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到 122 筆結果,共 122 筆。
公開日期 | 題名 | 作者 | 關聯 | scopus | WOS | 全文 | |
---|---|---|---|---|---|---|---|
1 | 2022 | 生命史學:從醫療看中國歷史(修訂二版) | 李建民 | 臺北 | |||
2 | 2021 | 醫學史的新想像 | 李建民 | 中醫典籍與文化:多元醫學交流與融通 第1輯,頁51-72 | |||
3 | 2021 | 扁鵲、中醫史的差異起源及早期風格——「後疑古派」? | 李建民 | 2019中國出土醫學文獻與文物研究國際學術會論文集刊 (成都 : 巴蜀書社) | |||
4 | 2020 | 王國維自殺之謎:清朝遺老、國學大師,為何最後選擇投湖自盡? | 李建民 | 故事 | |||
5 | 2019 | 扁鵲、中醫史的差異起源及早期風格——「後疑古派」? | 李建民 | 醫療社會史研究 第6期 | |||
6 | 2019 | Bian Que Dissatisfied-Current Dabate over Key Issues of Chinese Medicine History | Jianmin Li | ICHSEA 2019: 1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n East Asia (Jeonju : Chonbuk National University) | |||
7 | 2018 | 近世中醫外科「反常」手術之謎 | 李建民 | 台北市 | |||
8 | 2018 | 絲路上的牛黃藥物交流史 | 李建民 | 中醫藥文化 第13卷第1期,頁14-27 | |||
9 | 2018 | 從中醫看中國文化 | 李建民 | 香港 | |||
10 | 2017 | On Method: In Light of Tian Hui(天回)Laoguanshan(老官山) Tomb’s Medical Findings | Jianmin Li | Chinese Medical Culture 2, 4-10 | |||
11 | 2016 | ‘양시(羊矢)’라는 수수께기와 중국 의학의 근육 신체관 | 李建民 | 韓國《醫哲學研究》(의철학연구) 22卷,頁159-191 | |||
12 | 2016 | 「羊矢」之謎與中醫肌肉的身體觀 | 李建民 | 中醫藥文化 2016年第3 期,頁4-12 | |||
13 | 2016 | 清代手抄本《瘍醫探源論》考釋 | 李建民 | 九州學林 第37卷,頁153-190 | |||
14 | 2016 | 被忽視的中醫手術史 | 李建民 | 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 第17卷第1期,頁9-13 | |||
15 | 2016 | 做為方法的中醫出土文物 | 李建民 | 醫療社會史研究 2016年2期,頁3-36 | |||
16 | 2015 | 中國史新論.醫療史分冊 | 李建民 | 台北市 | |||
17 | 2015 | 中醫外科為什麼不動手術? | 李建民 | 韓國醫史學會誌(慶熙大學) 第28卷第2期,頁121-138 | |||
18 | 2015 | 比較醫學史的再思考 | 李建民 | 歷史研究 2015年第二期,頁9-14 | |||
19 | 2014 | 「醫古文」與醫學史 | 李建民 | 中醫藥文化 2014年03期,頁24-25 | |||
20 | 2014 | 中國明代の縫合手術 | 李建民 | 千葉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 28号,頁278-294 | |||
21 | 2014 | 學習醫學史的經驗淺談 | 李建民 | 中國社會歷史評論 第15卷,頁1-7 | |||
22 | 2013 | 中醫近世外科「反常」手術之謎──中醫為什麼沒有「手術」傳統 | 李建民 | 大韓韓醫學原典學會誌 第26卷第4期,頁155-179 | |||
23 | 2013 | 明代《外科正宗.救自刎斷喉法》考釋 | 李建民 | 九州學林 第32卷,頁97-113 | |||
24 | 2012 | 「陰門陣」新論——明清身體的文化小史 | 李建民 | 東華人文學報 第21期,頁45-76 | |||
25 | 2011 | 《藏府指掌圖書》的「藏象」觀及觀看的實踐 | 李建民 | 九州學林 2010冬季號,頁45-81 | |||
26 | 2011 | 祟病與場所:傳統醫學對祟病的一種解釋 | 李建民 | 疾病的歷史 (臺北 : 聯經出版公司) | |||
27 | 2011 | 華佗隱藏的手術--外科的中國醫學史 | 李建民 | 台北市 | |||
28 | 2011 | 隔岸繁花—一個歷史學家的心靈之旅 | 李建民 | 台北縣 | |||
29 | 2010 | 「國學」與中醫文化通識 | 李建民 | 上海中醫藥國際論壇論文集 (上海) | |||
30 | 2010 | 中國醫學史研究的新進路 : 個人經驗 | 李建民 | 香港《黃帝內經》研討會論文 (沙田 :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 | |||
31 | 2010 | 古典醫學的知識形式 | 李建民 | 中國史新論.科技與中國社會分冊 (臺北 : 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 |||
32 | 2010 | Manuscripts, received texts and the healing arts | Li, Jianmin ; Lo, Vivienne | China’s Early Empires: A Re-appraisal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33 | 2009 | 「人中」(圖)與古典醫學的身體觀 | 李建民 | 杏仁:醫學.人文.歷史(長庚醫學院刊物)第1期,頁5-22 | |||
34 | 2009 | They Shall Expel Demons: Etiology, the Medical Can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Medical Techniques Before the Tang | Li, Jianmin | Early Chinese Religion, Part One: Shang through Han (1250BC-220AD), vol.2 (Leiden‧Boston : Brill) | |||
35 | 2009 | 旅行者的史學——中國醫學史的旅行 | 李建民 | 台北市 | |||
36 | 2008 | 在風中—做為中國史的醫學史 | 李建民 | 從醫療看中國史 (臺北 :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 |||
37 | 2008 | 中國醫學的「一種文化」--史料、方法與視野 | 李建民 | 古今論衡 第18期,頁137-168 | |||
38 | 2008 | 從醫療看中國史 | 李建民 | 台北市 | |||
39 | 2008 | 督脈與中國早期養生實踐——奇經八脈的新研究之二 | 李建民 | 性別、身體與醫療 (臺北 : 聯經出版公司) | |||
40 | 2008 | 生命史学 : 從医疗看中囯历史(簡體字版) | 李建民 | 上海 | |||
41 | 2008 | 從馬王堆醫書看先秦中醫生理觀 | 林伯欣; 李建民 ; 林昭庚 | 中華醫史雜誌 2008年1期,頁19-23 | |||
42 | 2007 | 女醫殺人——西漢許平君皇后謀殺案新考證 | 李建民 | 古今論衡 第17期,頁103-124 | |||
43 | 2007 | 發現古脈--中國古典醫學與數術身體觀 | 李建民 | 北京 | |||
44 | 2007 | 中國醫學史的旅行——回顧與反思 | 李建民 | 九州學林 第5卷第4期,頁262-294 | |||
45 | 2007 | 追尋中國醫學的激情 | 李建民 | 台灣的七十年代(思想 4),頁247-256 | |||
46 | 2007 | 先秦兩漢病因觀及其變遷——以新出土文物為中心 | 李建民 | 古文字與古代史 第一輯 (臺北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
47 | 2006 | 失竊的技術——《三國志》華佗故事新考 | 李建民 | 古今論衡 第15期,頁3-16 | |||
48 | 2006 | The Animation of the Body: Dumai (the Central Vessel)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Conception of the Male Body in Early China | Li, Jianmin | Significant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Academia Sinica (2005-2006) (Taipei : Academia Sinica) | |||
49 | 2005 | 日記中的醫療史——以史語所藏王韜《日記》為中心 | 李建民 | 古今論衡 第13期,頁37-47 | |||
50 | 2005 | 督脈與中國早期養生實踐——奇經八脈的新研究之二 | 李建民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第76本第2分,頁249-313 | |||
51 | 2005 | 古典醫學的特質 | 李建民 | 科學發展 第388輯,頁72-77 | |||
52 | 2005 | 被遺忘的保惠師--「靈恩」再思 | 李建民 | 中國神學研究院期刊 第39輯,頁135-157 | |||
53 | 2005 | 生命與醫療(《臺灣學者中國史研究論叢》第12冊) | 李建民 | 北京 | |||
54 | 2005 | 生命史學--從醫療看中國歷史 | 李建民 | 臺北 | |||
55 | 2004 | 中國醫學史研究的新視野 | 李建民 | 新史學 第15卷第3期,頁203-225 | |||
56 | 2004 | 艾灸的誕生 | 李建民 | 物與物質文化 (臺北 :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 |||
57 | 2004 | 「婦人媚道」考--傳統家庭的衝突與化解方術 | 李建民 | 中國婦女史論集(第六集) (臺北 : 稻鄉出版社) | |||
58 | 2003 | 艾火與天火--灸療法誕生之謎 | 李建民 | 古史考(第八卷) (海口 : 海南出版社) | |||
59 | 2003 | 中國醫學史における核心問題 | 李建民 | 內經(日本)第151期,頁16-36 | |||
60 | 2003 | 養生方技叢書 | 李建民 | 台北市 | |||
61 | 2003 | 新醫史之路 | 李建民 | 中國古代醫學的形成 (臺北 : 東大圖書公司) | |||
62 | 2003 | 禁方書、聖人與正典 | 李建民 | 讀書 第8期,頁64-70 | |||
63 | 2003 | 考古學上の發見と任脈學說の新認識 | 李建民 | 中國:社會と文化 第18期,頁84-101 | |||
64 | 2003 | 「㕮咀」箋證-兼論古代「嘗藥」禮俗 | 李建民 | 簡帛研究彙刊‧第一輯-第一屆簡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 (臺北 : 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簡帛學文教基金會籌備處) | |||
65 | 2003 | 「婦人媚道」考——傳統家庭的衝突與化解方術 | 李建民 | 趣味考據 (昆明 : 雲南人民出版社) | |||
66 | 2003 | 中國古代醫學的形成(編譯) | 山田慶兒著; 廖育群; 李建民編譯 | 台北市 | |||
67 | 2002 | 《本草綱目‧火部》考釋 | 李建民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第73本第3分,頁395-441 | |||
68 | 2002 | 禹鑿山川知脈絡 | 李建民 | 古今論衡 第7期,頁120-129 | |||
69 | 2002 | 艾火與天火--灸療法誕生之謎 | 李建民 | 自然科學史研究 第21卷第4期,頁320-331 | |||
70 | 2002 | 中國早期數術通考 | 李建民 | 法國漢學 第6輯,頁68-77 | |||
71 | 2002 | 考古發現與任脈學說的再認識 | 李建民 | 燕京學報 新第12期,頁251-269 | |||
72 | 2001 | 漢代「移病」研究 | 李建民 | 新史學 第12卷第4期,頁1-24 | |||
73 | 2001 | 周秦脈學的王官源流 | 李建民 | 科技、醫療與社會 第1期,頁137-189 | |||
74 | 2001 | 中國早期數術通考 | 李建民 | 中華科技史同好會會刊 第2卷第1期,頁67-69 | |||
75 | 2001 | 《漢書‧江充傳》「桐木人」小考 | 李建民 | 中國科技史料 2001年第4期,頁360-362 | |||
76 | 2001 | 身體感的歷史 | 李建民 | 身體的語言——從中西文化看身體之謎 (臺北 : 究竟出版社) | |||
77 | 2001 | 「陰門陣」考 | 李建民 | 中國婦女史論集(第五集) (臺北 : 稻鄉出版社) | |||
78 | 2001 | Introduzione all'arte dei pronostici | Li, Jianmin | Stroia della Scienza (Rome : Instituto della Encicloped) | |||
79 | 2001 | 禹鑿山川知脈絡 | 李建民 | 死生之域(三版) (臺北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
80 | 2001 | Great Display: A Note on Human Dissection and Spectacle in Han China | Li, Jianmin | The Imagination of the Body and the History of Bodily Experience (京都 : 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 | |||
81 | 2000 | 死生之域—周秦漢脈學之源流 | 李建民 | 台北市 | |||
82 | 2000 | 《黃帝內經素問》王冰注中有關五臟之記載 | 櫻井謙介著; 李建民譯 | 大陸雜誌 第101卷第1期,頁20-26 | |||
83 | 2000 | 《明譯天文書》的妊娠思想 | 李建民 | 大陸雜誌 第100卷第3期,頁1-4 | |||
84 | 2000 | 最近十年 (1990-2000) 臺灣地區秦漢史研究的新趨向 | 李建民 | 中國史學 第10卷,頁89-96 | |||
85 | 2000 | 豬囗考 | 李建民 | 中國科學史通訊 第18/19期,頁25-28 | |||
86 | 2000 | 《後漢書‧甘始傳》「倒懸」考 | 李建民 | 中國科學史通訊 第18/19期,頁29-30 | |||
87 | 2000 | 方術‧醫學‧歷史 | 李建民 | 台北市 | |||
88 | 1999 | 王莽與王孫慶--記公元一世紀的人體刳剝實驗 | 李建民 | 新史學 第10卷第4期,頁1-30 | |||
89 | 1999 | 楚帛書氣論發微 | 李建民 | 大陸雜誌 第99卷第4期,頁1-4 | |||
90 | 1999 | 明堂與陰陽--以《五十二病方》「灸其泰陰泰陽」為例 | 李建民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第70本第1分,頁49-118 | |||
91 | 1999 | 中國方術史上的形影觀 | 李建民 | 臺大歷史學報 第23期,頁279-299 | |||
92 | 1999 | 中國古代針具考 | 李建民 | 中華現代針灸會訊 第2卷第2期,頁9-52 | |||
93 | 1999 | Contagion and its Consequences : The Problem of Death Pollution in Ancient China | Li, Jianmin | Medicine and the history of the body : proceedings of the 20th, 21st and 22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Comparative History of Medicine : east and west (Tokyo : Ishiyaku EuroAmerica) | |||
94 | 1999 | 太一新證--以郭店楚簡為線索 | 李建民 | 中國出土資料研究 第3期,頁46-62 | |||
95 | 1998 | 一個新領域的摸索——記史語所「生命醫療史研究室」的緣起 | 李建民 | 古今論衡 創刊號,頁58-62 | |||
96 | 1998 | 漢魏「暴室」考略 | 李建民 | 中華醫史雜誌 第28卷第2期,頁75-77 | |||
97 | 1998 | 周秦變革期--經脈體系的分期概念 | 李建民 | 第一屆中醫典籍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臺北 : 東吳大學中文系、中華中醫典籍學會) | |||
98 | 1998 | 方術史研究芻議--以馬王堆方術書為例 | 李建民 | 中國科學史通訊 第15期,頁154-157 | |||
99 | 1997 | 中國古代「禁方」考論 | 李建民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第68本第1分,頁117-166 | |||
100 | 1997 | 現代中國醫學史研究的源流 | 鄭金生; 李建民 | 大陸雜誌 第95卷第6期,頁26-35 | |||
101 | 1996 | 「婦人媚道」考--傳統家庭的衝突與化解方術 | 李建民 | 新史學 第7卷第4期,頁1-32 | |||
102 | 1996 | 臺灣大學館藏線裝醫籍之介紹 | 李建民 | 中國科學史通訊 第11期,頁116-121 | |||
103 | 1995 | 馬王堆漢墓帛書「人字」圖考釋 | 李建民 | 大陸雜誌 第90卷第5期,頁1-11 | |||
104 | 1994 | 《論衡》與醫術 | 石田秀實著;李建民議 | 大陸雜誌 第89卷第6期,頁28-41 | |||
105 | 1994 | 馬王堆漢墓帛書「禹藏埋胞圖」箋証 | 李建民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第65本第4分,頁725-832 | |||
106 | 1994 | 馬王堆漢墓竹簡《十問》「軲白」述義 | 李建民 | 大陸雜誌 第89卷第5期,頁1-7 | |||
107 | 1994 | 《海東金石苑補遺》「藏胎記」小識 | 李建民 | 大陸雜誌 第89卷第4期,頁12-14 | |||
108 | 1994 | 祟病與場所:傳統醫學對祟病的一種解釋 | 李建民 | 漢學研究 第12卷第1期,頁101-148 | |||
109 | 1994 | 中國古代掩朇禮俗考 | 李建民 | 清華學報 第24卷第3期,頁319-343 | |||
110 | 1993 | 屍體、骷髏與魂魄--傳統靈魂觀新論 | 李建民 | 當代 第90期,頁48-65 | |||
111 | 1993 | 中國古代游藝史-樂舞百戲與社會生活之研究 | 李建民 | 台北市 | |||
112 | 1992 | 「陰門陣」考─古代禮俗筆記之二 | 李建民 | 大陸雜誌 第85卷第5期,頁4-8 | |||
113 | 1992 | 傳統醫療史研究的若干省思--《陳勝崑醫師全集》讀後 | 李建民 | 新史學 第3卷第3期,頁123-147 | |||
114 | 1991 | 肺石解─古代禮俗筆記之一 | 李建民 | 大陸雜誌 第83卷第1期,頁27-41 | |||
115 | 1988 | 漢代局戲的起源與演變(下) | 李建民 | 大陸雜誌 第77卷第4期,頁27-47 | |||
116 | 1988 | 漢代局戲的起源與演變(上) | 李建民 | 大陸雜誌 第77卷第3期,頁1-20 | |||
117 | 1986 | 由新出考古資料看漢代奴婢制度的發展與特質 | 李建民 | 食貨月刊 第15卷第11、12期,頁55-85 | |||
118 | - | 反思中國早期醫學的歷史 | 李建民 | 北京 | |||
119 | - | Bianque, les origines et les premiers styles de la différence dans l'histoire de la médecine chinoise—— Post l'École du « doute de l'antiquité » | Jianmin Li | Aux origines de lamédecine d’orient en occident (Paris : les Belles Lettres) | |||
120 | - | 王國維,與中華民國1927 | 李建民 | 臺北 | |||
121 | - | Bian Que’s twelve channels?----Using excavated cultural relics as a way of understanding early Chinese medicine | Jianmin Li | Asian Medicine | |||
122 | - | Anatomy and Surgery | Jianmin Li | Routledge Handbook of Chinese Medici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