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ue Date | Title | Author(s) | Relation | scopus | WOS | Fulltext/Archive link |
---|---|---|---|---|---|---|
2024 | Friendship and filial piety in Ming Neo-Confucianism | Miaw-fen Lu | Diogenes 65(1), 69-86 | |||
2020 | L’amitié et la piété filiale chez les Néo-Confucianistes de la Dynastie Ming | Lu, Miaw-fen | Diogéne (265-266), 61-84 | |||
1997 | Practice as Knowledge: Yang-ming Learning and Chiang-hui in Sixteenth-Century China | Lu, Miaw-fen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History Department, 371 p. | |||
2006 | Religious Dimensions of Filial Piety as Developed in Late Ming Interpretations of the Xiaojing | Lu, Miaw-Fen | Late Imperial China 27(2), pp. 1-37. | |||
2010 | The Rediscovery of Zhang Zai in the Ming-Qing Transition | Lu, Miaw-fen | Ming Qing Studies (2010),pp.83-119. | |||
2013 | 中央研究院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近世中國的儒學與書籍:家庭、宗教、物質的網絡 | 呂妙芬主編 | 台北市 | |||
2020 | 五四運動與中國宗教的調適與發展 | 呂妙芬 ; 康豹 | 臺北 | |||
2020 | 五四運動與中國宗教的調適與發展---導論 | 呂妙芬 ; 康豹 | 五四運動與中國宗教的調適與發展 (臺北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
2019 | 以天為本的經世之學—安世鳳《尊孔錄》與幾個清儒個案 | 呂妙芬 | 漢學研究 第37卷第3期,頁89-130 | |||
2008 | 做為儀式性文本的《孝經》:明清士人《孝經》實踐的個案研究 | 呂妙芬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期60,頁1-43 | |||
2008 | 做為蒙學與女教讀本的《孝經》:兼論其文本定位的歷史變化 | 呂妙芬 | 臺大歷史學報 期41,頁1-62 | |||
1999 | 儒釋交融的聖人觀:從晚明儒家聖人與菩薩形象相似處及對生死議題的關注談起 | 呂妙芬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期32,頁165-208 | |||
2014 | 儒門聖賢皆孝子:明清之際理學關於成聖與家庭人倫的論述 | 呂妙芬 | 清華學報 新44卷4期,頁629-660 | |||
2023 | 另類的儒耶對話──《天主實義》與明清儒學 | 呂妙芬 | 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 第七十六期,頁41-79 | |||
2021 | 史學大師的思想史視野──從《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談起 | 呂妙芬 |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第31卷第4期,頁45-47 | |||
2023 | 國內歷史學研究的困境與挑戰 | 呂妙芬 | 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 第25卷第1期,頁114-118 | |||
2010 | 女子與小人可談道:楊甲仁性命之學的日用場景 | 呂妙芬 | 新史學 第21卷第2期,頁61-106 | |||
2003 | 婦女與明代理學的性命追求 | 呂妙芬 | 無聲之聲:近代中國婦女與文化,1600-1950 (臺北 :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 |||
2011 | 孝治天下:孝經與近世中國的政治與文化 | 呂妙芬 | 臺北 | |||
2005 | 對明清教育史研究的幾點觀察 | 呂妙芬 | 東亞教育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台北 : 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