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到 63 筆結果,共 63 筆。

公開日期題名作者關聯scopusWOS全文
12024從出土寫本反省經學思想研究的理據與方法范麗梅 漢字思維與跨文化哲學——方法的反省 (臺北 : 政大出版社)
22023上博〈亙先〉「言名」之作為方法范麗梅 
32023上博〈亙先〉「凡言名先者有疑罔言之後者校比焉」釋讀范麗梅 
42023「虛屬」的經學建構——從子學史學思想進入討論的一種嘗試范麗梅 
52023從先秦兩漢宇宙觀閱讀《史記.天官書》書寫的意義范麗梅 
62023離詞、辨言、聞道― 古典研究再出發范麗梅主編 ; 黃慧芬副主編台北市
72023清華簡〈耆夜〉疑難字詞考釋與全篇內容解讀范麗梅 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 第76期,頁1-40
82023從反省「經學史學化」開展現代經學研究芻議范麗梅 第十二届中國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選集 (臺北 : 萬卷樓)
92022清華簡〈厚父〉疑難字詞考釋與全篇內容解讀范麗梅 漢學研究 第40卷第3期,頁209-250
102021儀式中的詩與詩經——清華簡〈耆夜〉的解讀與試探范麗梅 
112020郭店寫本引《詩》與儒學經典詮釋意義的形成范麗梅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第57期,頁103-142
122020戰國與西漢〈緇衣〉文本詮釋的差異比較三則范麗梅 臺大文史哲學報 第93期,頁29-64
132019清華簡〈厚父〉字詞考釋與全篇串解范麗梅 
142019意義探取與經典形成——從孟荀一致的觀點說起范麗梅 
152019經史子脈絡下的「經學」發展省思-重讀胡適與錢穆的一個觀點范麗梅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第29卷第4期,頁133-163
162019經史子脈絡下的「經學」發展省思——重讀胡適與錢穆的一個觀點范麗梅 
172018出土與傳世〈緇衣〉「君子言有物,行有格」章的詮釋差異范麗梅 
182018簡帛文字「羴如」與「疋膚膚」考釋范麗梅 林慶彰教授七秩華誕壽慶論文集 (臺北 : 萬卷樓)
192018清華簡〈傅說之命〉關鍵字詞與關鍵議題范麗梅 
202018或極焉生──上博〈亙先〉宇宙化生作用的三個面向范麗梅 饒宗頤國學院院刊 第5卷,頁169-216
212016文本相重與義理建構──清華簡〈傅說之命〉三篇思想研究范麗梅 科技部
222016言者身之文 : 郭店寫本關鍵字與身心思想范麗梅 臺北
232015寫本字詞中的身心思想──簡帛文獻的多層次表述范麗梅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242015《詩經・大雅・生民》「克岐克嶷」解范麗梅 國學新視野 總19期,頁52-55
252015朱熹與大學:新儒學對儒家經典之反思范麗梅 ; 黃冠雲臺北
262015郭店〈太一生水〉「(木甫)」的語文分析與思想義蘊范麗梅 漢學研究 第33卷第2期,頁195-226
272015委蛇與威儀──戰國竹簡與經典詮釋中的身體思維范麗梅 饒宗頤國學院院刊 第2期,頁119-175
282014Newly Excavated Texts in the Digital Age: Reflections on New ResourcesLee-moi Pham ; Kuan-yun HuangEARLY CHINA 37, 551-565
292013清華簡〈耆夜〉佚詩「紝仁兄弟」考范麗梅 
302013清華簡〈金縢〉「王弗豫有遲」考范麗梅 
312013允中與允信──郭店〈成之聞之〉引《書》的雙層詮釋范麗梅 出土文獻文字與語法研讀論文集 (臺北 : 萬卷樓)
322013中實返喻與喻而知之──〈慎子曰恭儉〉、〈五行〉與孟莊身心思想范麗梅 簡帛.經典.古史 (上海 : 上海古籍出版社)
332013亦既見止亦既覯止──儒學經典詮釋中意義的形成范麗梅 
342013夏含夷著《孔子之前:中國經典誕生的研究》范麗梅 ; 黃冠雲臺北
352012金心在中不可匿──郭店楚簡與先秦辱患中的身心試煉范麗梅 
362012或極焉生──上博〈亙先〉體用化生的三種類型范麗梅 
372012同出而異生──上博楚簡〈亙先〉上篇箋釋范麗梅 
382012簡帛文獻用字與閱讀習慣研究綜述范麗梅 哲學與文化 第39卷第4期,頁3-16
392012節節蹇蹇、永思喟如──楚簡〈性自命出〉亟治德的身心氣書寫范麗梅 
402011上博楚簡考釋四則范麗梅 2007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論文集 (臺灣 :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412011釋「中實以返喻」──〈慎子曰恭儉〉與《孟》《莊》思想范麗梅 
422011《詩經》「鶉之奔奔」引用與注解的多層詮釋范麗梅 
432011從溫弁到勉變──簡帛〈五行〉身心書寫的儒學史位置范麗梅 
442011「數位時代的出土文獻」專輯弁言范麗梅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第21卷第2期,頁1-7
452011由異文組群掘發詮釋層次──從《詩經》「鶉之奔奔」      到〈五行〉「顏色容貌溫弁也」范麗梅 
462010釋楚簡台司混合諸字──兼論用字習慣范麗梅 
472010釋台──兼論上古方言寫詞與經典解釋范麗梅 
482010郭店〈成之聞之〉若干引《書》的詮釋問題范麗梅 
492009Groups of textual variants from the written texts of the Book of Odes: A case studyPham, Lee-Moi 
502008簡帛文獻與《詩經》書寫文本研究范麗梅 國立臺灣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562 p.
512008《詩經.大雅.生民》「克岐克嶷」解──兼論古文字「允」、「矣」同源范麗梅 
522008上博〈孔子詩論〉「詩無 志,樂無 情,文無 言」考評范麗梅 
532007郭店楚簡〈六德〉「仁類蔑而束」相關段落釋讀范麗梅 楚地簡帛思想研究(三) (武漢 : 湖北教育出版社)
542007楚簡文字零釋范麗梅 臺大中文學報 第26期,頁67-88
552007沈建華編:《饒宗頤新出土文獻論證》范麗梅 哲學與文化, 第34卷第3期,頁103-108
562007上博楚簡考釋四則范麗梅 
572007從簡帛〈五行〉「疋膚膚」論儒家與《詩》、《易》相關道德境界的解釋范麗梅 
582006由從「 」諸字論金文「盭」與楚簡「 」字范麗梅 中國文學研究 第22期,頁1-28
592004上博楚簡〈魯邦大旱〉注譯范麗梅 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編) (上海 : 上海書店)
602004論鄂君啟節「凥」字范麗梅 中國文學研究 第18期,頁1-22
612003從郭店楚簡看子思學派與《易》學的關係范麗梅 
622001論郭店竹書與〈易傳〉之天道思想范麗梅 中國文學研究 第15期,頁1-20
63-節節蹇蹇、永思喟如──郭店〈性自命出〉亟治德的身心氣書寫范麗梅 清華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