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1-160 of 160 (Search time: 0.002 seconds).
Issue Date | Title | Author(s) | Relation | scopus | WOS | Fulltext/Archive link | |
---|---|---|---|---|---|---|---|
1 | 2018 | 導論:一位日本佛教美術史學者的心路歷程 | 顏娟英 | 雲翔瑞像 : 初唐佛教美術研究 (臺北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
2 | 2018 | 導讀:浴火鳳凰:日本佛教藝術巔峰的再現 | 顏娟英 | 奈良大佛與重源肖像 : 日本中古時期佛教藝術的蛻變 (Portraits of Chogen: The Transformation of Buddhist Art in Early Medieval Japan, Japanese Visual Culture I, Leiden-Boston: Brill, 2011) (台北 : 石頭出版社) | |||
3 | 2018 | 玉峰凌雲春風迴─1950年代畫家林玉山的進退 | 顏娟英 | 嘉邑•故鄉─林玉山110紀念展 (嘉義 : 嘉義文化局) | |||
4 | 2017 | 日本近代美術與國族文化的建設 | 顏娟英 | 日本近代洋画大展 | |||
5 | 2017 | 從涼州瑞像思考敦煌莫高窟323窟,332窟 | 汪悅進; 曾藍瑩; 小川裕充; 林聖智 ; 鄭 岩; 李星明; 鄧菲; 顏娟英 ; 孫英剛; 黃佩賢; 董少新; 黃士珊; 尹翠琪 | 圖像與儀式:中國古代宗教史與藝術史的融合 (北京 : 中華書局) | |||
6 | 2016 | 天際明亮的光芒─臺灣手工藝的導師顏水龍 | 顏娟英 | 臺灣工藝,頁8-13 | |||
7 | 2016 | 鏡花水月:中國古代美術考古與佛教藝術的探討 | 顏娟英 | 台北市 | |||
8 | 2016 | 源自作品回歸作品的一部美術史 | 顏娟英 | 《台灣製造‧製造台灣》 頁24-29 | |||
9 | 2015 | 生與死─北朝涅槃圖像的發展 | 顏娟英 | 國立台灣大學美術史研界集刊 第39期,頁1-48 | |||
10 | 2015 | 初唐佛教藝術圖像學 | 顏娟英 | ||||
11 | 2014 | 與佛有約—佛教造像題記中的祈願與實踐 | 顏娟英 | 台北市 | |||
12 | 2014 | 藝術史中的漢晉與唐宋之變 | 顏娟英 ; 石守謙 | 臺北市 | |||
13 | 2014 | 日本占領下における台湾の美術 ― 1895-1945年 | 顏娟英 | 美術の日本近現代史──制度・言說・造型 (東京 : 株式會社東京美術) | |||
14 | 2014 | 從追求神仙到淨土世界──漢唐之際圖象的變遷 | 顏娟英 | 藝術史中的漢晉與唐宋之變 (臺北 : 石頭出版社) | |||
15 | 2014 | 帝展と台展─殖民地畫家にわける作風の二面性 | 顏娟英 | 東京‧ソウル‧台北‧長春─官展にみる近代美術 (福岡 : 福岡アジア美術館) | |||
16 | 2013 | 從涼州瑞像思考敦煌莫高窟323窟、332窟 | 顏娟英 | 張光直先生逝世十週年紀念論文集.東亞考古學的再思 (臺北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
17 | 2013 | 佛教造像緣起與瑞像的發展 | 顏娟英 | 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信仰、實踐與文化調適(上冊) (臺北 : 中央研究院) | |||
18 | 2012 | 〈一九三〇年代台湾美術と文学運動〉訳注 [in Japanese] | 顏娟英 | The bulletin of Central Research Institute Fukuoka University. Humanities, Series A 第12卷第3期,頁41-57 | |||
19 | 2012 | 彰化南瑤宮的變容—日治時期媽祖廟建築的新舊衝突 | 顏娟英 | 臺灣及其脈絡 (臺北 : 臺大出版中心) | |||
20 | 2012 | 臺灣風景的人文精神──顏水龍油畫創作 | 顏娟英 | 雷逸婷編,《走進公眾.美化臺灣:顏水龍》 (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2012),頁286-299 | |||
21 | 2012 | 逆水而上的理想實踐者──顏水龍 | 顏娟英 | 雷逸婷編,《走進公眾.美化臺灣:顏水龍》 (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2012),頁12-27 | |||
22 | 2012 | 自畫像、家族像與文化認同問題──試析日治時期三位畫家 | 顏娟英 | 近代肖像意義的論辯 (臺北 : 遠流出版社) | |||
23 | 2011 | Self-Portraits, Family Portraits, and the Issue of Identity: An Analysis of Three Taiwanese Painters of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 Chuan-ying Yen | Southeast Review of Asian Studies 33, 34-68 | |||
24 | 2011 | 관방미술전람회의비교:1927년台灣美術展覽會와1929년上海全國美術展覽會 | 顏娟英 | 美術史論壇 第32號,頁211-257 | |||
25 | 2011 | 修行人的藝術實踐——大樹之歌‧畫說佛傳 | 顏娟英 | 雷逸婷編,《心與手三部曲——奚淞畫展》 (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2011),頁12-17 | |||
26 | 2011 | 時光的回顧——跨越生與死的創作 | 顏娟英 | 劉永仁編,《劉耿一回顧展——生命感知與詠嘆》 (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2011),頁16-23 | |||
27 | 2010 | 南国美術の殿堂建造―台湾展物語 | 顏娟英 | 「帝国」と美術 : 一九三稾年代日本の対外美術戦略(東京 : 國書刊行會) | |||
28 | 2010 | 自畫像、家族像與文化認同問題──試析日治時期三位畫家 | 顏娟英 | 藝術學研究 第7期,頁25-69 | |||
29 | 2010 | 評An-yi Pan, Painting Faith: Li Gonglin and Northern Song Buddhist Culture | 顏娟英 | 漢學研究 第28卷第1期,頁405-411 | |||
30 | 2010 | 官展の自画像と女性像—日本統治期における文化アイデンティティについて | Chuan-ying Yen | ||||
31 | 2010 | 中國史新論.美術考古分冊 | 顏娟英 | 臺北市 | |||
32 | 2010 | 官方美術展覽會的比較──1927年台灣美術展覽會與1929年全國美術展覽會 | 顏娟英 | 博覽會與近代中國 (武漢 : 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 |||
33 | 2009 | 油彩‧山脈‧呂基正 | 顏娟英 | 台北 | |||
34 | 2009 | 03.知識饗宴系列05電子書 | 錢煦; 李旺龍; 李家維; 周昌弘; 張俊彥; 劉兆漢; 葉永烜; 王璦玲; 顏娟英 ; 黃進興 | 台北市 | |||
35 | 2009 | 「日本画」の死—日本統治時代における美術発展の困難 | 顏娟英 ; 塚本麿充譯 | 美術研究 第398号,頁 293-313 | |||
36 | 2009 | Tradition Transformed: Ink Painting in Taiwan, 1950-2000 | 顏娟英 | 金澤大學考古學紀要 第30號,頁17-27 | |||
37 | 2009 | 台灣近代美術史的觀察 | 顏娟英 | 知識饗宴系列5 (台北 : 中央研究院) | |||
38 | 2009 | Art Exhibitions, 1850-1949 | Chuan-ying Yen | Encyclopedia of Modern China 4 (Detroit : Charles Scribner's Sons) | |||
39 | 2009 | 美術館收藏的艱辛與幸福感——從嘉義女傑張李德和家屬的捐贈談起 | 顏娟英 | 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組編,《臺灣美術近代化歷程——1945年之前》 (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2009) | |||
40 | 2009 | 臺灣近代美術史的觀察 | 顏娟英 | 知識饗宴系列5 (臺北 : 中央研究院) | |||
41 | 2008 | ワークショップ「中国石窟寺院と石経」 | Yen, Chuan-Ying | ||||
42 | 2008 | 折射的西洋美術潮流-台灣水彩畫的誕生 | 顏娟英 | 台灣水彩一百年 (台北 : 國立歷史博物館、國立臺灣美術館) | |||
43 | 2008 | 02.知識饗宴「台灣近代美術史的觀察」 | 顏娟英 | ||||
44 | 2008 | 佛教造像、題記與拓片—整理傅斯年圖書館拓片側記 | 顏娟英 | ||||
45 | 2008 | 北朝佛教石刻拓片百品 | 顏娟英 | 台北市 | |||
46 | 2008 | Images of Cultural Identity in Colonial Taiwan: From Huang Tushui’s Water Buffalo to Lin Yushan’s Home Series | Yen, Chuan-Ying | The History of Painting in East Asia: Essays on Scholarly Method (Taipei : Rock Publishing) | |||
47 | 2008 | 佛教造像、題記與拓片——整理傅斯年圖書館拓片側記 | 顏娟英 | 北朝佛教石刻拓片百品 (臺北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
48 | 2007 | Tradition Transformed: Ink Painting in Taiwan, 1950-2000 | Yen, Chuan-Ying | ||||
49 | 2007 | 日治時期寺廟建築的新舊衝突─1917年彰化南瑤宮改築事件 | 顏娟英 | 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 第22期,頁191-269 | |||
50 | 2007 | 大足石窟宋代複數大悲觀音像初探 | Yen, Chuan-Ying | 2005年重慶大足石刻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北京 : 文物出版社) | |||
51 | 2007 | The Demise of Oriental-style Painting in Taiwan | Yen, Chuan-Ying | Refracted Modernity: Visual Culture and Identity in Colonial Taiwan (Honolulu : University of Hawai’i) | |||
52 | 2007 | モダンテイート伝統──嘉義出身の三人の美術家の物語 | 顏娟英 | 日本における外來美術の受容に関する調查研究報告書 (東京 : 東京文化財研究所) | |||
53 | 2006 | 不息變動的上海美術學校 | 顏娟英 | 上海美術風雲─申報美術資料索引1872-1949 (台北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
54 | 2006 | 上海美術風雲─1872-1949申報藝術條目資料索引 | 顏娟英 | 台北市 | |||
55 | 2006 | Iconography and Faith of the Tang-dynasty Eleven-headed Avalokitesvara | Yen, Chuan-Ying | ||||
56 | 2006 | 台灣的美術 | 顏娟英 ; 黃琪惠; 廖新田 | 台北縣 | |||
57 | 2006 | 唐代十一面觀音圖像與信仰 | 顏娟英 | 佛學研究中心學報 第11卷,頁85-116 | |||
58 | 2006 | Colonial Taiwa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Landscape Painting | Yen, Chuan-Ying | Taiwan Under Japanese Colonial Rule, 1895-1945 (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 |||
59 | 2006 | 傳統與學習之間—日治時期林玉山的素描作品 | 顏娟英 | 百歲紀念─觀物之生 林玉山的繪畫世界 (臺北 : 國立歷史博物館) | |||
60 | 2005 | 一九一○年代、台湾の美術活動─植民地官方品味の変遷 | 顏娟英 | 大正期美術展覽會の研究 (東京 : 中央公論美術) | |||
61 | 2005 | The Decorative Motifs on the Tang Dynasty Mirrors | Yen, Chuan-Ying | Clarity and Luster: New Light on Bronze Mirrors in Tang and Post-Tang Dynasty China, 600-1300, Vol. 9 (Cleverland Studies : The Cleveland Museum of Art in association with Brepols Publishe) | |||
62 | 2005 | 水彩‧紫瀾‧石川欽一郎 | 顏娟英 | 台北市 | |||
63 | 2005 | 台灣學者中國史研究論叢‧美術與考古 | 顏娟英 | 北京 | |||
64 | 2005 | 台灣風景畫的變貌 | 顏娟英 | 視覺藝術與文化 (桃園縣中壢市 : 國立中央大學) | |||
65 | 2005 | 導言 | 顏娟英 | 臺灣學者中國史研究論叢.美術與考古 (北京 :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 |||
66 | 2004 | 官方品味的變遷——石川欽一郎與臺灣書畫會1908-1917 | 顏娟英 | ||||
67 | 2004 | 日治時期地方色彩與臺灣意識問題--林玉山從「水牛」到「家園」系列作品 | 顏娟英 | 新史學 第15卷第2期,頁113-141 | |||
68 | 2004 | 南臺灣油畫的啟蒙者——劉啟祥的繪畫語言 | 顏娟英 | 空谷清音——劉啟祥作品回顧展 (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2004) | |||
69 | 2004 | 規範的空間與追求新知——殖民地臺灣近代美術 | 顏娟英 | 朱紀蓉、蔡雅純執行編輯,《正言世代——臺灣當代視覺文化》 (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2004),頁10-41 | |||
70 | 2003 | 脈動的臺灣山岳——彩繪宇宙天地的生命力 | 顏娟英 | 戈思明主編,韋心瀅執行編輯,《登高行遠——呂基正的臺灣山岳群像》 (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3),頁8-25 | |||
71 | 2002 | 官方美術文化空間的比較——1927年台灣美術展覽會與1929年上海全國美術展覽會 | 顏娟英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第73本第4分,頁625-683 | |||
72 | 2002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藏北魏紀年佛教石刻拓本目錄 | 顏娟英 ; 佛教拓片研讀小組編 | 台北市 | |||
73 | 2002 | 北朝華嚴經造象的省思 | 顏娟英 | 中世紀以前的地域文化、宗教與藝術—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歷史組 (臺北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
74 | 2002 | 1872-1911《申報》藝術條目索引 | 顏娟英 | 國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 第26期,頁1-48 | |||
75 | 2001 | 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 (上、下冊) | 顏娟英 | 台北市 | |||
76 | 2001 | 臺灣畫壇上的個性派畫家——鹽月桃甫 | 顏娟英 | 上田雄二編,《情熱.愛.詩情——鹽月桃甫展》 (宮崎縣立美術館,2001),頁43-49 | |||
77 | 2000 | 近代台灣風景觀的建構 | 顏娟英 | 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 第9期,頁179-206, 240 | |||
78 | 2000 | Colonial Taiwa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Landscape Painting | Chuan-ying Yen | The Chinese Pen (2000), 66-87 | |||
79 | 2000 | 臺展時期東洋畫的地方色彩 | 顏娟英 | 臺北市立美術館展覽組編,《臺灣東洋畫探源》 (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2000),頁7-18 | |||
80 | 2000 | 中國中古時期美術考古的省思—一個側面的觀察 | 顏娟英 | 學術史與方法學的省思—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研討會論文集 (臺北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
81 | 1999 | 本所傅斯年圖書館收藏佛教造像拓片整理工作簡報 | 顏娟英 ; 謝振發 | 古今論衡 第2期,頁89-92 | |||
82 | 1999 | 近代臺灣風景的美學觀點 | 顏娟英 | ||||
83 | 1999 | A Constant Appreciation For Moonlight:The Artist He Huaishuo | Chuan-ying Yen | The Chinese Pen (1999), 48-80 | |||
84 | 1999 | 重建回憶的庭園——李澤藩晚年鄉土作品 | 顏娟英 |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編,《藝鄉情真——李澤藩逝世十周年畫集》 (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9),頁22-27 | |||
85 | 1998 | 北齊禪觀窟的圖像考—從小南海石窟到響堂山石窟 | 顏娟英 | 東方學報. 京都 第70册,頁375-440 | |||
86 | 1998 | 臺灣近代美術大事年表1895-1945 | 顏娟英 | 台北市 | |||
87 | 1998 | 臺灣美術全集21—呂基正 | 顏娟英 | 台北市 | |||
88 | 1998 | The Artists from Ta-Tao-Cheng--The History Of The Chi-Yuan Painting Society | Chuan-ying Yen | The Chinese Pen (1998), 54-72 | |||
89 | 1998 | 唐長安七寶臺石刻的再省思 | 顏娟英 | 遠望集:陝西省考古硏究所華誕四十周年紀念文集 (西安市 : 陝西人民美術出版社) | |||
90 | 1998 | 自然風景的認知歷程——臺灣風景畫的誕生 | 顏娟英 | 大家來寫生(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8),頁50-54 | |||
91 | 1998 | 佛教藝術方法學的再檢討 | 顏娟英 | 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四屆討論會 (臺北 : 國史館) | |||
92 | 1998 | 戰後初期臺灣美術的反省與幻滅 | 顏娟英 | 二二八事件硏究論文集 (臺北 : 吳三連文教基金會) | |||
93 | 1997 | 臺灣近代美術史 | 顏娟英 | 臺灣近代史.文化篇 (南投 :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 |||
94 | 1997 | 天龍山石窟的再省思 | 顏娟英 | 中國考古學與歷史學之整合研究 (臺北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
95 | 1997 | Entering the Buddhist Way with the Bodhi Mind--Relief Sculpture in Cave 1 in South Hsiang-t'ang-shan | Chuan-ying Yen | The Chinese Pen (1997), 97-118 | |||
96 | 1997 | A Courageous Paiter of a Pioneering Age: Chen cheng-p'o (1895-1947) | Chuan-ying Yen | The Chinese Pen (1997), 106-120 | |||
97 | 1997 | 畫家的創造世界與自我的面貌 | 顏娟英 | 劉耿一 (臺北:彩田藝術空間,1997) | |||
98 | 1997 | 日治時代美術後期的分裂與結束 | 顏娟英 | 何謂臺灣?:近代臺灣美術與文化認同論文集 (臺北 :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 |||
99 | 1996 | The Chai Family Cave: Cave 220 at Tun-huang | Chuan-ying Yen | The Chinese Pen (1996), 77-93 | |||
100 | 1996 | The Southward Movement of Buddhist Cave Construction in the High T'ang Period | Chuan-ying Yen | The Chinese Pen (1996), 71-99 | |||
101 | 1996 | Tun-huang Cave 285 and Meditational Representation | Chuan-ying Yen | The Chinese Pen (1996), 83-99 | |||
102 | 1996 | 臺灣早期西洋畫壇的長者——倪蔣懷 | 顏娟英 | 臺北市立美術館展覽組編,《藝術行腳——倪蔣懷作品展》 (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1996),頁6-11 | |||
103 | 1995 | The Pure Land Illustration and Hua-yen Visualization | Chuan-ying Yen | ||||
104 | 1995 | 盛唐玄宗朝佛教藝術的轉變 | 顏娟英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第66本第2分,頁559-678 | |||
105 | 1995 | 生命的延續與文化的傳承——劉氏父子 | 顏娟英 | 雄獅美術 第290期,頁96-101 | |||
106 | 1995 | 李德印象記 | 顏娟英 | 雄獅美術 第287期,頁45-52 | |||
107 | 1995 | 臺灣美術全集18—廖德政 | 顏娟英 | 台北市 | |||
108 | 1995 | 臺灣早期西洋畫的發展 | 顏娟英 | 臺灣視覺文化:藝術家二十年文集 (臺北 : 藝術家) | |||
109 | 1995 | The Caves of T'ien-lung Shan near Tai-yuan Shansi Porvince | Chuan-ying Yen | The Chinese Pen (1995), 91-110 | |||
110 | 1995 | The Thousand-Buddha Cave of Kung: Ku Temple Lin County Henan Province | Chuan-ying Yen | The Chinese Pen (1995), 76-93 | |||
111 | 1995 | Sui Buddhist Monuments at I-tu in Shantung | Chuan-ying Yen | The Chinese Pen (1995), 88-105 | |||
112 | 1995 | 台灣繪畫發展史略 | 顏娟英 | 臺灣美術年鑑 1995,雄獅臺灣美術年鑑編輯委員會編 (臺北:雄獅圖書公司),頁1-2-1-11 | |||
113 | 1995 | 創造臺灣的風貌─陳植棋畫風試析 | 顏娟英 | 臺北市立美術館展覽組編,《古雅的青春——陳植棋作品展》 (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1995),頁6-14 | |||
114 | 1995 | 臺灣美術的新希望與破滅——魯迅及其他 | 顏娟英 | 文化通訊 第1期,頁2-4 | |||
115 | 1995 | 北齊小南海石窟與僧稠 | 顏娟英 | 佛教思想的傳承與發展——印順導師九秩華誕祝壽文集 (臺北 : 東大圖書公司) | |||
116 | 1994 | Taiwanese Painting | Chuan-ying Yen | The Dictionary of Art (London : Macmillan Publishers Ltd) | |||
117 | 1994 | Carving the Sacred Words in Stone | Chuan-ying Yen | The Chinese Pen (1994), 64-78 | |||
118 | 1994 | The Immortal World in Tomb Murals | Chuan-ying Yen | The Chinese Pen (1994), 81-94 | |||
119 | 1994 | The Epitaph of the Late Ch'an Master Great Wisdom and the Early School of Meditation | Chuan-ying Yen | The Chinese Pen (1994), 138-151 | |||
120 | 1994 | The Five Terraces Mountain: Sacred Site of Manjusri Bodhisattva | Chuan-ying Yen | The Chinese Pen (1994), 9 | |||
121 | 1994 | Small Caves on the Hills by the River: The Hsiao-nan-hai Cave-temple at Henan | Chuan-ying Yen | The Chinese Pen (1994), 91-103 | |||
122 | 1994 | 陳澄波繪畫風格的形成 | 顏娟英 | 臺北市立美術館展覽組編,《陳澄波百年紀念展》 (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1994),頁10-14 | |||
123 | 1993 | 走過智慧的歲月—劉耿一個展評述 | 顏娟英 | 雄獅美術 第274期,頁26-30 | |||
124 | 1993 | 殿堂中的美術—臺灣早期現代美術與文化啟蒙 | 顏娟英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第64本第2分,頁469-610。 | |||
125 | 1993 | 情感投影的空間——第二屆雄師美術創作獎評審感言 | 顏娟英 | 雄獅美術 第265期,頁44-48 | |||
126 | 1993 | The Art Movement in 1930's in Taiwan | Chuan-ying Yen | Modernity in Asian Art (Honolulu, Hawaii : University of Hawaii) | |||
127 | 1993 | Writing Taiwanese Art History: The Art of Liu Chi-hsiang | Chuan-ying Yen | Art and Asia Pacific, Supplement to Art and Australia | |||
128 | 1993 | 一九三〇年代美術與文學運動 | 顏娟英 | 日據時期臺灣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臺北 : 臺灣大學歷史系) | |||
129 | 1993 | The Pottery World of Fantasy: Tang Three-color Wares | Chuan-ying Yen | The Chinese Pen (1993), 144-155 | |||
130 | 1993 | The Ornament on Chinese Bronze Mirror of the Tang Dynasty (A.D. 618-906) | Chuan-ying Yen | The Chinese Pen (1993), 113-128 | |||
131 | 1993 | The Golden Dharma at the Fa Men Monastery | Chuan-ying Yen | The Chinese Pen (1993), 99-110 | |||
132 | 1993 | 談河南林縣共谷寺千佛洞 | 顏娟英 | 人生 123(1993):38-45 | |||
133 | 1993 | 蕭如松先生採訪追憶 | 顏娟英 | 臺北市立美術館展覧組編,《蕭如松藝術展》 (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1993),頁5-7 | |||
134 | 1993 | 談山西太原天龍山石窟的唐代造像 | 顏娟英 | 人生 119(1993):31-35 | |||
135 | 1993 | 臺灣美術全集11—劉啟祥 | 顏娟英 | 台北市 | |||
136 | 1992 | 洗心滌靈——廖德政創造風景的歷程 | 顏娟英 | 雄獅美術 第262期,頁36-45 | |||
137 | 1992 | The Dawn of the Modern Art in Taiwan | Yen, Chuan-Ying | ||||
138 | 1992 | 日據時代臺灣美術史年表 | 顏娟英 | 藝術學 8:57-98 | |||
139 | 1992 | 臺灣美術全集1 —陳澄波 | 顏娟英 | 台北市 | |||
140 | 1992 | Cave of thousand Buddhas: the Wan-fo Cave at Long-men | Chuan-ying Yen | The Chinese Pen (1992), 191-201 | |||
141 | 1992 | Empress Wu and the Feng-hsien Cave-Temple | Chuan-ying Yen | The Chinese Pen (1992), 49-61 | |||
142 | 1992 | Sacred and Profane: The Imperial Buddhist Cave at Lung-men | Chuan-ying Yen | The Chinese Pen (1992), 58-67 | |||
143 | 1992 | 臺灣文化與美術的沈思——代序 | 顏娟英 | 王行恭編,《日據時期臺灣美術檔案——臺灣畫家西洋畫圖錄》 (臺北) | |||
144 | 1992 | 藝術創作的尊嚴——我看劉耿一的近作 | 顏娟英 | 蕭瓊瑞主編,《1991臺灣藝評選》 (高雄:炎黃藝術文教基金會,1992),頁268-272 | |||
145 | 1992 | 畫家的左手——江兆申先生的藝術史成就 | 顏娟英 | 名家翰墨 35(1992):56-65 | |||
146 | 1992 | 日據時期臺灣美術史的研究 | 顏娟英 | 民國以來國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 (臺北 : 國立臺灣大學) | |||
147 | 1991 | The Compelling Images: Ku-yang Buddhist Cave at Lung-men | Chuan-ying Yen | The Chinese Pen (1991), 58-69 | |||
148 | 1991 | 河北南響堂山石窟寺初探 | 顏娟英 | 考古與歷史文化:慶祝高去尋先生八十大壽論文集 (台北 : 正中書局) | |||
149 | 1990 | 寫生與自畫像 | 顏娟英 | 雄獅美術 第227期,頁87-91 | |||
150 | 1990 | The High Tang Buddhist Art | Chuan-ying Yen | The Chinese Pen (1990), 39-48 | |||
151 | 1989 | 唐代銅鏡文飾之內容與風格 | 顏娟英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第60本第2分,頁289-366 | |||
152 | 1988 | 從肖像畫到空間宇宙之畫——李石樵回顧畫展 | 顏娟英 | 現代美術 (臺北市立美術館館刊)21(1988):18-31 | |||
153 | 1987 | The Tower of Seven Jewels and Empress Wu | Chuan-ying Yen | National Palace Museum Bulletin 22(11), 1-16 | |||
154 | 1987 | 唐長安七寶臺石刻佛像 | 顏娟英 | 藝術學 1:40-89 | |||
155 | 1987 | 中國佛教藝術風格的演變 | 顏娟英 | 金銅佛造像特展圖錄 (臺北 : 國立故宮博物院) | |||
156 | 1986 | The Tower of Seven Jewels: The Style, Patronage and Iconography of the T’ang Monument | Yen, Chuan-Ying | Harvard University, Fine Arts, 343 p. | |||
157 | 1983 | 試論魏晉南北朝至唐代佛教雕刻 | 顏娟英 | 中國文化新論——美感與造形 (臺北 :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 |||
158 | 1980 | The Double Tree Motif in Chinese Buddhist Iconography | Chuan-ying Yen | National Palace Museum Bulletin 14.6:1-13 | |||
159 | 1980 | 藍瑛與仿古繪畫 | 顏娟英 | 台北市 | |||
160 | 1979 | The Double Tree Motif in Chinese Buddhist Iconography | Chuan-ying Yen | National Palace Museum Bulletin 14.5: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