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到 44 筆結果,共 44 筆。
公開日期 | 題名 | 作者 | 關聯 | scopus | WOS | 全文 | |
---|---|---|---|---|---|---|---|
1 | 2015 | 高橋亨與韓國儒學研究 | 林月惠 ; 李明輝 | 臺北市 | |||
2 | 2021 | 韓國儒學日文研究論集 | 高橋亨; 川原秀城; 井上厚史; 中純夫著; 黃崇修; 石立善; 陳瑋芬 ; 張文朝譯 ; 林月惠 ; 李明輝中文編校 | 台北市 | |||
3 | 2015 | 道德底形上學譯注 | 李明輝 | 台北 | |||
4 | 1990 | 道德底形上學之基礎 | Kant, Immanuel; 李明輝 | 臺北 | |||
5 | 1989 | 通靈者之夢 | Kant, Immanuel; 李明輝 | 臺北 | |||
6 | 2010 | 近代東亞變局中的李春生 | 李明輝 | 臺北 | |||
7 | 2007 | 當代儒學與西方文化:會通與轉化 | 李明輝 ; 林維杰 | 台北市 | |||
8 | 2004 | 當代儒學與西方文化:哲學篇 | 李明輝 ; 陳瑋芬 | 台北市 | |||
9 | 2001 | 當代儒學之自我轉化簡體字版 | 李明輝 | 北京 | |||
10 | 1994 | 當代儒學之自我轉化 | 李明輝 | 台北市 | |||
11 | 2003 | 由「內聖」向「外王」的轉折――現代新儒家的政治哲學 | 李明輝 |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第23期,頁337-350 | |||
12 | 2010 | 理解、詮釋與儒家傳統:比較觀點 | 李明輝 ; 邱黃海 | 台北市 | |||
13 | 2008 | 理解、詮釋與儒家傳統:個案篇 | 李明輝 ; 陳瑋芬 | 台北市 | |||
14 | 2002 | 現代儒家與東亞文明:地域與發展 | 李明輝 ; 陳瑋芬 | 台北市 | |||
15 | 2018 | 王艮及其學說 | 余蓓荷著; 邱黃海; 李明輝譯 | 台北市 | |||
16 | 2015 | 牟宗三與「生命的學問」 | 李明輝 | 經典、經學與儒家思想的現代詮釋 (北京 : 人民出版社) | |||
17 | 2016 | 李春生論儒家與基督教 | 李明輝 | 存在交涉:日治時代的臺灣哲學 (台北 : 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公司) | |||
18 | 2020 | 李明輝新儒學論文精選集 | 李明輝 | 台北 | |||
19 | 2001 | 徐復觀雜文補編 (一至六冊) | 李明輝 ; 黎漢基編 | 台北市 | |||
20 | 2020 | 康德與中國哲學 | 李明輝 | 廣州. | |||
21 | 2002 | 康德歷史哲學論文集 | Kant, Immanuel; 李明輝 | 臺北 | |||
22 | 2016 | 康德哲學在東亞 | 李明輝 | 臺北 | |||
23 | 1994 | 康德倫理學與孟子道德思考之重建 | 李明輝 | 台北市 | |||
24 | 1988 | 康德「純粹理性批判」導讀 | Baumgartner, H. M.; 李明輝 | 臺北 | |||
25 | 2011 | 崔英辰《韓國儒學思想研究》 | 李明輝 | 儒教文化研究(韓國成均館大學) 第15輯,頁303-308 | |||
26 | 2014 | 「實踐必然性」與「內在要求」――回應陳瑞麟教授 | 李明輝 | 全球與本土之間的哲學探索──劉述先先生八秩壽慶論文集 (台北 : 台灣學生書局) | |||
27 | 2001 | 孟子重探 | 李明輝 | 臺北 | |||
28 | 1995 | 孟子思想的哲學探討 | 李明輝主編 | 台北市 | |||
29 | 2005 | 四端與七情──關於道德情感的比較哲學探討 | 李明輝 | 臺北 | |||
30 | 2019 | 四端七情論 | (韓)民族與思想研究會編; 姜日天等譯; 林月惠中文編校 ; 李明輝中文編校 | 臺北市 | |||
31 | 2015 | 再論儒家、康德倫理學與德行倫理學――評唐文明的《隱秘的顛覆》 | 李明輝 |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 第12卷第2期,頁327-349 | |||
32 | 2005 | 儒家視野下的政治思想(簡體字版) | 李明輝 | 北京 | |||
33 | 2005 | 儒家視野下的政治思想 | 李明輝 | 臺北 | |||
34 | 1990 | 儒家與康德 | 李明輝 | 臺北 | |||
35 | 1997 | 儒家思想的現代詮釋 | 李明輝主編 | 台北市 | |||
36 | 1998 | 儒家思想在現代東亞:總論篇 | 李明輝主編 | 台北市 | |||
37 | 2016 | 儒學與現代意識 (增訂版) | 李明輝 | 臺北 | |||
38 | 1991 | 儒學與現代意識 | 李明輝 | 臺北 | |||
39 | 2008 | 一切能作為學問而出現的未來形上學之序論 | Kant, Immanuel; 李明輝 | 臺北 | |||
40 | 2016 | Studies of Chinese Philosophy from a Transcultural Perspective: Contextualization and Decontextualization | Lee, Ming-huei | The Bloomsbury Research Handbook of Chinese Philosophy Methodologies (London/New York : Bloomsbury) | |||
41 | 2021 | Mou Zongsan: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Kantianism | Lee, Ming-huei | Dao Companion to Contemporary Confucian Philosophy (Cham : Springer Nature Switzerland AG) | |||
42 | 2001 | Der Konfuzianismus im modernen China | 李明輝 | Leipzig | |||
43 | 1994 | Das Problem des Moralischen Gefuhls in der Entwicklung der Kantischen Ethik (康德倫理學發展中的道德情感問題 德文本) | Lee, Ming-huei | Taipei | |||
44 | 2017 | Building Democracy: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ntemporary New Confucianism | Lee, Ming-huei | Confucianism for the Cotemporary World: Global Order, Political Plurality, and Social Action (Albany :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