛實之間:中國輿論界對日美交涉(1941年)的觀察與回應潘光哲 
422017胡適的《鏡花緣》研究與現代中國女權思想的建構潘光哲 
432017海峽兩岸「胡適研究」的交流與展望潘光哲 春江水暖——三十年來兩岸近代史學交流的回顧與展望 (台北 : 世界大同文創股份有限公司)
442017近代中日關係史新論黃自進 ; 潘光哲 新北市
452017吳汝綸與根本通明的易學論爭——清日知識人往來互動之一例潘光哲 近代中日關係史新論 (台北 : 稻鄉出版社)
462017胡適與現代中國人權觀念資料彙編潘光哲 臺北 : 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
472017孫文「専門家政治」論と開発志向国としての現代中国国家の起源潘光哲 孫文とアジア太平洋—ネイションを越えて (東京 : 汲古書院)
482016怎樣歡迎「賽先生」:胡適與巴斯潘光哲 思想史 第6期,頁87-131
492016蔣經國先生侍從與僚屬訪問紀錄(上)黃克武 ; 張力 ; 黃自進 ; 潘光哲 ; 陳耀煌 ; 沈懷玉訪問; 周維朋; 林東璟; 李品寬; 簡佳慧; 溫楨文記錄台北市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502016「世界史地」と「国際法」知識及び近代東アジア「地理想像」の生産、流通と変容潘光哲 東アジア言語接触の研究 (大阪府吹田市 : 関西大学出版部)
512016孫中山的次殖民地想像潘光哲 「世界歷史中的孫中山、蔣中正與宋美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紐約 : 天外出版社)
522016孫中山的「次殖民地」論述潘光哲 傳承與創新─紀念國父孫中山先生150歲誕辰(台北 : 國立國父紀念館)
532015近史所一甲子:同仁憶往錄(上)黃克武 ; 游鑑明; 張啟雄 ; 張力 ; 黃自進 ; 陳儀深 ; 潘光哲 ; 林志宏 ; 沈懷玉主訪; 沈懷玉; 周維朋; 林東璟; 柯小菁; 溫禎文; 林志晟紀錄台北市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542015文化觀念與社會思潮,中華民國專題史,第2卷潘光哲 ; 歐陽哲生; 張太原; 簡明海中國南京
552015中國近代史知識的生產方式:歷史脈絡的若干探索潘光哲 什麼是最好的歷史學 (中國杭州 : 浙江大學出版社)
562015《中國民約精義》探源初論:盧梭《社會契約論》的漢譯影響研究(之一)潘光哲 翻譯史研究(2015) 2015,164-187
572014胡適與中基會:以「林損事件」為中心潘光哲 
582014晚清士人的西學閱讀史(1833-1898)潘光哲 台北市
592014近代中国における日本情報受容の一側面潘光哲 東アジアにおける近代知の空間の形成 (日本東京 : 東方書店)
602014“深描細寫”與生產關於近代中國的歷史知識:以《新史學》為中心的討論潘光哲 歷史與思想 1,148-176
612014中國民約精義潘光哲注與導讀 台北 : 文景書局有限公司
622013《思與言》的史學實踐潘光哲 《思與言》人文社會科學雜誌 51(4),35-115
632013中央研究院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近代中國的政治與外交潘光哲主編 台北市
642013蔣介石與現代中國的形塑(第一冊:領袖的淬鍊)黃自進 ; 潘光哲主編 台北市
652013蔣介石與現代中國的形塑(第二冊:變局與肆應)黃自進 ; 潘光哲主編 台北市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662013〈我們的政治主張〉及其紛爭:1920年代中國「論述社群」交涉互競的個案研究潘光哲 報人報國:中國新聞史的另一種讀法 (香港 : 中文大學出版社)
672013晚清中國的「民主經驗」(1866-1895)潘光哲 近代中國的政治與外交: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 (台北 : 中央研究院)
682013胡適與現代中國的理想追尋——紀念胡適先生120歲誕辰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潘光哲 台北
692013胡適對「知識分子思想改造」的回應(1949-1952)潘光哲 胡適與現代中國的理想追尋——紀念胡適先生120歲誕辰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台北 : 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02013《新路周刊》(1948年)與中國自由主義的轉折潘光哲 近代國家的型塑: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台北 : 國史館)
712013費密的「發現」與胡適對近代中國「反理學」思想系譜的建構潘光哲 國際中國學研究 15,139-162
722013知識人對「新生活運動」的回應:以胡適為例潘光哲 蔣介石與現代中國形塑論文集 (台北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732013大革命家孫逸仙潘光哲導讀 台北 : 文景書局有限公司
742012台中榮民總醫院三十載─口述歷史回顧 上篇:歷任院長、副院長游鑑明; 黃克武 ; 張力 ; 潘光哲 ; 林志宏 ; 沈懷玉; 張淑卿; 洪德先; 陳素真訪問; 周維朋; 林東璟; 李品寬; 簡佳慧; 柯小菁; 林易澄紀錄台北市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752012戰火下的中國自由主義:《新路週刊》(1948年)研究潘光哲 
762012晚清中國的「民主經驗」(1866-1895)潘光哲 
772012一個消失的「新名詞」:「伯理璽天德」潘光哲 東亞觀念史集刊 第2期,頁93-130
782012蔣中正總統侍從人員訪問紀錄,下篇黃克武 ; 游鑑明; 潘光哲 ; 林志宏 ; 陳耀煌 ; 沈懷玉訪問; 周維朋; 林東璟; 李品寬; 溫楨文; 柯小菁; 林易澄紀錄臺北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792012蔣中正總統侍從人員訪問紀錄,上篇黃克武 ; 黃自進 ; 游鑑明; 潘光哲 ; 沈懷玉; 張瑞德訪問 ; 周維朋; 林東璟; 李品寬; 簡佳慧; 溫楨文; 林杰民; 吳餘德紀錄臺北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802012宮崎滔天與廿世紀初期中國的「革命想像」:以章士釗「譯錄」的《孫逸仙》為中心潘光哲 孫學研究 第12期,頁1-32
812012共相與異相之間:「辛亥革命」研究的一些省思潘光哲 近代史學刊 第9輯,頁177-181
822012青年胡適的「民主經驗」潘光哲 普遍與特殊的辯證:政治思想的探掘 (台北 :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832011遙想「德先生」──百年來民主與知識份子的歷史格局潘光哲 台北
842011胡適對「知識分子思想改造」的回應(1949-1952研討會」潘光哲 
852011蔣中正總統五記-愛記黃自進 ; 潘光哲 台北 : 國史館
862011蔣中正總統五記-學記黃自進 ; 潘光哲 台北 : 國史館
872011蔣中正總統五記-困勉記(上下冊)黃自進 ; 潘光哲 台北 : 國史館
882011蔣中正總統五記-省克記黃自進 ; 潘光哲 台北 : 國史館
892011蔣中正總統五記-游記黃自進 ; 潘光哲 台北 : 國史館
902011美國傳教士與西方政體類型知識「概念工程」在晚清中國的發展(1861-1896)潘光哲 東亞觀念史集刊 第1期,頁179-230
912011傅斯年遺札王汎森 ; 潘光哲 ; 吳政上台北市
922011晚清中國士人與西方政體類型知識「概念工程」的創造與轉化——以蔣敦復與王韜為中心)潘光哲 新史學 第22卷第3期,頁113-159)
932011自由的多重思索:〔自由主義、儒家傳統與多元價值〕專輯.小引潘光哲 《思與言》人文社會科學雜誌 第49卷第2期,頁1-8
942011傅正《自由中國》時期日記選編潘光哲編 台北市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952011台北榮民總醫院半世紀─口述歷史回顧 下篇:各部、科、中心主任及教授游鑑明; 黃克武 ; 陳慈玉 ; 潘光哲 ; 雷祥麟; 楊翠華; 沈懷玉; 張淑卿訪問; 周維朋; 林東璟; 張成瑋; 柯小菁; 蔡說麗紀錄台北市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962011自由的歷史建構:〔臺灣自由主義傳統的歷史建構〕專輯.小引潘光哲 《思與言》人文社會科學雜誌 第49卷第1期,頁1-6
972011殷海光書信錄潘光哲 台北 : 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982010西方政體分類知識的「概念工程」在晚清中國的創發與建設(1845- 1895)潘光哲 
992010胡適〈說儒〉及其論爭潘光哲 
1002010形塑「黨國體制」與「民主經驗」的記憶文化——以《自由中國》為例潘光哲 中華民國流亡台灣60年暨戰後台灣國際處境 (台北 : 前衛出版社)
1012010家事、國事、天下事─許倬雲院士一生回顧陳永發; 沈懷玉; 潘光哲訪問 ; 周維朋紀錄台北市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022009「負責任的輿論家」:《努力週報》與1920年代中國「論述社群」的交涉互爭潘光哲 
1032009「深描細寫」與生產關於近代中國的歷史知識:以《新史學》為中心的討論潘光哲 
1042009形塑「黨國體制」與「民主經驗」的記憶文化:以《自由中國》為例潘光哲 
1052009吳汝綸訪日考察與日本知識人的往來互動———以根本通明為中心潘光哲 
1062009容忍與自由:胡適思想精選潘光哲 台北市
1072009費密的「發現」與胡適對近代中國「反理學」思想系譜的建構潘光哲 
1082009「奴隸地位」和「半獨立國」:孫中山對中國「國際地位」的論述潘光哲 孫學研究 第6期,頁33-59
1092009孫文の「次殖民地」イメージ潘光哲 孫文研究 第45号,頁40-60
1102009近代中国における日本情報受容の一側面潘光哲 アジア文化交流研究(関西大学アジア文化交流センター紀要) 第4号,頁277-288
1112009China’s Early Modernization and Reform Movement: Studies in Late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and American-Chinese RelationsKwang-Ching Liu; edited by Yung-Fa Chen; Kuang-che Pan Taipei
1122008朝河貫一與日本「封建體制」的研究潘光哲 
1132008西方當代史學動向和近代中國歷史圖像的「深描細寫」:介紹台灣研究「近代中國的閱讀、出版與文化」的成果潘光哲 アジア文交流研究(関西大学アジア文化交流センター紀要) 第3号,頁157-168
1142008「天方夜譚」中研院:現代學術社群史話潘光哲 台北
1152008胡適與《努力週報》的創辦潘光哲 自由的理解與實踐——民國時期知識分子與報刊 (台北 : 政治大學出版社)
1162008晚清中國「政黨」的知識系譜:思想脈絡的考察(1856-1895)潘光哲 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 第48期,頁241-279
1172007楊慧英女士訪談紀錄,收錄於《台灣法界耆宿口述歷史》第3輯許文堂 ; 王泰升; 潘光哲 台北 : 司法院
1182007美國《獨立宣言》在晚清中國潘光哲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第57期,頁1-55
1192007走上「歧路」的胡適:《努力週報》研究(之一)潘光哲 
1202007晚清中國「政黨」的知識系譜:思想脈絡的考察(1856-1895)潘光哲 
1212007《台灣法界耆宿口述歷史》第3輯潘光哲 ; 王泰升; 陳儀深 ; 許文堂 ; 劉恆妏訪問; 溫楨文紀錄台北 : 司法院
1222007郭沫若與王國維:建構史學實踐的「論述社群」潘光哲 二十世紀人文大師的風範與思想——中葉 (台北 : 臺灣學生書局)
1232007中國近代轉型時期的「地理想像」(1895-1925)潘光哲 《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期》 (台北 : 聯經出版公司)
1242006科舉體制下的「新學」傳播空間——以《沅湘通藝錄》為例潘光哲 
1252006研究近代東亞報刊史的一些初步想法潘光哲 或問 第12號,頁1-10
1262006徐芳女士訪問計畫潘光哲 ; 蔡登山訪問台北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272006中國近代轉型時期的「地理想像」(1895-1925)潘光哲 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學術討論會論文, 20頁
1282006開創「世界知識」的公共空間:《時務報》譯稿研究潘光哲 史林 2006年第5期(總第95期),頁1-18
1292006梁恆昌先生訪談紀錄,收錄於《台灣法界耆宿口述歷史》第2輯許文堂 ; 王泰升; 潘光哲 台北 : 司法院
1302006葛義才先生訪談紀錄,收錄於《台灣法界耆宿口述歷史》第2輯許文堂 ; 王泰升; 潘光哲 台北 : 司法院
1312006褚劍鴻先生訪談紀錄,收錄於《台灣法界耆宿口述歷史》第2輯許文堂 ; 王泰升; 潘光哲 台北 : 司法院
1322006畫定「國族精神」的疆界:關於梁啟超《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的思考潘光哲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第53期,頁1-50
1332006勞思光先生訪問計畫潘光哲 ; 孫善豪訪問台北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342006研究近代東亞報刊史的一些初步想法潘光哲 
1352006華盛頓在中國:製作「國父」潘光哲 台北
1362006《台灣法界耆宿口述歷史》第2輯潘光哲 ; 王泰升; 陳儀深 ; 許文堂 ; 劉恆妏訪問; 林志宏 ; 溫楨文紀錄台北 : 司法院
1372005《獨立宣言》在中國:革命理念的「理論旅行」潘光哲 
1382005詮釋「國父」:以羅香林的《國父家世源流考》為例潘光哲 香港中國近代史學報 第3期,頁57-76
1392005畫定「國族精神」的疆界:關於梁啟超《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的思考潘光哲 
1402005《時務報》和它的讀者潘光哲 歷史研究 2005年第5期,頁60-83
1412005「華盛頓神話」在晚清中國的創造與傳衍潘光哲 《身體.心性.權力:新社會史》,第2集 (杭州 : 浙江人民出版社)
1422005〈我與《思與言》:成中英先生訪問紀錄〉,《思與言》,第43卷3期(《思與言》雜誌口述歷史計畫之四)潘光哲 ; 賴賢宗訪問; 潘光哲紀錄 
1432005追索晚清閱讀史的一些想法:「知識倉庫」、「思想資源」與「概念變遷」潘光哲 新史學 第16卷第3期,頁137-170
1442005開拓近代中國歷史圖象的新天地:「近代中國的閱讀、出版與文化」專輯.導論潘光哲 思與言 第43卷第3期,頁1-10
1452005梁啟超《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導論潘光哲 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 (台北 : 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
1462005「封建」與“Feudalism”的相遇:「概念變遷」和「翻譯政治」的初步歷史考察潘光哲 
1472005「拯救」被「遺忘」的人物:曹天忠,《教育與社會改造——雷沛鴻與近代廣西教育及社會》潘光哲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第48期,頁197-202
1482005中國近代史的書寫問題:關於中國近代史知識的生產方式的一些思考潘光哲 
1492005評張宇權,《思想與時代的落差——晚清外交官劉錫鴻研究》潘光哲 漢學研究, 第23卷第1期,頁509-513
1502005傅斯年與吳晗潘光哲 文史哲 2005年第3期(總第288期),頁94-106
1512005封建、封建主義潘光哲 
1522005追索晚清閱讀史的一些想法:「知識倉庫、思想資源」與「概念變遷」潘光哲 
1532005想像「現代化」:一九三○年代中國思想界的一個解剖潘光哲 新史學 第16卷第1期,頁85-124
1542005伯倫知理與梁啟超:思想脈絡的考察潘光哲 梁啟超與近代中國社會文化 (天津 : 天津古籍出版社)
1552005湯銘新先生訪問紀錄張啟雄 ; 潘光哲訪問 ; 王景玲紀錄台北市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562004開創「世界知識」的公共空間:以《時務報》的譯稿為例潘光哲 
1572004蔡元培《中國倫理學史》導論潘光哲 中國倫理學史 (台北 : 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
1582004革命的理由:以美國《獨立宣言》在晚清中國流傳的脈絡探討孫中山的《中國問題的真解決——向美國人民的呼籲》潘光哲 《第7屆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 : 國立國父紀念館)
1592004傅斯年與吳晗潘光哲 
1602004《時務報》和它的讀者潘光哲 
1612004書寫「民主經驗」與「民主想像」的見證——從《自由中國》的思考說起潘光哲 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適研究群》討論會「《自由中國》與一九五○年代的台灣」論文, 32頁
1622004詮釋「國父」:以羅香林的《國父家世源流考》為例潘光哲 
1632004胡適與羅爾綱潘光哲 開放時代 總171期,頁43-52
1642004從《作為意識形態的現代化》談起潘光哲 二十一世紀 第83期,頁138-144
1652004「華盛頓神話」在晚清中國的創造與傳衍潘光哲 
1662004革命的理由:以美國《獨立宣言》在晚清中國流傳的脈絡探討孫中山的《中國問題的真解決——向美國人民的呼籲》潘光哲 
1672004閱讀《作為意識形態的現代化》的一些想法潘光哲 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現代化理論之實踐與反思」討論會引言稿, 5頁
1682004建構近代中國史的敘事:「現代化」史學興起的思想脈潘光哲 
1692004〈陳存恭先生訪問紀錄〉,收入:陳儀深(等訪問),王景玲(等紀錄),《郭廷以先生門生故舊憶往錄》潘光哲訪問 ; 王景玲紀錄台北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702004郭廷以先生門生故舊憶往錄陳儀深 ; 黃克武 ; 游鑑明 ; 許文堂 ; 潘光哲 ; 沈懷玉訪問; 王景玲; 簡佳慧; 潘彥蓉; 周維朋; 張成瑋紀錄台北市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712004書寫「民主經驗」與「民主想像」的見證——地方自治、選舉與反對黨導論潘光哲 《自由中國》選編5.——地方自治、選舉與反對黨 (台北 : 稻鄉出版社)
1722004透視黨國威權體制的歷史窗口——黨國體制的批判導論潘光哲 《自由中國》選編6.——黨國體制的批判 (台北 : 稻鄉出版社)
1732004《自由中國》選編5.——地方自治、選舉與反對黨潘光哲等選編 台北 : 稻鄉出版社
1742004〈王爾敏先生訪問紀錄〉,收入:陳儀深(等訪問),王景玲(等紀錄),《郭廷以先生門生故舊憶往錄》潘光哲訪問 ; 潘光哲紀錄 台北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752004〈張存武先生訪問紀錄〉,收入:陳儀深(等訪問),王景玲(等紀錄),《郭廷以先生門生故舊憶往錄》潘光哲訪問 ; 王景玲紀錄台北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762004《台灣法界耆宿口述歷史》第1輯潘光哲 ; 王泰升; 陳儀深訪問 ; 林志宏 ; 任育德; 劉恆妏紀錄台北 : 司法院
1772004鄭欽仁先生訪談錄薛化元; 潘光哲 ; 劉季倫訪問; 梁雅惠等紀錄台北 : 國史館
1782004《自由中國》選編6.——黨國體制的批判潘光哲等選編 台北 : 稻鄉出版社
1792003西學衝激下的傳統士人:朱一新的西學知識潘光哲 
1802003〈張存武先生訪問紀錄〉,《思與言》,第41卷4期(《思與言》雜誌口述歷史計畫之三)潘光哲訪問 ; 潘光哲 ; 唐琳紀錄
1812003《郭廷以遺稿輯存》,《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第36期王爾敏; 潘光哲合編 台北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822003求索「真革命」:胡適的蘇聯經驗潘光哲 
1832003伯倫知理與梁啟超:思想脈絡的考察潘光哲 
1842003李亦園先生訪問紀錄潘光哲訪問 ; 林志宏紀錄 思與言,第41卷3期(《思與言》雜誌口述歷史計畫之二)
1852003胡佛先生訪問紀錄潘光哲訪問 ; 林志宏紀錄 思與言 第41卷2期(《思與言》雜誌口述歷史計畫之一)
1862003郭沫若與王國維潘光哲 
1872003「國父」形象的歷史形成:一個初步的考察潘光哲 
1882003「國父」形象的歷史形成潘光哲 第6屆孫中山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 : 國立國父紀念館)
1892002建構青年王韜的生命軌跡——《王韜青年文稿》導論潘光哲 國際中國學研究 第5輯,頁283-300
1902002建構青年王韜的生命軌跡——《王韜青年文稿》導論潘光哲 
1912002「重新估定一切價值」——「胡適研究」前景的一些反思潘光哲 文史哲學報 第56期,頁109-143
1922002張玉法教授的史學人生黃自進 ; 潘光哲 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 第33期,頁63-88
1932002穿過歷史與記憶的迷霧:閱讀鄭鴻生《青春之歌》的一些想法潘光哲 當代, 第173期,頁132-138
1942002追尋晚清中國「民主想像」的軌跡潘光哲 自由主義與中國近代傳統:「中國近現代思想的演變」研討會論文集(上) (香港 :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1952002顧紹昌先生訪問紀錄潘光哲 ; 劉季倫; 孫善豪訪問; 潘光哲 ; 梁雅惠紀錄台北 : 國史館
1962001二十世紀中國學術史脈絡裡的「胡適研究」潘光哲 
1972001《小方壺齋輿地叢鈔》與晚清中國士人「認識世界」的「知識基礎」潘光哲 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學術討論會論文, 100頁
1982001關於「告別革命」的歷史書寫——以一九○三年為例的一些思考潘光哲 近代中國雙月刊 第145期,頁100-116
1992001晚清中國的民主想像潘光哲 二十一世紀 第67期,頁66-70
2002001評介王汎森撰《傅斯年:史學與政治之間的一生》潘光哲 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 第32期,頁136-144
2012001關於「告別革命」的歷史書寫——以一九○三年為例的一些思考潘光哲 
2022001追尋晚清中國「民主想像」的軌跡:若干初步的思考潘光哲 
2032001西方概念與中國歷史:皇帝體制的「價值重估」——以當代「新儒家」的詮釋為例潘光哲 ; 薛化元
2042001歷史的合理化及其仲裁——黃仁宇史學的性格與它在廿世紀中國史學裡的位置潘光哲 
2052001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王韜手稿:《蘅華館雜錄》潘光哲負責整理 
2062001現代中國自由主義資料選編——5.科學精神與科學方法張忠棟; 李永熾; 林正弘主編; 劉季倫; 薛化元; 潘光哲編輯 台北 : 唐山出版社
2072001現代中國自由主義資料選編——6.社會改革的思潮張忠棟; 李永熾; 林正弘主編; 劉季倫; 薛化元; 潘光哲編輯 台北 : 唐山出版社
2082001現代中國自由主義資料選編——7.民主.憲政.法治張忠棟; 李永熾; 林正弘主編; 劉季倫; 薛化元; 潘光哲編輯 台北 : 唐山出版社
2092001現代中國自由主義資料選編——8.基本自由與人權保障張忠棟; 李永熾; 林正弘主編; 劉季倫; 薛化元; 潘光哲編輯 台北 : 唐山出版社
2102001萬山不許一溪奔:胡適雷震來往書信選集萬麗鵑編註; 潘光哲校閱 台北市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2112001現代中國自由主義資料選編——9.自由經濟的主張張忠棟; 李永熾; 林正弘主編; 劉季倫; 薛化元; 潘光哲編輯 台北 : 唐山出版社
2122000張自牧論著考釋劄記:附論深化晚清思想史研究的一點思考潘光哲 新史學 第11卷第4期,頁105-121
2132000近代中國「民主想像」的興起(1837~1895)潘光哲 國立台灣大學, 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407頁 p.
2142000晚清士人對英國政治制度的認識(1830~1856)潘光哲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 第17期,頁147-196
2152000現代中國自由主義資料選編——3.教育獨立與學術自由張忠棟; 李永熾; 林正弘主編; 劉季倫; 薛化元; 潘光哲編輯 台北 : 唐山出版社
2162000現代中國自由主義資料選編——4.文化的道路張忠棟; 李永熾; 林正弘主編; 劉季倫; 薛化元; 潘光哲編輯 台北 : 唐山出版社
2171999〈新發現的一篇陳熾重要遺稿〉,《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第28期孔祥吉; 潘光哲 台北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2181999張忠棟教授與現代中國\台灣自由主義人物的研究潘光哲 台灣歷史學會通訊 第9期,頁28-39
2191999張君勱對社會主義體制的觀察(1919~1922)潘光哲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 第16期,頁47-79
2201999「張君勱研究」前景的反思——以兩部新著為例潘光哲 新史學 第10卷第1期,頁147-161
2211999現代中國自由主義資料選編——1.什麼是自由主義張忠棟; 李永熾; 林正弘主編; 劉季倫; 薛化元; 潘光哲編輯 台北 : 唐山出版社
2221999現代中國自由主義資料選編——2.「五四」與學生運動張忠棟; 李永熾; 林正弘主編; 劉季倫; 薛化元; 潘光哲編輯 台北 : 唐山出版社
2231999摩爾根、馬克思、恩格斯與郭沫若——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淵源的討論潘光哲 《東亞近代思想與社會——李永熾教授六秩華誕祝壽論文集》 (台北 : 月旦出版社)
2241998研究近、現代中國民主共和思想的回顧與省思潘光哲 《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四屆討論會》第二冊 (台北 : 國史館)
2251998郭沫若與〈甲申三百年祭〉潘光哲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第30期,頁285-334
2261998蔡元培與史語所潘光哲 《新學術之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紀念文集》上冊 (台北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271998丁文江與史語所潘光哲 《新學術之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紀念文集》上冊 (台北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281998王錫祺(1855~1913)傳潘光哲 近世中國之傳統與蛻變——劉廣京院士七十五歲祝壽論文集 (台北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2291998就在半夢半醒之間:評倪邦文,《自由者尋夢——“現代評論派”綜論》潘光哲 台灣歷史學會通訊, 第6期,頁74-81
2301998劉象山先生訪問紀錄陳存恭; 潘光哲訪問 ; 潘光哲紀錄 台北市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2311997晚清的「議院論」——與傳統思惟相關為中心的討論(1861~1900)薛化元; 潘光哲 國際學術雜志中國史學 第7卷,頁117-149
2321997學習成為馬克思主義史學家:吳晗的個案研究潘光哲 新史學 第8卷第2期,頁133-185
2331997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研究成果的省思與回顧——以中、英文資料為主潘光哲 大陸雜誌 第94卷第2、3期,頁14-41、3-18
2341996台灣出版文化的省思:評張錫勤著《中國近代思想史》潘光哲 台灣歷史學會通訊, 第3期,頁11-17
2351996陳三立傳潘光哲 大陸雜誌 第93卷第2、3期,頁21-39、頁25-36
2361996走出意識形態的起點:《費正清論中國》述略潘光哲 台灣歷史學會通訊, 第2期,頁20-27
2371995郭沫若治古史的現實意涵潘光哲 二十一世紀 第29期,頁84-90
2381995張君勱對社會主義體制的觀察(1919~1922)潘光哲 
2391995胡適與羅爾綱潘光哲 文史哲學報 第42期,頁57-102
2401995近現代中國「改造國民論」的討論潘光哲 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 第19期,頁68-79
2411995歷史哲學的再思考:論福山《歷史的終結與最後一人》(F. Fukuyama, The End of History and the Last Man)潘光哲 「今日社會理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屏東 :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2421995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傅斯年檔案》整理王汎森計畫主持人 ; 杜正勝 ; 潘光哲參與 
2431994拓展美國憲政體制認識的新視野:評《制憲風雲:美國立憲奇蹟》潘光哲 歷史月刊, 第81期,頁111-114
2441994評黃克武著《一個被放棄的選擇:梁啟超調適思想之研究》潘光哲 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 第18期,頁168-176
2451994羅友倫先生訪問紀錄張瑞德 ; 朱浤源訪問 ; 潘光哲 ; 蔡說麗聯合紀錄台北市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2461994嘉農口述歷史潘光哲訪問 ; 潘光哲紀錄 嘉義 : 國立嘉義農專校友會
2471993任以都先生訪問紀錄張朋園; 楊翠華; 沈松僑訪問; 潘光哲紀錄 台北市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2481991郭沫若與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發展: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為中心的討論潘光哲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236頁 p.
2491991民主主義與無產階級專政——考茨基與列寧對「向社會主義過渡」之爭論潘光哲 反思 第2期,頁23-45
2501989近年來台灣地區「張君勱研究」之概況潘光哲 反思 第1期,頁5-37
251-李煥先生訪問紀錄陳三井; 朱浤源訪問 ; 潘光哲紀錄 台北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