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1-137 of 137 (Search time: 0.003 seconds).

Issue DateTitleAuthor(s)RelationscopusWOSFulltext/Archive link
12022朝鮮後期性理學者對陽明學的批判─以朴世采與韓元震為例林月惠 東亞儒學與經典詮釋:韓國與越南儒學的開展 (台北市 :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22022東亞儒學與經典詮釋:韓國與越南儒學的開展林月惠主編 台北市
32021韓國儒學日文研究論集高橋亨; 川原秀城; 井上厚史; 中純夫著; 黃崇修; 石立善; 陳瑋芬 ; 張文朝譯 ; 林月惠 ; 李明輝中文編校 台北市
42021艮齋學派與俛宇學派的心說論辯特色──以欽齋崔秉 心與晦峯河謙鎮為中心林月惠 艮齋論叢 第27辑,頁1-30
52021東亞儒學與觀念史研究林月惠 ; 陳瑋芬主編 台北市
62020靈魂(anima)與靈性:艾儒略《性學觕述》與宋明理學的相遇林月惠 哲學與文化月刊 總第559期,頁57-73
72020黎貴惇與丁若鏞對西學的吸納林月惠 西學東漸研究 第九辑,頁21-47
82020韓國朱子學的「知覺」論爭林月惠 東亞朱子學新探:中日韓朱子學的傳承與創新 (北京 : 商務印書館)
92020韓國儒學研究的視野與反思林月惠 東亞朱子學新探:中日韓朱子學的傳承與創新 (北京 : 商務印書館)
102019理學的第三系?──氣學的商榷林月惠 中國哲學的當代議題:氣與身體 (臺北市 :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112019中國哲學的當代議題:氣與身體林月惠 臺北市
122019A Sixteenth-Century Neo-Confucian Korean Critical Response to the Chinese Luo Zheng’an’s Theory of Human and Moral MindYueh-hui Lin Dao companion to Korean Confucian philosophy (Netherlands : Springer)
132019魂魄、靈魂(anima)、靈性:明末耶穌會士「靈魂觀」 與宋明理學「人性論」的交涉林月惠 
142019四端七情論(韓)民族與思想研究會編; 姜日天等譯; 林月惠中文編校 ; 李明輝中文編校 臺北市
152018艮齋學派與俛宇學派的心說論辯特色── 以欽齋崔秉心與晦峯河謙鎮為中心林月惠 
162017太極與萬物一體:利瑪竇對宋明理學的詮釋與批判林月惠 東亞哲學的終極真理 (臺北市 : 中國文哲研究所)
172017韓儒金昌協論「知覺」林月惠 
182017發現工夫──評張衛紅《由凡至聖:陽明心學工夫散論》林月惠 
192017理學的第三系?氣學的商榷林月惠 
202017韓國儒學研究的視野與反思林月惠 現代儒學(貳)─東亞儒學問題省思 (北京 : 三聯書店)
212017臺灣李退溪研究的特點以及關於「理動─理發─理到」的理解林月惠 
222017黎貴惇與丁若鏞對西學的吸納林月惠 
232017從東亞儒學視域看大陸儒學的發展林月惠 
242016朝鮮後期性理學者對陽明學的批判:以朴世采與韓元震為例林月惠 
252016黎貴惇與丁若鏞對西學的吸納林月惠 
262016殊途同歸:王陽明與鄭霞谷的良知體用觀林月惠 
272016「異議」的再議──近世東亞的「理學」與「氣學」林月惠 東吳哲學學報 第34期,頁97-144
282015十六世紀朝鮮儒學家的「人心道心」論爭林月惠 
292015高橋亨「主理派」/「主氣派」解釋框架之批判:兼論韓國儒林月惠 高橋亨與韓國儒學研究 (臺北市 : 臺大出版中心)
302015高橋亨與韓國儒學研究林月惠 ; 李明輝 臺北市
312015耿寧對陽明後學的詮釋與評價林月惠 廣西大學學報 第37卷第3期,頁7-23
322014韓國儒學研究的視野與反思林月惠 
332014耿寧對陽明後學的的詮釋與評價林月惠 
342014太極與萬物一體:利瑪竇對宋明理學的詮釋與批判林月惠 
352014韓儒李星湖的《孟子》解釋林月惠 中國人民大學《國學學刊》 2014年第3期,頁120-129
362014陽明與陽明後學的「良知」概念——從耿寧〈論王陽明「良知」概念的演變及其雙義性〉談起林月惠 上海社會科學研究院《哲學分析》 第5卷第4期,頁4-22
372014全球與本土之間的哲學探索──劉述先先生八秩壽慶論文集鄭宗義; 林月惠合編 臺北市
382014中、韓新儒學的詮釋框架─以牟宗三與高橋亨為例林月惠 全球與本土之間的哲學探索──劉述先先生八秩壽慶論文集 (臺北市 : 臺灣學生書局)
392013陽明與陽明後學的「良知」概念——從耿寧〈論王陽明「良知」概念的演變及其雙義性〉談起林月惠 
402013韓國儒學史「主理派」/「主氣派」解釋框架之檢討:兼論東亞宋明理學研究林月惠 東亞視域中的儒學:傳統的詮釋(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 (中央研究院 : 中央研究院)
412013李星湖的《孟子》詮釋林月惠 
422013論中韓新儒學的解釋框架—以牟宗三與高橋亨為例林月惠 
432013艮齋對栗谷與牛溪性理說的詮釋林月惠 艮齋論叢 第15輯,頁83-105(韓文版)/頁67-82(中文版)
442012黎貴惇與西學林月惠 黎貴惇的學術與思想 (台北市 :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452012黎貴惇的理氣論林月惠 黎貴惇的學術與思想 (台北市 :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462012詮釋與工夫——宋明理學的超越蘄嚮與內在辯證(增訂版)林月惠 台北市
472012艮齋對栗谷與牛溪性理說的詮釋林月惠 
482012韓國儒學史「主理/主氣」解釋框架之檢討—兼論韓國儒學思想研究的新展望林月惠 
492012羅欽順與日本朱子學林月惠 哲學與時代:朱子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上海 :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502012朝鮮前期性理學者對王陽明思想的批判林月惠 
512012韓國儒學史「主理/主氣」解釋框架之檢討——兼論韓國儒學思想研究之展望林月惠 
522012韓國儒學史「主理/主氣」解釋框架之檢討——兼論東亞的宋明理學研究林月惠 
532012金昌協論「知覺」林月惠 朝鮮儒者對儒家傳統的解釋 (臺北市 : 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542012羅欽順與日本朱子學林月惠 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6卷第1期,頁19-27。
552012從東亞文化研究談台灣的主體性[重刊]林月惠 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訊 秋季號,頁37-39
562012從東亞文化研究談臺灣的主體性林月惠 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訊 第7卷第2期(總23期),頁33-35
572011羅欽順與日本朱子學林月惠 
582011東亞視野下的韓國漢學研究林月惠 
592011黎貴惇與西學林月惠 
602011韓元震對王陽明思想的批判林月惠 
612011臺灣學界韓國儒學的研究成果及其反思林月惠 
622010艮齋學派與俛宇學派之思想異同及其特徵——以田艮齋與郭俛宇的「心說」論爭為中心林月惠 艮齋論叢 第10輯,頁208-243(韓文版)/頁244-271(中文版)
632010唐君毅、牟宗三的陽明後學研究林月惠 杭州師範大學學報 第32卷第148期,頁22-33
642009艮齋學派與俛宇學派之思想異同及其特徵——以田艮齋與郭俛宇的「心說」論爭為中心林月惠 
652009落葉歸根:我對牟宗三先生宗教心靈的默感林月惠 思想 第13期,頁149-157
662009唐君毅、牟宗三的陽明後學研究林月惠 
672009十六世紀朝鮮性理學者對羅整菴「人心道心」說的迴響與批判林月惠 宋代新儒學的精神世界——以朱子學為中心 (上海 :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682009唐君毅、牟宗三的陽明後學研究林月惠 
692009黎貴惇的理氣論林月惠 
702009金昌協論「知覺」林月惠 
712009良知與知覺:析論羅整菴與歐陽南野的論辯林月惠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第34期,頁287-317
722009陽明「內聖之學」研究林月惠 台北縣永和市
732008劉蕺山對《大學》「格物」的詮釋林月惠 理解、詮釋與儒家傳統:個案篇 (臺北 :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742008詮釋與工夫—宋明理學的超越蘄嚮與內在辯證林月惠 台北市
752008十六世紀朝鮮性理學者對羅整菴「人心道心」的迴響與批判林月惠 
762008李栗谷의 ‘道心人心’說林月惠 韓國奎章閣韓國學研究院《한국문화》 43, 49-70
772008良知與知覺:析論羅整菴與歐陽南野的論辯林月惠 
782008王陽明的體用觀林月惠 王陽明的世界:王陽明故居開放典禮暨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杭州 : 浙江古籍出版社)
792008走向對比視域的中國哲學研究:從基本能力的訓練談起林月惠 思想 第9輯,頁211-220
802008Asian Tradition and the New Humanity Commentary on the PaperLin, Yueh-Hui 2006문명과 평화 국제포럼 (2006 Civilization and Peace) (Gyeonggi-do : the Academy of Korean Studies)
812007李退溪的「人心道心」說——兼論「公私」問題林月惠 退溪學과 21世紀리더십 (韓國首爾 : 財團法人國際退溪學會)
822007李栗谷的「人心道心」說林月惠 
832007李退溪 的「人心道心」說──兼論「公私」問題林月惠 
842007羅整菴的「人心道心」說林月惠 
852007韓國的中國哲學研究概況──以儒學研究為例林月惠 
862007王陽明的體用觀及其現代意義林月惠 
872007羅整菴的「人心道心」說林月惠 
882007中國哲學之研究:研究方法與典範林月惠 
892006李退溪對羅整菴理氣論的批評林月惠 東亞朱子學的同調與異趣 (臺北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902006鄭霞谷對王陽明「知行合一」說的理解林月惠 韓國陽明學會《陽明學》 第17輯,頁221-245
912006羅整菴與李退溪的理氣論林月惠 東亞文化(韓國國立首爾大學東亞文化研究所) 第44輯。頁181-218
922006Modern Transformation and Meaning in Confucian Thought: A Dicussion of ‘Asian Tradition and the New Humanity’Lin, Yueh-Hui 
932006「格物」與「理到」:論李退溪晚年物格說林月惠 東亞視域中的茶山學與韓國儒學 (臺北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942006杜維明先生與跨文化對話林月惠 儒學、文化與宗教 : 劉述先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 (臺北 : 臺灣學生書局)
952006羅整菴與李退溪對朱子理氣論的詮釋林月惠 韓國艮齋學會《艮齋學論叢》 第5輯,頁395-441
962006王龍溪「見在良知」釋疑林月惠 韓國陽明學會《陽明學》 第16輯,頁359-393
972005陽明後學的「克己復禮」解及其工夫論之意涵林月惠 法鼓人文學報 第2輯,頁161-202
982005當代儒學與西方文化:宗教篇劉述先; 林月惠 台北市
992005良知學的轉折--聶雙江與羅念菴想之研究林月惠 臺北
1002005再論「見在良知」林月惠 
1012005本體與工夫合一:陽明學的開展與轉折林月惠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第第26期輯,頁359-396
1022004從宋明理學的「性情論」考察劉蕺山對《中庸》「喜怒哀樂」的詮釋林月惠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第25輯,頁177-218
1032004劉蕺山對《大學》「格物」的詮釋林月惠 
1042004劉蕺山論「喜怒哀樂」--兼論其在身心修養之意義林月惠 法鼓人文學報 創刊號,頁61-87
1052004劉蕺山「慎獨」之學的建構--以《中庸》首章的詮釋為中心林月惠 台灣哲學研究 第4輯,頁87-149
1062004李滉的理氣觀及其在新儒學傳統上的地位金永植著; 林月惠譯 
1072003中韓儒學的「情」--以朱子與李退溪為例林月惠 東亞文化圈的形成與發展--儒家思想篇 (臺北 : 國立臺灣大學)
1082002現代儒家與東亞文明:問題與展望劉述先; 林月惠 台北市
1092002中韓儒學的「情」:以朱子與李退溪為例林月惠 中山人文學報 第15輯,頁77-105
1102002牟宗三的文學觀——以三十年代文藝思潮為背景林月惠 現代儒家與東亞文明:地域與發展 (臺北 :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史哲研究所籌備處)
1112002朱子與劉蕺山對《中庸》首章的詮釋林月惠 朱子學的開展——東亞篇 (臺北 : 漢學研究中心)
1122001劉蕺山對《大學》〈誠意〉章的詮釋林月惠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第19輯,頁407-450
1132001宋儒對於「仁」的詮釋——以 《論語》「觀過,斯知仁矣」為例林月惠 鵝湖學誌 第26輯,頁36-66
1142000劉蕺山「慎獨」之學的超越向度林月惠 兩岸青年學者論壇──中華傳統文化的現代價值 (臺北 : 法鼓山人文社會學院)
1152000非《傳習錄》:馮柯《求是編》析評林月惠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第16輯,頁375-450
1161999一本與一體:儒家一體觀的意涵及其現代意義林月惠 傳承與新——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十周年紀念論文集 (臺北 :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史哲研究所籌備處)
1171999在解構中走向重建——師院《四書》教學的省思、重構與分享林月惠 通識教育季刊 第6卷第1期,頁49-75
1181998牟宗三先生對宋明儒學的詮釋與衡定——從〈黃宗羲對于「天命流行之體」之誤解〉談起林月惠 
1191998劉蕺山論「未發已發——從「觀念史」的考察談起林月惠 劉蕺山學術思想論文集 (臺北 :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史哲研究所籌備處)
1201997薛傳均《說文答問疏證》述評林月惠 嘉義師院學報 第11輯,頁201-220
1211997作文教學的新嘗試——以與數學科的聯絡教學為例林月惠 ; 林素花國語科八十六學年度教材教法研習,頁45-53
1221995論聶雙江「忽見心體」與羅念庵「徹悟仁體」之體驗——一種「現象學的描述」之理解林月惠 嘉義師院學報 第10輯,頁385-406
1231995北宋五子說理詩的淵源與特色林月惠 嘉義師院學報 第9輯,頁343-371
1241995良知學的轉折——聶雙江與羅念菴想之研究林月惠 國立台灣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414 p.
1251994《易傳.繫辭》之道德的形上學林月惠 嘉義師院學報 第8輯,頁231-250
1261993韓非思想的特色、精義與限制——由其非儒的論點談起林月惠 嘉義師院學報 第7輯,頁119-146
1271993師院四書教學之探討林月惠 教學研究專刊(一) (嘉義師院語教系) 頁49-55
1281992聶雙江「歸寂說」之衡定——以王陽明思想為理論判準的說明林月惠 嘉義師院學報 第6輯,頁275-316
1291991「對話寫作」之探討林月惠 教師之友(嘉義師院) 第32卷第2期,頁15-20
1301990荀子〈樂論〉美學思想的衡定林月惠 嘉義師院學報 第4輯,頁125-145
1311990國小作文分段教學的探討林月惠 教師之友(嘉義師院) 第31卷第1期,頁11-20
1321989由〈太極圖說〉探說周濂溪與朱子思想之差異林月惠 嘉義師院學報 第3輯,頁177-204
1331989余英時《文化評論與中國情懷》林月惠 歷史月刊 第19輯,頁152-153
1341989聶雙江「歸寂說」之析論林月惠 中國文學研究 第3輯,頁93-123
1351988陽明「內聖之學」研究林月惠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國文研究所, 235 p.
1361986由兒童的心智發展談詩歌的欣賞與美讀黃盛雄; 林月惠 國教輔導(臺中師院) 第25卷第10期,頁1-4
137-朝鮮後期性理學者對陽明學的批判─以朴世采與韓元震為例林月惠 東亞儒學與觀念史